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斯利*兰伯特的智力,与自己相比,会不会有极大的差距呢,方然并不这么认为。
生而为人,经过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的成长,一个人的心智逐渐成熟,或者说,大脑神经细胞的突触生成能力逐渐下降、并暂时趋于稳定,智力水平也基本定型,大部分成年人的IQ测试值长期趋稳。
单纯比较IQ值,不说眼前的莱斯利*兰伯特,NEP大区的上万名科技研究人员,总归会有一大批在自己之上,这并不难想象。
即便对IQ测试,方然一直都持谨慎的质疑态度,也无法否认这事实。
但智力上的高下之分,并不意味着,莱斯利*兰伯特在所有专业领域上的看法,都会比自己更正确,更不代表过去一切经历所赋予的经验、眼界与阅历,无法在重大决策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总而言之,管理员的地位,让方然获得了一种战略性、全局性的视野,这种视野,思考问题的高度,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具备。
“那么,兰伯特,我们且谈一谈‘强AI’的研发风险。
人类一旦研究出具有‘创造性、探索性思维’的人工智能,某种程度上讲,就相当于造出了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AI。
但是,您和您的同僚,凭什么认定这样的所谓‘自我意识’,必定会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会取而代之,将人类从盖亚表面抹掉?在我看来,用人类的自我意识去简单类比计算机、人工智能的类似概念,才是一种经验主义的错误。
要说明这一点,不妨回想,人,乃至于盖亚一切生命形态的活动,背后的主导因素,叫做‘自我意识’也好,‘求生欲-望’也罢,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是任何自我意识、或者至少有自主行为的一种必然特征,还是……
仅仅是演化的产物,一种自然选择的残酷塑造。”
方然的话,有一点慢条斯理,他给莱斯利*兰伯特留出思考的时间,而后者呢,这时也多少收敛了情绪,默不作声的看着不锈钢台面。
很显然,阿达民的话,有一点出乎他的意料。
“这一问题,并不涉及生命科学领域,也就是说,不会超出您和同僚们的专业范畴。
这世上的一切存在,必定有缘由,当然,宇宙本身的存在可能是例外,但就说到人,人的所谓‘自我意识’,看起来的确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为自身利益而运转,说白了,就是为了‘活下去’的目标而竭尽全力。
这样的动机,这样的行为,在你我眼里是一种天经地义;
但究竟是为什么,生命,一旦降生到这世界,就必然走上挣扎求生的荆棘路,生命的本质就是这样吗?
不,身为研究者,这时代的管理员,我阿达民绝不这样认为,更不认为‘生存’指引之下的一切行为,都是自我意识的必然,当然更绝不认为,具有创造性、探索性思维的人工智能,也注定会走上这样的一条道路。
人类,不是凭空诞生在盖亚,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今天的自然选择,将我们塑造成这般模样,头脑中的根本念头,除求生外,实在寥寥。
但是计算机,人工智能,这些新生事物的诞生,完全是出自人类的一种特定需求,它们来到世上的根本原因,是人的意志,它们降生于世后所面对的环境,也完全是人类刻意营造,从零件到电力的所有需求,都由人类来加以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