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面对梁梦淞技术分享的提议,李在镕瞬间就呆住了。
说实话,他确实是心动了。
毕竟如果是三星自己研发,少说也需要四五年时间,才能做到40纳米的量产。
而到了那个时候,湾积电说不定都已经突破28纳米,甚至是20纳米了。
如此缓慢的追赶速度,三星的芯片代工业务,将永远落后于湾积电。
“梁先生想要三星什么样的帮助?”
李在镕眼睛微眯,右手扶了扶眼镜,笑着朝梁梦淞问道。
“我要1900i DUV光刻机。”
梁梦淞再度抿了一口茶汤,淡淡道。
听到这个条件,李在镕皱起了眉头。
1900i DUV光刻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浸润式光刻机系统,2007年6月份阿斯麦尔才刚刚量产。
不过这个东西虽然先进,而且由于刚刚推出不久,价格也达到了1200万美元一台。
但对于芯片行业来说,也并非是什么特别的东西。
毕竟晶圆代工厂需要的设备,可不仅仅只有光刻机而已。
况且1900i产量低,但是上一代的浸润式系统1700 i可是要多少有多少。
只要不在瓦森纳协定的限制范围之内,任何企业花钱都可以购买。
等一下!瓦森纳协定?
李在镕瞬间就发现了关键的信息。
脸上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眯着眼睛问道:
“梁先生,您创业拉来的投资,该不会是华夏的本土资本吧?”
目前米国对于DUV光刻机的限制,并没有那么夸张。
毕竟DUV使用的技术,并非是米国本土的技术,米国想要限制也没有那么容易。
所以只要该公司没有华夏资本的控股,哪怕是在华夏本土建厂,也能获得米国商务部的许可证。
如今的梁梦淞想要创业,却需要向三星索要光刻机。
显然是清楚,自己很难获得米国的许可证。
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也就是梁梦淞的创业是由华夏资本支持的,而且还是绝大多数的投资。
难怪梁梦淞会急匆匆的跑到华夏,还如此急迫的接受了华夏大学的任职。
大概率是在前段时间,找到了愿意给梁梦淞投资的人。
“是不是华夏资本,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于李在镕的发现,梁梦淞并不意外。
毕竟这种事情是很难隐瞒的,想要从三星这里搞来光刻机,就只能稍稍暴露一点信息。
“当然有关系了,寒国已经加入了瓦森纳协定。
最新款的DUV光刻机,根本不可能允许被出口到华夏,哪怕是从三星手里购买也不行。”
李在镕心中冷笑,这个梁梦淞居然把主意打到了三星身上。
“不,我并没有打算从三星这里购买。”
见到李在镕皱着眉头,梁梦淞直接把江鹤告诉他的方案说了出来:
“三星可以来华夏开设半导体公司,规模不需要太大。
届时我会以股份收购的形式,来买下这家经营不善的小公司。
只不过碰巧的是,这家小公司里正好就有几台,还没来得及开封的光刻机罢了。
当然,也不会让三星吃亏,你们出了多少钱,我们就出多少钱。”
“这……”
听完梁梦淞的方案,李在镕也是瞪大了眼睛。
还可以这么操作吗?
要是按照这么做,确实是可以绕过瓦森纳协定的限制。
再加上米国对于DUV技术的管制力不强,设备到了华夏,再想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可问题是,按照梁梦淞的说法,那不就成了三星出人出设备来帮助梁梦淞建厂吗?
虽然不需要三星花钱,但折腾了大半天,结果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
那三星岂不是就成了冤大头了?
“三星不可能去培养一个竞争对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