当看到再次来找自己的陆建南时,曲树的眼中充满了善意。
这是一个贴心的好干部,好同志啊。
于是热情的给陆建南到了一杯水。
尤其是看见那几张黑白照片的时候,曲树看向陆建南的目光更加慈爱了几分。
果然不愧是谭厂长看上的人,事办的就是漂亮。
照片留念?想的就是周到!
随后曲树面带笑容的听完了,陆建南汇报的下一期厂报的工作安排,并对陆建南的想法表示了认可。
“只是,现在我对印刷的份数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道下期是不是要多印点。”陆建南一脸为难。
毕竟下期厂报的主题就是,云城木材厂宣传科受邀去市文工团交流工作经验这件事。
这是属于全厂的荣耀。
放进信封的,除了这张纸,还有自己去交流的照片,曲树去交流的照片。
自己下班,邮电局的人也要下班。
“严叔,严叔,你等等,我这里还有封信。”
不过信封上的邮票在拆信的时候被撕破了,并不完整。”
“钱大茂同志,展信安。
曲树大手一挥,“咱们云城木材厂,是第一家受邀去市文工团交流、分享经验的人。
王静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陆建南,在云城木材厂工作。”
还差几个月就要发行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就靠王静了。
我做主,下一期的厂报,能多印一点就多印一点,争取做到工人们人手一份报纸。”
虽然后面国民经济开始好转,文化领域呈现出活跃氛围,邮票选题又有扩展,集邮活动有所回温。
在60年代初期,经过《集邮》杂志关于集邮观的三次讨论之后,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原因,人们对于集邮的热情大大降低。
既然握手了,那就是朋友了,王静脸上的笑容真挚了不少,“等下次圈子里举办活动的时候,我去木材厂找你。”
这种荣耀,怎么不能分享出去,让所有职工都高兴高兴呢?
看着陆建南失望的神情,王静确认了眼神,是真心实意想集邮的人。
今年发行的全国山河一片红在后世可是“国宝”级的珍邮,回收价在50-100万左右。
但这只是短暂的,局部向好,无法挽回大势的低落。
果然,喜欢集邮的,怎么可能是坏人呢?
这么长时间了,你在哪里学习的怎么样了?”
两人约定好之后,陆建南离开了邮电局。
那里是不是黄沙漫天?那里的人们是不是热情好客?
因为拿到了赵师傅拍摄的照片的缘故,下班之后,陆建南先去了一趟邮电局。
集邮!
看着提着大袋子一步一步艰难离开的严师傅,王静抓着陆建南那封刚刚写好的信追了上去。
印少了不能让所有的职工都感受到这份喜悦,而印多了又太费纸张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