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姓诸,名葛跃。”他神色如常地说。
李绩大窘:“哦,不好意思,我理解有误。诸葛复姓比较少,所以比较好奇。”
诸葛跃喝下一口茶,还是淡然:“没事的。大多数人听到我的名字都是你这个反应。”
桌上的人都介绍完了,李绩看着这些生涩稚嫩的面孔,感叹道:“哎,跟你们坐一起,朝气蓬勃,我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许多。”说完他看向乔教授,乔教授应他:“谁说不是呢。”
有人说:“李哥你也年轻着呢,做事情精干利索,是我们学习的傍样。”
李绩摇头笑了笑:“我都三十岁啦,大你们小半圈。乔教授,要来喝点酒吗?我们锦山米酒不错。”
乔之行摆摆手:“我不喝酒了,高血压,每天雷打不动要吃降压药。你们有谁愿意喝吗?”
教授不喝,学生哪里敢喝?一个二个皆摇头:“不喝不喝。”
“我也不喝酒,那我们就轻轻松松吃一顿饭吧。”李绩松了一口气,这不是那些业务饭局,要真喝起来,他一个人根本喝不过这群人。
羊肉很快端上来了,李绩抢过乔教授的碗,帮他舀一碗羊汤,递到他面前,趁机介绍说:“这家老板做羊肉的手艺真是不错,羊汤鲜,羊肉嫩。天冷的时候吃暖身体。”
乔教授舀一口汤喝进嘴里,果然比他以前喝过的羊肉汤要鲜甜,便问:“是不是选材上也有些讲究?”
李绩看着乔教授的反应,有一种遇知音的感觉:“这家店用的是锦山本地的短腿羊,肉质鲜美,瘦而不柴,膻气小。”
乔教授点头:“哦,怪不得。那这锦山短腿羊目前市场如何?养殖状况怎样?有没有形成规模养殖?”
李绩喝下一口汤,摇着头:“没有。锦山短腿羊目前品质最好的出在状元乡,但那里草场有限,交通不便,本地人均经济收入低,羊肉消费不大,运出去成本太高。难以形成规模化养殖。”
乔教授若有所思,学生们都在埋头喝汤,过一会儿,他笑着对大伙说:“同学们,这是一道题啊,回去大家好好想想,这锦山短腿羊的困局要如何解决。”
胡婕马上应声而出:“要致富,先修路。”
“对。”李绩赞同她的话,然而话峰又一转:“本地财政修不起路,还得靠上头拨款才能实行。只要高速公路通了,南到临吉,北到邻省,运输成本会大大降低。”
诸葛跃提出问题:“但目前来讲,状元乡的养殖能力也有限,单做短腿羊养殖产业,还是太单薄了。”
对于他提出的问题,李绩有答案:“路不修,经济是盘活不了的。我们锦山不光有短腿羊,还有锦山绿茶,锦山板栗,锦山旅游风景区,这些都可以带出去的。”
乔教授说:“这就是我们下来做调研的目的呀,只要摸清楚目前的经济状况,省里的经济专家们才能制定更好的发展目标,优化资源,给锦山带来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