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发现了暗格小张,把螺丝刀拿来,发现暗格的大妈招呼道。
二十出头的小张是街道办新来的干事,他麻利地从工具包里掏出螺丝刀,沿着缝隙轻轻一撬。
墙板应声而开,露出一个巴掌大的暗格。
“嘿!真有东西。”
众人围拢过来。
里放着一个用旧报纸包裹的物件。
大妈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揭开已经发黄的人民日报露出一本线装账本。
账本封面上用毛笔写着甲申年收支。
“这老太太还记账?”
另外一个大妈凑近看了看,摇摇头,我“是不认字,你们谁看看写的啥?”
说着就将账本递给新来的小张,毕竟这次来的两位老人本来就是旧社会给人当丫鬟的自然不识字,其他人什么文化水平他也知道所以只能教给小张。
翻开账本,小张眉头渐渐皱起。
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不少东西,一虽然也认识几个字但看着上面密密麻麻写着随心所欲的毛笔字,也是老眼昏花的看不明白。
只能将它看明白的说出来。
“这日期从1944年延续到1952年。”
“这上面记的数目都不小,还有黑三爷,城南货......”
还有些条目旁还画着奇怪的符号,像是某种暗记看不明白的他也只能含糊的说道。
“这可能是老太太年轻时候做生意的账本,至于全部说实话我好多不认识。”
小张猜测道。
大妈还有其他几位街道办人员听到小张这么说也是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不过两位大妈其中的一位看到书上的某个记号之后确实说道:“不像普通买卖,这记号和我之前当丫鬟的时候见过,先收着等明天让主任仔细研究。”
说着他就她将账本重新包好,放进随身带的布包里。
众人继续在屋里搜寻,很快就有一位中年大叔发现有一块地方的地砖虽然看起来和旁边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差异,但是这块砖砖缝相较于旁边几块有着不小磨损情况。
于是就让同行的小年轻找工具将砖块搬开果不其然,入眼的便是一个小铁盒打开。
几人顿时惊喜连连,毕竟他们这么晚大半夜爬起来就是为了这个来的,虽然其中大头是要给街道办的但也是有潜规则,那就是大头是街道办的小头也是有点福利的。
众人手忙脚乱地将铁盒重新盖好,之后两位大妈中的一位亲自抱着盒子,其他人则继续在屋里搜寻,看是否还有其他暗格。
在确认没有任何遗漏之后这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