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景聚集,锦绣富贵的随州至今没有恢复元气,还是一片荒凉,与之前的繁华遥遥相衬,诉说着楚国的衰落与燕国的兴起。
随州的陷落与消失,是楚人认识到燕人可怕的第一件事——在此之前,不止楚国朝廷,连楚国百姓都觉得燕人是蛮夷,蛮夷只会得意一阵子,不会得意一辈子,蛮夷向来都是目光短浅的人,抢些金银财宝就会罢休了。
随州城没了,随州百姓也没了,楚人也开始慌了——楚国朝廷就此拉开了长达多年的论战与倾轧,聒噪的朝臣,拿不出主意的宰相,自暴自弃的皇帝,楚国到处都是衰颓之象。
外面不太平,后宫自然也会受到波及,后宫之中人心惶惶,再后来皇帝的心思影响了朝局,刚刚得宠的赵氏素真在得到了哥哥素维获封韩王的消息后,就又迎来了妹妹素修将成为和亲公主的事实,一忧一喜,素真每日都在暗地里垂泪。
随州一战,可谓是关系了素修的前途命运,素修曾试想过,如果随州没有丢失,两军交战不是燕人一直占据上风,而是楚国赢了,这最后的结局可能就不一样了。
素修一直这么想着,在听着师傅们讲述林莘和夏侯懋琳的故事时,也在这么想着。
这类事情听得多了,素修也就变得只喜欢林莘和夏侯懋琳一类的人了,人在这世间行走,总要留下点什么,素修想,再没有什么比气节更值得让后人铭记的了。林莘和夏侯懋琳并没有随着随州的消失而消失,她们身上也有着和那些抗燕义士一样临敌不惧的浩然正气,这是很多人身上没有的东西。
素修听着林莘和夏侯懋琳的故事长大,自然而然的就对班婕妤没有兴趣了,独守空房的班婕妤虽然聪明伶俐,文采出众,但最后孤独清冷的结局实在是比不上林莘和夏侯懋琳的结局——夏、林二人的悲剧不是她们二人独有的悲剧,而是十几年前沦陷地楚人的悲剧。
李曜的情话说得再动听,但一牵扯到班婕妤,素修还是不能真正感动——一听到班婕妤的名字,素修就想到了被夫人们赞扬的夏、林二人,就想到了惨死异国的哥哥,和许许多多受罪的国人,身上出的都是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