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自然能够看出来。
这个时候,就能够体现皇权的好处了。
朱允题直接对工部尚书说道:
“孤叫你来是让你修建水泥路的。”
“不是来听你的疑问的。“
工部尚书听到朱雄英的话,当即便住嘴不提:
“臣遵旨!”
朱允题接着说道;
“另外需要工部派人规划出一条路线。”“最好用最短的距离修建。“
“至于那些水泥,可以在沿途寻找合适少水泥的山。““然后就地建造水泥厂。”“总之,这是日个罪常天的工程。”“因为将来要修建的不止是这一条路。”“而是要在整个大明席间四通八达的水泥路。“
“这条金陵到北平的水泥路。“
“相当于是给你们工部攒点经验。“
“免得将来公路全面铺开的时候。”
“你们手足无措。”
听到朱允题的话,工部尚书不由得心中一震。没想到这位皇孙殿下竟然有如此的雄心壮志。要在整个大明的境内修建水泥路。当即便不再多说什么:“臣遵旨!”
“只是修建水泥路这件事,层费良多。”“需要的人手也不少,臣……”朱允题摆了摆手说道:“这件事情你不用担心。”“既然孤已经决定要修建水泥路,那必然是做好万全的准备了。”
听到朱允题的话,工部尚书再也没有了任何意见:
“臣知道了。“
“臣这就派人去安排。“
随后工部尚书便离开了皇宫。
等到工部尚书离开字后。
朱允题又让人把户部尚书叫来。
等到户部尚书来到朱允题的面前后。
朱允题同样没有拐弯抹角的说道:
“朝廷准备修建一条从金陵到北平的水泥路。”
“户部到时候和工部合计一下。“
“看看需要多少钱。”“然后从户部调拨银子。”户部尚书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因为现在户部根本就不缺钱。不说从东瀛运来的源源不断的银子。光是大明现在每个季度的税收。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户部上述也早就理解了什么叫做流动的钱才是钱。放在库房里的钱对朝廷来说。甚至还不如路边的一块石头。于是当即便开口说道:“臣知道了。“
“回头臣就和工部尚书碰个头。”“然后商量一下这件事。“朱允题点了点头说道:“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一件事。”户部尚书说道;“太孙殿下请讲。“朱允题道:
“这次修建水泥路的人。”
“孤准备从各地的流民里面征召。”“让这些流民能够有一份钱挣。”
“当然了,如果有百姓愿意挣这份钱,孤也绝对没有意见。“
听到朱允题的这番话。户部尚书不由得心中大警。如今大明的百姓收入可是相当高的。太孙殿下能够说出这样的话。
就说明他给这些参加修路的人开出来的工钱也绝对不会低。于是户部尚书便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