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间面向广大群众的餐馆,这家店给我留下了十分独特的印象。
店内的客人一共分为三种,消费能力最差的劳工,稍微有些消费力的公司职员,消费能力很强的商人或贵族。
劳工们一般聚集在店门口,他们被称为散客,店主会为他们准备一些座位,并且提供便宜的食物和酒水。
能走到店一层坐下的则全是正客,他们都有单独的桌椅使用,还能使唤店内的小二,点上几个菜,温一壶酒,就是一个惬意的下午。
而能被请到二楼去的客人就属于贵宾这个分类了,这里的菜品更丰富,口味更好,服务也更加周到。
一间小小的餐馆都能分成三个档次进行服务,这也是中国目前社会的缩影。
在小二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二楼,这里并不像一楼那样四面都被墙壁包裹,而是被造成了八角亭的结构,四个角落里的柱子撑起了房顶,周围除了一圈镂空栏杆以外就没有别的障碍物了。
在这里用餐的客人少之又少,我环视一圈,只看到两个正在对饮的中年男性,他们的装束有些奇怪,像是西装,但领口处的设计却完全不同。
找了个正好能看到街边景色的地方坐下来后,店小二拿着账本走到了我们身边。
“三位客官,想要吃点啥?”
“有什么推荐的吗?”
我们对中国当地的食物并没有太多了解,梅子虽然是半个中国人,但从小就在日本长大的她同样对此一窍不通。
“哦……原来是第一次来中国的客人吗,有没有什么忌口的?”
“我都行。”
“不要辣。”
梅子摇了摇头。
“好嘞,三位稍等,小菜马上就来!”
并没有告诉我们推荐的菜品是什么,小二就带着账本走下了楼,我和卡罗特一脸疑惑的对视了一下。
或许这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吧。
过了两分钟,小二重新上了楼,他将一个装满了茶水的搪瓷壶放到了桌面上,在我,卡罗特和梅子面前各放了一个小茶杯。
“上好的西湖龙井,三位,慢用。”
“哦……!”
卡罗特双眼放光,她站起身来,打开壶盖朝里面看了一眼。
不列颠尼亚的饮食习惯中也有茶这个元素存在,而且还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但我们喝的大多是浓郁的红茶,而现在,壶里沸水中漂浮的叶子却是绿色的,看上去并未进行脱水风干。
将滚烫的液体倒入杯内,我将它端到了面前,一股淡淡的清香从鼻腔内进入肺部,两三片茶叶在水中上下翻腾,犹如玻璃缸里的观赏鱼。
待到温度散去一些,我轻抿了一口茶水,入口之后,龙井的味道是清爽而甘甜的,毕竟是由新鲜茶叶泡制而成,总少不了枝条本身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