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每天回家完成作业后,就与哥哥下棋,随着天气转暖我们开始在院子里下。
我家的大院里总共住着五家,实际上就两大家。
大约是在1918年前后,我太姥爷太姥姥他们带着四个儿子一家六口一路从山东闯关东来到哈市。
结果刚到没多久,太姥爷、太姥姥和老三就得了传染病,先后病故,只剩下老大、老二、老四这哥仨个相依为命。
姥爷是老二,那时他才十二三岁,他大哥十六七岁,最小的四弟只有七八岁。
为了谋生,他们哥仨个尝尽了人间疾苦,据姥姥后来讲,当年的姥爷什么活都干过,也是在那个时期,姥爷曾抽过一段时间大烟。
经过十多年努力,在1930年左右,他们哥仨个攒钱在顾乡地段盖下了这个两间的砖瓦房(每一间都单独开门,每间房都有单独的灶房,还有一大一小两个屋子,大的有十四平米,小的六平米)。
那时的乡政街、顾乡大街、吉星街刚有点街道的雏形,除了吉星街上有四五家大车店外,整个顾乡屯也没有几幢砖瓦房。
盖完房后,已成家的大姥爷一家住一间,姥爷和四姥爷住一间。
之后大姥爷做了伪满政府的警察,没几年调到宾县,后来当了个小头头,全家都跟着迁过去,在那边又置房子又置地,攒下不少家财。
顾乡这边的两间房,姥爷和四姥爷各住一间,但这两间房当时哥仨个都出了钱,大姥爷并未说将自己的那份送给两个兄弟。
1936年,姥爷经人说媒迎娶了住在尚志县蜜蜂村的姥姥,在结婚前两人从未见过面,直到姥爷掀起姥姥的盖头时,他俩才算是第一次见面。
随后的几年里,姥姥每次怀孕后生出的孩子都活不过当天,在妈妈之前一共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先后夭折。
后来姥姥去看医生,才知道是因为姥爷在年轻时抽过大烟的缘故。
直到1942年初,姥姥怀上了妈妈,这是她的第六个孩子。姥姥在怀孕的这几个月多次去医院找一名俄罗斯大夫打保胎针。
1942年的中秋节那天,妈妈出生了。妈妈虽从小体弱多病,但在姥姥的精心呵护下总算活了下来。
在妈妈出生的那一年,四姥爷迎娶了四姥姥。在随后的14年中,四姥姥生下了四男四女共八个孩子。
1945年8月,伪满政府倒台,之后东北民主联军接管。大姥爷先是在宾县躲了两年,之后他卖了那边的房产、田地,偷偷带家人跑了回来。
因为四姥爷家人多,大姥爷一家就先住在姥爷家的这间房里。
他们一家大概住了一年多时间,才又在吉星街桥头附近偷偷买了一个独门独院的宅子。
大姥爷买房时,姥爷和四姥爷都出了钱,因四姥爷家孩子多条件差些,他家出了小头,姥爷家出了大头。
最终在这个院子里的两间砖瓦房才正式有了归属,四姥一家住在院子里面的一间,而姥爷一家三口住在靠外侧的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