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在荆州的时候被视作士族名人,平日里少不了出没于文会之中,更是可以成为当地官吏们的座上宾,可等逃到了益州之后,虽说被刘璋用为书吏,但不受重用的他比起以前那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就这样的待遇会人心思变也不是什么怪事,不过一定程度上刘琦也觉得这怪不了刘璋。
别人不重用益州当地的士族为什么偏偏要重用你这个荆州人?刘璋这种人没有争霸天下的心思,除了用官职笼络治下人心以外也没什么别的手段。
李严一个外地人在刘璋手下想要得到重用,想要从益州人受伤抢饭碗那从一开始就是异想天开了,南阳被曹操拿下来之后与其跑去益州投靠刘璋,当初还不如去襄阳投靠刘表比较好。
好歹刘表也有荆襄八俊之名,不知道比刘璋强到哪里去了,估计李严当初也是一路上仓皇逃窜的脑子糊涂了才逃到益州去。
不管李严当初有什么理由选择了刘璋而不是刘表,至少现在刘琦相信他肯定已经后悔了,光看他这生活条件就知道他没有不后悔的道理。
这年头谁除了诸葛亮那样的人以外,谁干活不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啊,就算是为了信仰干活,刘璋那样的人显然也配不上这样的信仰啊。
等到关平敲开屋门,一个老仆出来迎接,见到外边占着的三个人,老仆有些疑惑又带着一丝警惕的问道:“不知三位有何要事?”
“我等乃是奉南阳名士韩嵩韩德高之命,前来拜访你家主人的,还请代为通传一下。”
刘琦自然不会傻乎乎真的报上自己的名字,而是用了韩嵩的名号,当然这也是刘琦在经过上庸的时候提前跟韩嵩打过招呼的。
毕竟李严和韩嵩一样出身汉阳,一样是在当地士林之中颇有名气,但韩嵩的名气可比李严大得多了。
李严是那种在南阳名气比较大,但出了南阳,乃至于去到荆州都没太多人认识的类型,但韩嵩可不一样,别人是名声直达中枢之人,连三公都征辟过他,只不过韩嵩自己避而不受,坚持当一个隐士而已。
只不过后来还是在刘表的各种威逼利诱之下不得不出仕刘表,当然等到刘琦接替刘表之后就和韩嵩和解了,刘琦也应允韩嵩他只要不相干了随时可以走人。
毕竟刘琦也没有收集癖,不至于像是刘表那样看着谁厉害不择手段也要逼来为自己所用,刘琦觉得没那必要。
所以这次路过上庸的时候,刘琦也是成功借到韩嵩的名号前来拜访李严,毕竟韩嵩的名气还是相当大的,同样身为南阳士林名人的李严不可能不知知道韩嵩的名号。
待到老仆回屋禀告之后,很快刘琦便看到一个中年文士从屋子里走出来迎接他们。
“欢迎欢迎,许久未见到南阳同乡了,还请入屋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