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包子铺
张保忠、李大彬两家人就近回到饭店里,都瘫坐在凳子上。
张保忠说:“大家都歇歇,我去买菜,都在这吃饭。”
李大彬点点头。
张春梅立即说:“我看了厨房里面有面扎头,妈妈你们把厨房清洗一遍,把面扎头绞碎了合水活上。我和爹爹去买面、买菜,今天中午我们吃肉包子。”
李小花问:“春梅,你知道咋包肉包子?”
张春梅回答:“我在将军府见他们包过肉包子,可好吃了。今天都听我的,让你们尝尝好吃的肉包子。”
两家人都笑起来,都说:“好,就听你的。”
张保忠担着担子带着女儿出发。
在菜市场,见到卖萝卜的,一问是去年窖藏的,买了二十斤,买葱十斤,买姜和蒜时,张保忠说:“这个是调料就不需要了。”
春梅说:“要。”就都买了一斤。
卖肉三斤,买盐时张春梅才知道,这里的盐真贵,一两银子一斤买一斤,买麻油时,一罐五斤,张保忠说:“少买点,晚上少点灯,用的很少。”
张春梅说:“不,就买一罐。”
买面四十斤,正好一担。
回到店里,张春梅指挥李伯母和妈妈蒸包子。
面合上,要软软的。萝卜切碎,用开水煮了,压出汁水再剁碎,众人都很惊奇这样的做法。葱、姜和蒜剁碎,肉去皮剁碎,盐放足,拌入麻油,混合拌匀后后才做成包子馅。
包子皮要薄,包子馅要多。
蒸熟后,拿一个,咬一口,满口留香。
众人吃后,都说好吃。
大人都吃了四五个,张春梅也吃了两个,这是她到异世后吃的第一顿舒心饭,众人直夸小春梅能干。
张春梅让父亲和李伯伯一起算算成本,每一个包子才合计一文多铜币。就问:“我们就卖这样的包子,大家认为咋样?”
李大彬说:“好吃,生意肯定不错。”
张保忠说:“昨天中午,吃那包子铺的包子远没有咱做的好吃,他卖五文铜币。咱也卖这个价,肯定能赚钱。”
大家一致决定开包子铺卖包子。
下午,张保忠抱着春梅去学堂,其他人一起打扫清理包子铺。
店铺原来的匾额已经卸下,准备过几天请人写包子铺的匾额。
两人来到学堂,门房老大爷已经得了信,微笑的指着先生住的地方,说:“去那里,找孟老夫子报道。”
学堂是一个两进大院子,前后都有学生上课,旁边是老师的住室和办公的地方。
见面的是孟老夫子,四十多岁,清廋精干。
孟老夫子开门见山的说:“学堂已经接到城主府的通知,张春梅随时可以来上学。但是这一学期已经过半,怕是学业难以跟上,最好到秋季开学再来。”
张保忠知道女儿人小主义大,就看着女儿,等她拿主意。
张春梅立即说:“谢谢先生,我想来试试。”
孟老夫子看张保忠不反对,就说:“好,可以。我们每学期收学费二十两银子,你们可以适当的少交点。但是上学必须穿学士服,必须自备专门的课桌和凳子,课本和笔、墨、纸、砚另算。”
张保忠说:“请夫子指点。”
孟老夫子收了十五两银子,包括学费、课本和笔、墨、纸、砚。指点了专门的学士服和专门的课桌、凳子的制作地点。
张保忠在专门的学士服和专门的课桌、凳子这两个地方,又化去五两银子,被告知三天后来取货。
忙了一下午,张保忠终于办完了张春梅上学的一切。
包子铺也都打扫的干干净净,两家人围坐吃包子。
张保忠和李大彬都心事重重,死狗不处理心里那得安静。
张春梅建议:“今天晚上尽管处理死狗,这应该是最好的时候。”
张保忠和李大彬通过最近的事,都很信服张春梅这个小女孩,就决定今天晚上去处理死狗。
晚上夜定,两家人全部出动,还好康叔一家人还没回来,大家一起动手,剥皮埋内脏,快天明时干完。
李大彬父子用驴车,拉着狗皮狗肉去找买家,其余人都回到李大彬家等着。
在厢房里,张春梅已经睡了,张保忠对妻子说:“这回出来给你看病,就跟做梦一样。”
李小花回答:“可不是。你明天回去?”
