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想过五姐姐能有这样的魄力和成就,不,不止是我,应该说盛家所有人都没想到,当然这些人里应该不包括长松弟弟,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当初长松弟弟不是外放做官了,而是跟着梁王等人去了边关。也是,五姐姐和长松自小关系就好,在五姐姐眼里,盛家上下加起来,她也只看得见大娘子和长松。
五姐姐成了朝廷命官,开始就坐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可见五姐姐是多么简在帝心。自那之后,无论是父亲还是两位哥哥对五姐姐都格外客气,尤其是二哥哥。二哥哥在我心中一直都是正人君子的形象,可那段时间我见到了二哥哥的另一面,从前的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能将二哥哥和阿谀奉承这个词放在一起。
我不知道二哥哥和五姐姐之间的恩怨,不过显然他们的关系并不好,不然五姐姐也不会带着大娘子搬到公主府。四姐姐出嫁了,林小娘被送到了庄子上,五姐姐有了自己的府邸,大娘子也跟着五姐姐去了公主府居住。如今盛家的后宅中就只剩下了我和小娘。
父亲那段时间常常来暮苍斋找小娘,因为府中的妻妾就剩下我小娘一人了。我看得出来他是憋得狠了,每次来都要骂一通五姐姐和长松,说他们枉为人子,竟然一点儿不为盛家打算。
每次听到父亲这么说我都觉得可笑,为盛家打算?我都想替五姐姐问一句凭什么?凭他忽略了我们这些年吗?
渐渐地,父亲来暮苍斋的次数也少了,每次来了也不再骂五姐姐,反倒关心起我的亲事来了,我害怕他又要将我说给文炎敬,所以委婉的告诉他祖母已经替我相看了贺家的贺弘文。
父亲只是点了点头,“你祖母的眼光是极好的。”
那天父亲临走的时候拍了拍我的肩膀,他欲言又止的好几次,但最终什么都没说,他眼神中的意思我实在看不懂,有愧疚,有遗憾,有无能为力,还有一丝苦涩。我并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看我,但我知道这或许跟五姐姐或长松有关,凭父亲自己,他断然想不到这些。
后来,五姐姐嫁给了梁王,长松娶了张家大姑娘,我也嫁给了祖母看好的贺弘文。离开盛家后,我听到关于五姐姐的消息反而更多了。
听说五姐姐嫁给梁王后一直住在公主府,那时候我还暗自感慨五姐姐不知轻重,梁王毕竟是王爷,五姐姐这样的行为可不就是在打梁王的脸吗?虽然外头都说他们感情很好,但那时候的我觉得自己看透了本质。我总觉得五姐姐会因为这样任性吃亏。
我还听说五姐姐在朝堂上大放厥词,要设女户,开女学,还要允许女子科举。我听到这些事儿的时候怀疑五姐姐疯了。果不其然,五姐姐被不少人弹劾,听说弹劾五姐姐的折子累了一摞又一摞,听说官家之所以没表态,是在等候时机,等一个能将五姐姐从朝堂上踢出去的时机。
那些日子我总是问起五姐姐,所有人都以为我是担心五姐姐的处境,其实并不是,我只是迫切的想知道五姐姐的结局,我想证明五姐姐这样是不对的,她锋芒太盛,她太出风头,她和祖母教导的简直背道而驰。
我没有等到五姐姐离开朝堂,我等到的是官家和太后娘娘的全力支持,是梁王当堂表态为五姐姐撑腰,是五姐姐所提出的那些政策一项又一项的落实了下去,是女子纷纷走出家门,是女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是一个个女官在朝堂上斩头露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