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我一心两用,一面听课学习,一面在虚空之心里让魂魄握笔练字,效果很好。
晚上,父母问我学堂的情况,我详细的说了,---,一家人都很高兴。
我问过父亲知道生意很好,就说:“生意很好,李伯伯一家的身价应该定下来,这样人家才能安心作工。”
父亲问:“定多少合适?”
我说:“明天问李伯伯,这城里做工最高的身价是多少,我们给的再略高点就行。另外,问问李伯伯有没有存钱和换钱的地方,这样满屋子都是铜币不行。”
父母都点点头。
我让母亲用针线订了几个白纸本,每本二十页。把其中二个交给他们,让他们学记账。
父母开始跟我学认字,算账。
第二天早上,我陪着父亲去买菜,父亲告诉我萝卜不多了,我们从头走到尾也没有见到卖萝卜的,本就不是应季的蔬菜,没有卖的很正常。我就指示父亲买了韭菜,回来后,指导众人做韭菜馅的包子。
这天我们包子铺,就有了萝卜馅、韭菜馅的两种包子,生意很好。
晚上,听父母说,李伯伯一家身价定下来了,李伯伯夫妻每人每月五两银子,李安每月三两银子,都是山城里大师级厨师最高的薪酬。城里有钱庄,专门兑换钱,但要手续费,存钱开银票也需要保管费。父亲把手头的铜币,兑换成了几十两银子,都拿了现银回来,没存银子。
我告诉父亲:“要赶紧去给包子铺做个匾额。”
一家人就商量取什么名字,最后听我的就叫:‘张记包子铺’。
我建议:父母做几身符合身份的衣服,再做几件遮护和罩袖,买一个结实的大柜子。又说了包子馅的问题,不拘于必须用什么菜,用应季菜最便宜,先少买点,试着做一做,好吃了就多做,不好吃就改进或不做。
父母深以为然,相互点点头。
‘张记包子铺’的匾额是请孟老夫子书写的,请木匠刻好挂上。
父母都做了新衣服,给我也做了两身新衣服。
买回的大柜子就在他们床头,母亲用大铜锁锁着。
厨房里工作时,大家都穿着遮护和罩袖,店铺生意蒸蒸日上。
上了几天学,我认识了许多的字,一听就记住了,我怀疑自己现在有了过目不忘的本领。
因为能够一心两用,在虚空之心里不停的练字,效果也很好。
李先生就多次夸奖我说:张春梅是班里字写的最好的。
班里的女生们也都熟悉了,见面相互打招呼,下课玩耍,我也融入进了圈子。
这些天陪父亲买菜,市场上打招呼的商户络绎不绝。我叫父亲买了一只宰杀好的鸡,趁机问:“这鸡毛我能捡点吗?”
商户说:“随便拿,你都拿走了,还省得我们清理。”
我用准备好的包袱皮,捡拾包了一大包的上好的鸡项上的漂亮的羽毛,又捡了几根硬羽毛。
周围围了一堆人,都惊奇的看着我,有相熟的问父亲:“张老板,你要这些鸡毛干啥?”
父亲也不知道我要干啥,但已经对我做的事情有了免疫力,无条件的相信我支持我,甚至什么事都和我商量,叫我拿主意。就回答:“小孩子要来玩耍的。”
回到家,大家都在忙,我让母亲烧开一锅开水,我把羽毛放进浴盆里,浇上开水泡起来。
拿8个铜币和一些根漂亮的公鸡羽毛,做了8个毽子。
上午课间休息时,我拿出毽子,送给史玉翠等八个女生每人一个,教她们玩法,大家都高兴的玩起来。
许多男生也跑过来观看。
课后在大家的询问下,我又拆开毽子,展示了制作方法。
晚上,我开始制作鸡毛掸子。
在父母的帮助下,制作了六个鸡毛掸子。
第二天晾干后,漂亮的鸡毛掸子,惊呆了父母。
我们留下两个,送给李伯伯家一个,我带到学堂三个。
我拿着鸡毛掸子走在上学路上,行人都惊奇的看着我,送史玉翠一个,送两个先生各一个。
接到礼物的人们都很高兴。
我开始向女生们请教以前她们学的字,大家都很热情的教给我,很快我就学会了全部她们学过的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