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万历直接册立太子,万历不愿意看,于是大臣们想到了一个迂回的方法。万历二十年,有大臣上书,请万历选老师教朱常洛为君之道。
为君之道,自然是皇帝应该懂得的。如果万历给朱常洛选派了老师,其实是已经默认了朱常洛太子的身份。
谁知万历并不上当,说道:“太子还没立,怎么会有为君之道呢?”
后来,万历也想到了一个主意,搞“三王并封”,他希望将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和皇五子朱常浩都同时分封为王。这样其实朱常洵的地位其实就和朱常洛的一样了。
最后,在大臣们的集体抗议之下,万历只得收回了旨意。但是仍然需要给大臣们一个说法,他表示如果三年之内,皇后生出了嫡子,那么就立皇后之子为太子。
大臣们都知道,万历这是继续耍无赖,所有人都知道,万历很久没有找过皇后过夫妻生活了,如此,皇后又怎么能生孩子呢?
但是在万历二十二年二月,万历终于妥协了,正式册封朱常洛为东宫太子。他的这一决策,非常不情愿,完全是被他妈逼得。
有一天,万历去给李太后请安,李太后也十分关心立太子之事,于是就问道:你为什么不立朱常洛为太子?
万历脱口而出“常洛乃都人之子,不便册立。”都人之子,也就是说万历嫌弃朱常洛是宫女生的,地位比较卑贱,不配做太子。
万历不说这话还好,说完之后,他的老妈十分生气的说道:你也是都人的儿子。这就是万历的不是了,自己的出身都给忘了,还看不起别人,吓得他赶紧给李太后道歉。
经过这番谈话之后,万历最终下定决心,立朱常洛为太子,其实他的内心是非常不情愿的,可是又非常无奈。
万历发现在立太子一事上,朝廷大臣不支持自己,自己的母亲不支持自己,如果自己再一意孤行,皇位能否保住,都是未知数。
至此,万历朝持续十五年之久的“争国本”事件落下帷幕,这件事情对明朝中晚期历史有重大影响,它不仅改变了无数官员的命运,从此万历皇帝心灰意冷,不再愿意上朝,后来竟达二十年之久。
万历不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他是自私的,为了立自己喜欢的妃子之子为太子,他丝毫不考虑政治影响,一意孤行。但是,万历生错了年代,如果在其他王朝,这可能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在明朝,文官的力量很强大,甚至可以直接和皇帝叫板并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