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虽说与我等有五天的假期,以处理家中事务。可现在身为辎重吏,敦促全军数万将士的粮草装备事宜,不能什么都不做。
在其位,还要抓紧现有的时间,将之处理好。
而我等这么一离开,家眷难保不会受到项氏的欺辱。
这样吧!柱子,明日你与老楼回去一趟,将我等家眷一同接来。
日后北上,众兄弟们也不会有了后顾之忧。”
几人以乐放马首是瞻,自是不可,纷纷听从了乐放的建议。
从当日开始,乐放即开始与部下展开了处在西海郡的应募新始军的辎重运筹。有了王匡给大将军府的嘱托,加上大将军王林的全力支持,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乐放处理得当,事必躬亲,这让王匡深感当初的决定多么英明,还真就被他挖到了人才。
距离一月期限尚不足两日,清晨乐放向王匡汇报了辎重情况后,他任命的偏将孔深和西海郡大尉大尹一起报告应募之事。
“本次应募之士,仅在我西海郡,共计六万九千六百一十六人。其中羌人有三万四千余人,汉人有三万四千人,另有在西海定居,上了户籍的西域人千余人次。”郝升朗声道。
他自认西海郡于此番募兵中做的不错,原计划是六万兵源,现在超额完成,还多出了九千之众。
王匡点了点头,看向一旁的偏将孔深:“应募者,可是按照军令,处理家中事宜后,于正申时于军营报到?”
孔深鼓足了气,显然很满意道:“启禀大王,新始军无一迟到,皆数归队!
现已在校场列队,等大王检阅。”
“嗯,一月之募兵,有劳郝大尹,还有冯大尉了。既然将士已至,那就随我一起去看看校场上的我们西海男儿!”王匡笑道。
他今日特意穿着铠甲,就是为了白日的检阅之事。
起身后,轰隆声响起,一行人由军帐而出。
这些时日里,王匡和应募赶来的将士们一同居住在西海城外,甚至连兴武县都没回去过,更别说回到常安的家了。
校场上,锦旗招展。
应募将士的站姿虽有些不和规范,好在全都安静的站立,目光一动不动的盯着走上点将台上的那个男人。
站在高台上,王匡将台下的将士扫视了一遍,此中表现,他到是没有过多的失望。毕竟手底下的这群人,刚刚应募,尚未来的及训练。能做到如今的场面,属实不错了。
击鼓之后,王匡这才开口,他底气十足,加上手中特意令人制作的铁筒喇叭,声音在辽阔的校场上传的很远,以至于每个人都能听得清楚。
“西海的将士们,今日即能齐聚于此,为了守卫大新而战。我即作出两个承诺:
一是带你们赢得胜利,二是终会带你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