张保忠说:“说好的借用村长家驴车两天,这都超时了,得赶紧还回去。”
李小花说:“村里盐金贵,回去给村长家带点盐,肯定喜欢。”
张保忠说:“回家咋说?没给娘和爹商量,咱就买了店铺,肯定过不了关。”
李小花问:“不说行不行?”
张保忠说:“不行。咱今天过堂了,消息马上就会传回去。再说您娘俩不回去,也没个说法,我过后还需要再出来。不说咋能行?”
李小花紧张起来:“要是您娘知道了,肯定是:要么就把店铺卖了,要么叫老三两口来经营,她心里向着老三。”
两人合计来合计去,---,没有办法。辗转反侧,再也睡不着了。
李小花最后说:“要不把妮喊起来,我看她也许有办法。”
张保忠立即说:“行。喊吧。”
李小花喊醒女儿,把父母的难题,---,仔细说给她听,让她想想办法。
张春梅开始迷迷糊糊的,待听清了,想了想说:“好解决。明天父亲和李伯伯商量商量,请他帮忙。把事情全部说给李伯伯,让李伯伯明白事情因由。回家先说李伯伯被狗咬了的事,就说李伯伯感谢我们,两家合伙买的店铺。至于我们家的银子的来源,就直接说了将军府少夫人送来的银子,要是问送了多少,就说送了200两银子,是资助我上学的。找人再写一份契约,言明这店铺是两家合伙出资买的,店铺为两家所有,两家合伙经营。要是爷爷奶奶找来,爹娘不好出面说话,就要李伯伯出面,言明只相信父亲,只与父亲合伙做生意,否则就不干了,要么退出,要么给银子。”
张保忠、李小花都从心里认定这样能过关,都说:“行。”对女儿好一顿夸。
李小花、张春梅都安心的睡了,只有张保忠耐心的等着。
天将明时,李大彬父子回来了,又累又高兴。
张保忠开门迎进来问:“回来了。还顺利吧?”
李大彬疲惫的说:“就是时间有点长了,狗肉都不新鲜了,人家压价,就买了十两银子。”边说边拿出一个五两小银锞子递给张保忠。
张保忠赶紧推:“我现在不缺这点银子,你拿着吧。这段时间辛苦大哥一家了。”
李大彬硬把银子塞给张保忠,说:“亲兄弟还明算账,拿着,拿着。”
张保忠只好收着,接着说:“那好,我收了。都赶紧睡一会吧。”
大家都睡了一上午,吃吧午饭。张保忠喊住李大彬进屋,把家里的事,昨天晚上商量的办法,合盘告诉对方。
李大彬听完,立即说:“这个忙我肯定帮了,现在就走,找李老夫子去,一定给你办的妥妥的。”
李老夫子是山城出名的讼师,专门给人写诉状、契约、书信等,开了一家书画店铺,平时经营笔墨纸砚和书画。
听张保忠、李大彬两人述说需要立的契约,立即准备好纸张,提笔问:“我立契约,也做中人,从无出错。你们谁介绍一下情况?”
张保忠说:“我来说吧。我叫张保忠,他叫李大彬,我们两家合伙买了一个店铺,准备合伙经营,为此特立契约。”
李大彬点点头。
李老夫子提笔写:
合伙买店铺联合经营契约
兹有张保忠、李大彬二人合伙买店铺一座,以后联合经营,为此特立契约如下:
一、店铺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