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苗解释:“围三阙一又叫围师必阙,意思是要给围困的敌人留出一条生路,避免被围的敌人有死战之心。并不是说非要围住敌人的三面。这一仗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攻占叙远,并不是要歼灭闻岭。而且我们的兵力也没有占绝对优势,所以集中兵力只攻一面,并没有什么不妥。”
李济成恍然大悟,笑着说:“不瞒兄弟,哥哥我也是造反之后才开始读书的,兵法也是半吊子。”
易苗说道:“老哥有进取之心,小弟只有敬佩,识字读书什么时候都不晚。”
李济成本来在康王排兵布阵之时,就有此疑问。要是搁在往日,他就直接开口问李维信了,只是这两天,李维信天天夸他越来越会用兵,他倒是不好意思问了。
午后,烈日当空,所有的康王军士吃过中饭,攻城器械也都组装完毕,叙远城下战云密布,一派肃杀之气。随着一阵鼓角齐鸣,康王所有军队集结成若干方阵,整齐的排列于叙远城下。李济成,一马当先,拔出腰间长刀回身对身后的士兵高声喝道:“杀”。
“杀,杀,杀”五万康王军士口中发出排山倒海的杀声,一时之间人人热血沸腾,战意昂扬。整齐的喊杀声震动大地,传遍了整个叙远城,让城楼上的越国士兵都紧张的握紧了拳头。展示完了军威,李济成长刀一挥,命令道:“前排步兵三阵,随我前进。”
这三个方阵,都是李济成的老兵,此时让他们冲在前面,也让降兵们觉得自己并不是康王的炮灰,这和闻岭的做法截然相反。三个整齐的千人方阵向叙远城下缓慢前进,叙远城头的越军弓箭手纷纷从箭壶中取出箭支,拉弓待命。
不久,李济成的方阵进入越军弓箭射程,“放箭”一声命令传来。越军弓箭手纷纷射出手中的箭支,霎时间飞箭如蝗虫一般射向城下方阵。城下方阵这时不约而同举起了手中盾牌,护住自己,也护住身后地战友。上方袭来如雨般的箭支击打在盾牌上不断传来咚咚的敲击之声,偶尔有一两支箭透过盾阵不严的地方,射伤方阵中的士兵。第一轮齐射,并未能造成多大杀伤,受伤的士兵很快被后面的士兵拖到后方。城楼上,第一排弓箭手,后退将位置让给后排的已经拉满弓弦的弓箭手,自己重新取箭拉弓。
这时,他们才发现刚才发出放箭指令的,正是不知何时已经到城头,一声甲胄持刀而立的闻岭闻侍郎。主将亲自上城御敌,越军的战意也立刻空前高涨。闻岭最近闭门思过,意识到自己不能老躲在后面指挥,必须让守城士兵看到自己于敌人决一死战的决心。所以他听闻康王开始攻城,便指派偏将去兼顾其他城门,自己上南门亲自抵御康王军队的正面进攻。第二排越军弓箭手,射出手中箭支的同时,城下的弓箭手也射出了手中的羽箭。在城下士兵被箭支命中的同时,城头上也有数名弓箭手被羽箭命中。城头城下,箭支交错,有来有往,流矢乱窜。李济成骑马带领数名亲兵,来到城门前,近距离观看战况。见到弓箭已成相互乱射之势,已经不似前两轮那般整齐,李济成长刀一挥,命令:“云梯。”。方阵后排四五十架云梯每一架都由两排士兵抬着,冒着城上的箭雨冲向城墙。四架带轮的大型云梯也在一群士兵的推动下,缓缓靠向叙远城墙。
见到云梯冲近了城墙,城墙上的弓箭手纷纷把身子探出城墙,瞄准抬着云梯的士兵放箭。很多攻城士兵还没冲到城墙下,就被越军射倒在地。李济成的弓箭手虽然可以更从容的向城头射箭,但是毕竟人家居高临下,而且半个身子都在城墙之下,想要射到他们,远不如他们射到城下容易。见到抬着云梯的士兵不断倒地,装扮成李济成亲兵的易苗也开始搭弓瞄准城头的弓箭手。他并不想置这些人于死地,都是瞄准弓手的握弓手掌和肩膀。十几箭射出,靠他最近的几个城垛的弓箭手先后负伤,失去了作战能力。很长一段时间,那几个城垛再也没有弓箭手敢冒头射箭了。一旁的李济成看的目瞪口呆,虽然他们第一次在双牛坡下两军阵前就使用弓箭戏耍了数万越军,但那时李济成精神都集中在躲避箭矢和开弓射箭,并未留意易苗的射术如何。此时近距离见到易苗箭无虚发,他仍然感到十分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