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镕当即就严词拒绝道。
“李会长,你要知道三星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湾积电。
我不过才刚刚选择创业,有三星和湾积电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前面,最多也就喝口汤罢了。
况且你们想要获得我在竞业期内的学术成果,自然也是要付出一些成本的。”
梁梦淞笑着说道。
一听到梁梦淞又一次提及技术共享的事,李在镕又有些犹豫。
目前的三星确实需要梁梦淞的技术。
如果仅仅只是帮忙运几台光刻机,就能得到这些技术。那对于三星来说,绝对不亏。
“我考虑一下。”
说罢,李在镕就开始思考起与梁梦淞交易的得失。
面对李在镕的纠结,梁梦淞也是忍不住嘴角上扬。
快速突破制成,三星根本无法拒绝。
再加上支付的成本也非常有限,李在镕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不过嘛,在技术共享方面,梁梦淞也是给三星埋了雷的。
要知道之前三星的晶圆厂,用的可都是IBM那边买来的技术。
三星如果享受了梁梦淞的技术共享,那必定就要依赖他梁梦淞的技术来突破。
一旦后续遇到任何瓶颈,三星还不是只能乖乖回来求他?
……
李在镕思考良久之后,心中总算也是有了主意。
看向梁梦淞,缓缓开口道:
“光刻机的事,我可以答应你。
不过,由于阿斯麦尔产能有限,1900i只有一台。
剩余的缺口,只能用1700i来替代。
而在技术共享上,梁先生你必须要向三星共享到22纳米的制程工艺。
在这个过程中绝对不可以有任何的限制。”
听到的22纳米这个数字,梁梦淞瞬间就明白了李在镕的小心思。
这个22纳米,就是193纳米DUV光源目前的极限,如果想要再技术突破,就需要更换更为先进的EUV光源。
当然,目前的EUV光刻系统,依旧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甚至连一台原型机都没有造出来。
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193纳米的DUV光源都将是市场主流。
如果能一次从梁梦淞这里获得技术支持,那三星在DUV时代,也就不用担心落后了。
至于EUV方面,三星与湾积电同样都是阿斯麦尔的投资人。
可以说,在这项技术上,三星与湾积电已经来到了同一个起跑线。
而由于EUV技术,受到米国完全管制。
拿到华夏资本投资的梁梦淞,根本没有一丝获得EUV光刻机的机会。
梁梦淞的技术哪怕再强,制程工艺也将彻底停留在22纳米。
22纳米以后的先进制程,他根本就没有竞争的资格。
三星将从这场交易中,获得极大的利益。
至于说,把光刻机转卖给梁梦淞,可能会违反瓦森纳协定,反倒显得没有那么重要。
毕竟要不要违反规则,只看获得的利益够不够多。
从目前的收获来看,明显是足够的。
只不过,李在镕毕竟不是专业搞技术的。
并不知道如果使用多次曝光的工艺,哪怕是28纳米的光刻机,也是有机会能实现7纳米制程的。
就是在良品率提升方面,工序要比EUV复杂许多倍。
反应到成本上,就是两到三倍的成本提升。
不过虽然成本更高,但至少也是能做到的。
再之后的提升,那就看国产化替代,能不能顺利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