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将这些衣服,称斤后,于十日之内运往常安。”
之后,程金给乌珠留解释了一番,在几人不太信任的眼神中,那中年汉子将之装在一个缝制的麻袋里,留下一张踏着印记,写着姓名的收据。
然后挥动着马鞭,渐渐消失在马路上。
“将军怎会如此信任,竟不怕此人把我等的东西弄丢了?还有这物流为何物?缘何在匈奴从未见过?”乌珠留旁边,也是此番他挑选的使臣之一,那位没有大门牙,汉语于匈奴使臣中第二好的人问道。
程金认真的为之解释起来。
“原来如此!大漠将我们隔绝的太久了。还有啊,真想不到能征善战的兴武王,也有如此敛财的本领。
当然,也为新国人提供了便利。
方才我还听将军说,新国的朝廷也渐渐将邮役制度放开。官方在应对本身邮件的同时,也可承接民间业务。
王家商肆,难道不担心自己的商户被抢走了吗?”乌珠留疑惑道。
“我王说了,这叫竞争,一家独大,非常容易造成垄断……”
乌珠留听后,只感觉脑袋晕乎乎的,什么“竞争”,什么“垄断”。
一个字可能听得懂,两个字,或是连起来的一句话,听起来,就显得有些吃力了。
“大漠阻隔了匈奴人的视野,阻隔了匈奴人的交往,阻隔匈奴人的生活。
新国灿烂又悠久的文化,正是我们所欠缺的。新国完善又健全的官吏律法制度,正是匈奴所需要改变的。新国对于民生的重视,不惜开办中央钱行,以鼓励民生,正是我身为匈奴单于所需要做的!”
到达三辅之地,看着车水马龙的道路,还有那些衣着鲜艳的新人,各色各样的食物与衣服……
乌珠留开始认真思考起王匡当日与他在大漠上的交谈。
赢得新皇的信任,再将新国的先进制度加以引进,改变民生,让匈奴人自此不再受饥饿挨冻之苦。
这是他身为匈奴单于应该做的,也是在匈奴大败后,需要重新反思改变的事。
大新始建国四年七月二十八日。
匈奴降单于乌珠留亲往常安,于未央宫拜见新皇王莽,当着数百位朝臣的面,正式递交了降书。
自此,宣示着持续两年之久的大漠之战正式宣告结束。由此奠定了大新更广阔的土地,赢得了西羌等族的敬重。
于常安谈判七日,新匈终究达成共识。
匈奴所在的广大大漠之地,归于新境,保留单于王的名分,但大漠必须由新军驻守。
并在原有单于庭的基础上,筹建北方都护府,隶属并州刺史部。
同时,开放中央钱行,开放邮役体系,以面向匈奴。
匈奴人纳入新国户籍管理体系,和内地的郡县制不同,北方都护府采用的将是部落管理制……
史称常安之盟,为后世的北方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
后人亦将始建国四年,称之为北和元年,意为北方和平,以纪念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