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人口一直是华夏王朝最重视的问题,为此甚至出台了许多强制律法,给生育夫妻送米肉也是正常的事。
可生活艰苦并不是生个孩子,赏一份肉菜就能解决。
大明孩子的生养成本并不是很高,就算是吃糠咽菜也能养活。
而若是能生出男婴,那么家里就又多了一份劳动力,前提当然是不会因此背负更多的税赋。
摊丁入亩解决了农户这方面的顾虑,可就算是如此,要将一个孩子养到至少六七岁,那过程也要看天意。
现阶段,大明主要问题并不在于生孩子,而是养孩子。
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观念,比起农户养育孩子的麻烦,工人乃至商贩的顾虑更多。
夫妻店是北平摊贩最常见的形式,一旦生了孩子,若是没有老人看管,那么其中的大半劳动力都要倾斜向孩子。
朱祁钰看着陈凝香提交的报告,至少在务实上面,比朝堂诸公更加体恤民情。
官员们主要是靠脑力劳动,与平民百姓有着巨大的阶层差异,他们就算真的为民着想,可生活上的常识不一样,放在政策中的重点也就不一样了。
历史上的王朝便是如此,在律法中强势规定男女成婚年龄,勒令地方官员完成指标,至于这政策的背后会有多少因为生产困难而死的妇女,他们的体感并不真切。
这方面,放在大明也是如此,妇女在任何封建王朝,皆是生育工具。
朱祁钰所实行的政策,只不过是比其他封建王朝多了一些人性化而已。
“托儿所由各厂联合出资建设,汇集厂中子弟,统一看顾,并施行启蒙教育,如此虽说加大了投资,但增加了工人的凝聚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