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在!”
“命你带三千铁骑做先锋,一路南下,攻城略地。”
“是!”
“文聘听令!”
“末将在!”
“领两千人马,压粮运草,顺便做个监军。”
“是!”
压粮官是很重要的工作,因为古往今来,很多打仗的主将都善于断人粮道,粮食一断,这仗就没法打了。
所以压粮官必须要有勇有谋,挨得住寂寞。
但是有本事的将军自然愿意亲自上战场,压粮官虽然重要,却没几个人愿意干。
而监军就不同了,他有个万金油的意思,哪里有事就去哪里应急,比较自由。
刘琦让文聘压粮兼任监军,就是给他个甜头,以免他不愿意。
文聘听了,也就同意了。
“我与黄将军带同其他人马,给你们做坚强后盾!”
第二天,大军陆续开拔。
魏延带着三千铁骑做先导队,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
大军陆续收复占城,象山等地。
南越军则是先不接战,只是一味退缩。
南越王与黎志明也有算计,就是不敢硬碰,先一再退缩,将荆州军的战线拉长,让荆州军每打下一处地盘,都要留人坚守,这样就消耗了他们的兵力。
然后同时对汉地的多家百越人,各路山越贼进行联络招安,希望他们能在刘琦身后发动奇袭,扰乱视线。
不过现在的百越人,早已经是一盘散沙,各自认知不同,有很多山越人认为,自己就是大中华的一份子,只是在造反求关注,或者要求获得好东西而已。
真心肯支持南越的并不多。
不过到底也还是有几家小势力答应了下来。
好在这些变动,都在刘琦和庞统的算计当中,
刘琦特地建立了两只机动部队,都是铁甲骑兵队。人数都是一千人。
刘玲珑带领其中一支,由校尉陈应做副将,专门负责剿灭后方暴起的造反贼。
这些山越贼都是势力不大,多说也就是三五百骑兵,一千左右步卒,而且基本都是没有盔甲军器,士卒也是完全没有训练和战法,基本上就是农民临阵磨枪而已。
刘玲珑剿灭他们,连一天时间都用不了。
另一支机动部队,也是铁甲骑兵队,由关银屏率领,校尉鲍隆做副将,专门负责在刚打下来的后方巡视,镇压。
一旦有人敢不听话,搞事情,立即发动进攻,给予剿灭。
这一招非常管用,对于南越而言,一些已经算是颇具规模的叛乱,在反应敏捷,力量强大的荆州军的回应下,基本上持续不了两天,就会被剿灭。
如果他们脱离城镇,转向山林,那就失去了在后方搅乱的效果。
毕竟政权都在各个大小城中,而这些小打小闹的造反,一旦被逐出了城市,再想打回来,力量就远远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