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人自己修园子的修园子,养小妾的养小妾,可一旦到皇帝这里,这帮人恨不得坐在紫禁城里的是个没有任何道德瑕疵、抛弃了七情六欲的完美先生。
“那他们凭什么?”阮大铖想了想后问道。
“舆论。”李焕毅然说道。
“舆论?”阮大铖这下更不解了。
“就是话语权。”李焕顿了顿后随即问道:“我问问你,不管是东林党还是复社,皆是由读书人组成,而且是有功名的读书人组成,那你觉得大明考取秀才以上的人占总人数的多少?”
“百中无一。”阮大铖估摸了一下后回答道。
“是啊,就算是百分之一,那你觉得这一百个人是听这一个读书人的还是听其他那九十九个老百姓的?”李焕继续问道。
“这个自然是听这一个读书人的。”阮大铖当即回答道。
话谈到这里,阮大铖终于琢磨出一点味道来了,普通百姓大字不识一个,根本没有方法也没有途径表达自己的意愿,可读书人不同,因为读书认字还有一定的人脉圈子,这些个读书人的声音就能通过文章、诗词甚至戏剧流传出去。
一百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发声,那别人会以为这一个人代表的是这一百个人的声音,如今的天下,那普通的老百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而读书人则是那个可以发声的人,所以不管是在朝野还是在民间,大家都觉得,读书人的话语和意见就能代表这个天下万民的声音。
一个普通百姓是最卑微的存在,可当普通百姓变成了一个群体后,又变得格外尊贵,毕竟老祖宗有话,民为贵君为轻嘛。
如果这个读书人能以天下苍生为念,替那些大字不识的百姓发声,倒也算是一桩天大的善事,可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是人就有私心。
不否认历史上真有读书人可以为百姓发声,甚至牺牲自己也要替百姓求一个公平,但也有许许多多的读书人,披着为民请命的外衣,干的却是自私自利的下作勾当。仟仟尛哾
就比如以前的东林党和眼下的复社,这其中不乏有那么一些道德高尚的先贤,但也有卑鄙无耻的人渣。
“复社靠着操控舆论掌控话语权来随意给一个人定性,然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此人进行政治迫害,如果你要翻盘,申辩解释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污蔑你的人比你更了解你是被冤枉的,只要对方想搞你,解释是没有的,讨好是没有的,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是反击,让他们不敢再冤枉你。”李焕最后建议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阮大铖听完李焕这番话后是真心服了。
可光明白了这番道理没用,如今的关键是要如何反击。
“如今整个江南的读书人十有八九都出自复社的门下,我根本没办法发声啊。”阮大铖有些无奈的说道。
“你听过报纸嘛?”李焕笑了笑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