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笑的是,这边退亲刚刚起了个头,那边兰督玲他爹就找上了门来,为了不退还聘礼,就要将兰督玲的小妹,他的小女儿嫁给阿仁,还说如果爱人不介意的话,可以让自己的女儿两女侍一夫。
这实在是荒谬得很,大杨自然是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为了能够顺顺利利的退亲,聘礼是一分都没有要回来,不过槐花两口子都认了,比起那攒了一辈子的聘礼,他们更心疼儿子。
这件事情过了不久,住在槐花家隔壁卖豆油的程婆子就上门来说亲了,说的是后山村子里的姑娘,听程婆子讲,这姑娘可真是千般好万般好,人美勤快又节俭会疼人。
这姑娘上面有三个哥哥,都已娶了老婆成了家,还有两个姐姐,她排行第三,因此叫三娘。
每逢农忙时节,这姑娘都会任劳任怨的帮着三个哥哥在地里劳作,往往哥哥嫂子们都回家了,姑娘仍旧要劳作到天黑,据说嫂子们对这姑娘非打即骂,如此这般,这姑娘每日里仍旧是笑盈盈的没有半句怨言,心地特别善良。
哪里看出了节俭呢?据说这姑娘手里攥着一文钱,攥的发光发亮了都不舍得花,这可不是节俭吗?
大杨夫妻一听,这么好的姑娘那得去看看呀,结果槐花就带着阿仁去相看了,那是一个春天的午后,两家大人带着自家的孩子到小山头上见了面,那姑娘长得不错,黑胖黑胖的,见了人也是笑模笑样的,尤其胸很大一看奶水就足,槐花是没有意见的,她一辈子受足了婆婆的刁难,是立志要做一个好婆婆的,因此全看阿仁的意思。
阿仁也没有意见,联想到自己是个退过婚的人,就不由得将那要求一降再降,这姑娘看着还是不错的,介绍人又说这姑娘那么勤快会疼人,他还挑剔人家什么呢?
他们家里穷,但爹娘彼此恩爱敬重,日子也过得热热闹闹的,既然这姑娘也是个勤快人,那两个勤快人过日子能过不好吗?所以他是没意见的。
总之一句话,只要娘看着好就好。
所以这亲事又这样定下来了。
可是刚定下来,槐花又觉得不对劲了。
这还没有成亲呢,这姑娘就住到了他们家,每日里住在阿仁的房间里,只有吃饭上茅厕的时候才会出来,平时只躺在床上睡觉,阿仁在学堂里授课赚了钱以前会交给槐花收着,这姑娘后来知道了就不愿意了,就吵着闹着要阿仁把钱交给自己收着,给她收着就收着吧,她可从来存不下一分钱,不是给她这个哥哥用了,就是给她那个嫂子用了,虽然如此,阿仁倒也没有意见。
后来阿仁去药堂里做了学徒,从那之后,更多的琐碎事儿就纷至沓来。
今天三娘的娘病了要找阿仁拿药,明天三娘的侄子侄女病了,也要找阿仁拿药,关键拿药还不给钱,不但不给钱还不领情,不但不领情,还嫌弃阿仁没本事赚不了大钱,总之一句话,这姑娘可不像程婆子说的那样千般好万般好。
阿仁不只要出钱出力,还要天天受指责,只要敢反嘴一句,三娘家的那三个哥哥就要上门来拿着拳头好好教育教育阿仁,为了不让爹娘担心,这些阿仁都默默的忍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