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郑姨娘的评价,云初夏是信的。
因为郑姨娘原本就是从郑秀才家里嫁过来的,家里有几亩薄田。郑秀才更是差一点就能到举人的程度,至今老秀才办的私塾都还人满为患。
郑姨娘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从老秀才那里学了点东西过来,之前先生没来的时候,就是郑姨娘自己翻了书给雪哥儿开蒙的。
她要是这样说,那就一定是先生有问题。
这蒙师一职,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反正就在两可之间。
俗话说得好,师云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蒙师就是起的领进门的作用。
好的蒙师开蒙,教出来的弟子便会举一反三,一点即通,对日后学习经义和春闱都大有裨益。坏的蒙师开蒙,便只会照本宣科,写几个字而已,不仅枯燥乏味,日后弟子往往也没什么潜力。
因此,越是富足的人家,就越是注重给自家子弟挑选名师。只邀请来了会教书的先生,那就意味自家孩子在一开始,就能比别人领先一步。
……
云初夏想着,不仅也对之后到来的蒙师起了几分担忧。
不是要他有多么才高八斗,惊才绝艳,至少开蒙的水平得达到吧?
不然她还不如自己翻书啃。
云初夏端着茶盏,把脑子里千头万绪的念头理顺,慢悠悠道:
“姨娘急也急不来,要是真不好,还是姨娘先教着吧。毕竟现在出钱的不是咱们,想要换掉段秀咱们也说不上话。要是这么冒冒失失地报上去了,百子园里那个恐怕又要抓着不放,说有人就不错了,咱们还非要挑三拣四的。”
也许是她镇定的情绪感染了郑氏,姨娘也慢慢冷静下来,道:
“就是这一点为难啊!我又不是没有钱,省吃俭用的也能自己请个人过来教。我爹那儿有的是人,又何必非要指定一个不学无术的东西过来教书?偏偏我只是个姨娘,这种事上我又不能自主。”
“雪哥儿要是被他教坏了,我就是拼了命,也要从宋氏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云初夏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得给郑姨娘出了个折衷的主意:
“这样吧,我那儿的先生说是有事,还要耽搁几天才过来。姨娘你先等等,让我先去探探我这个先生的底,要是好呢,咱们就让这边这个先生过来教书,要是也不好呢,咱们再想想办法给父亲和老祖宗说说,看能不能换个人来。”
郑姨娘愁眉不展,却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只好道:
“唉,也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