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掷地铿锵、一字一句地将那段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文言说了出来。众人感到的,不是枯燥熟悉,而竟是震惊与认同。
的确啊,哪有人能比在场二位清谈家的天赋更高呢?哪有人能比在座首榜学子的秋考更好呢?可是这真就意味着没有天赋,他们不能有才吗?
他们无不是一个个对所追求的事物真心热爱、花费时间心血,不断磨练出来的。他们的确没那么惊世骇俗,但在座诸人,哪一个身上没点才能?
否则,他们怎么能够坐在这大鱼宴上?
此时,众人的眼神极其热烈地望着祁阳,对祁阳刚刚说的话显得认同极了。
翁卫静静地看着慷慨激昂、已然把全场观众的心都给紧紧锁住的祁阳,心下波澜四起,但脸上仍是波澜无惊。
他听见祁阳这番文言,清楚地知道,祁阳极其成功地将矛盾点转移到先天天资与后天努力中,而这恰恰是在场许多其他人的心病所在——普通人穷极一生都不可能有祁阳和他翁卫的天赋成果,但这样,就不能成为祁阳和翁卫了吗?
不是的。祁阳直接给了他们这样直截了当的回答。
只要愿意努力并付出行动,那么大家都可以成为下一个祁阳和翁卫。
这正是祁阳这番话的答案与目的。
他极其巧妙地将人心就拉拢到了这边。
翁卫静静地听着祁阳慷慨激昂陈述完自己的谈话,心里已经不时升起了各种各样的想法。
但是...
说出这番话的祁阳,从来没有想过那么多。
他哪里是想要拉拢人心、凝聚观众?
他说的这些话,完完全全是凭着直觉说出,既然顺口,便也说出来了,只不过注意抑扬顿挫就好。
他是发自内心地认为,才性,是为离的。
对于他自己来说,自打小时候起,他就极其清楚地知道:
“没有努力,天赋算个屁。
有了努力,天赋不行也会行。”
这是他自小就认定的事情。他哪里会想到这番话的作用是诛心?
祁阳说罢这段话,将麈尾又极其潇洒地在空中摆了一道,而后安然坐直,巍然不动。
场下诸人,此时都已经被祁阳低沉醇厚的声音沉醉了。
他们听着祁阳慷慨激昂的语调,听着他说出了那些心中熟悉无比的话,竟然生起前所未有的信心——对那段文言生出来的信心。
无关天资,他们也是可以通过努力而日后成才的。
翁卫看着场上的气氛已然被带动到祁阳那边,脸上已经暗暗冒了冷汗。
但终究是舌战过众多名士,他很快就冷静下来,而后,立马开口对答:
“如真如汝所言,万物生民皆可凭其气力用心而成才,然成才终者,何以仍存大小高低之辩哉?世间万民非无天性天资哉,然其天赋高低,正决其才之高低。
如庄所云:
‘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形名比详,治之末也;钟鼓之音,羽旄之容,乐之末也;哭泣衰绖,隆杀之服,哀之末也。’
吾固知用兵如神者,妙哉;刑赏严明者,利哉;礼法为束者,常哉;礼乐行行者,善哉;大丧私生者,庄哉。
此五者,非不高妙哉?然于庄公所言,此皆下乘。非以其无佳质也,以其境界流俗也。
吾今亦知,气力非不重也,然无天赋之秉,何以成其大才也?气力无高低,而天赋有高下;同为气力者,岂非天性高者更胜一筹?!”
场上大学师立马把翁卫刚刚说的那段文言章句齐刷刷地写了下来,口里继续稳稳当当地翻译成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