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期彗星又分为短周期彗星和长周期彗星。”
画面中,有两个椭圆,一个小椭圆和一个更长更大的椭圆,显然这是短周期彗星和长周期彗星的代表。
“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其实就算是个短周期彗星,它每次经历地球附近的周期为76年。”
“根据天文观察,大约有40颗短周期彗星的周期都不超过100年。”
“而周期在200年之内的彗星都被我们规定为短周期彗星。”
“这意味着它们在离着太阳相对比较近的椭圆形轨道上运行。”
“而周期在200年以上的彗星都被我们规定为长周期彗星。”
“这往往意味着,它们的远日点离着太阳更远。”
说到这,刘天明顿了顿留给众人一些思考的时间。
看着屏幕中的彗星轨道模型,只要不傻的科学家此刻都已经猜到了刘天明的想法。
“所以,这些飞在太阳系中的彗星或许就是我们的公共交通工具。”
“如果我们把太阳系比作一个城市。”
“这些短周期的彗星或许相当于在城市内环游的公交车,可以带着我们看到整个太阳系的边缘。”
“那些长周期的彗星或许相当于能够带我们进入其他城市的长途,可以带着我们能够抵达其他恒星系。”
“而那些非周期的彗星或许相当于可以通往国外的航班,可以带着我们飞出银河系,抵达其他的大星系。”
“如果把宇宙比作大海,这些彗星就是在大海之中航行的船只。”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探索离着地球更远的地方,或许并不用非得研究技术多么先进的航天器。”
“我们只要能够发明出可以登陆彗星的航天器,然后搭载过硬的生态系统,让我们的宇航员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存,我们就可以坐着彗星去探索宇宙更深处。”
“也就是说,我们发明的航天器只不过是从海边登上这些船的泡沫板。”
屏幕画面之中,出现了海边渔夫们登上他们渔船的场景。
渔船由于体积相对比较大,离着海边有三五十米的距离。
而渔夫们则用一种非常廉价的泡沫板作为小船,从海边划到渔船附近然后进行登船。
这个比喻很形象。
也就是说,人类的飞船就可以是那种登船前的廉价泡沫板,它并不需要太多的科技,只要能够登上渔船就行。
而渔船才是渔夫开启航海旅行的载体。
彗星就相当于那些渔船。
“或者说,彗星就是从青城飞向香格里拉的飞机。”
“而我们的航天器,不过是把我们从家送到飞机场的出租车。”
刘天明继续说道。
这个比喻也十分精妙,正好和一开始和那名年轻科学家的“攀谈”形成了一个对照。
“你的意思是以彗星为船,我们可以坐着彗星去探索宇宙?”
“这样一来,我们将不用再考虑用什么给飞船做远航的燃料,不用考虑什么无工质飞船,曲率推进这些难题。”
“我们就直接坐在彗星上,把彗星当做飞船去探索宇宙?”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想法。”
一名中年科学家兴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