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落艳差点没站稳,无奈的说道:
“哀家只是做个比方而已,让你明白其中道理”
“我为何是个小石头,而不是那个网兜”
楚落艳轻叹一声说道:
“因为你没有做网兜的能力,你才登基多久,明白了吗?你现如今要多依靠朝中的大臣,与朝中的大臣处好关系,不要什么都自己包揽一身,位子想要坐的稳,有些事就要分担出去,明白不”
武贤一听,眉头一挑,心中不由道:
“这话说的自己好像以前做过一样?也不想想,你才多大点”
武贤心中嘀咕,楚落艳重新坐回椅上,继续说道:
“如今,朝中之事可交由那些大臣处理,那些大臣用来干嘛的,皇帝你就不必事事于己了,后宫之事你还没处理了,大周的未来的储君还没个影了,皇帝要权衡利弊,知道不”
武贤皱着眉头,看着面前这个年轻太后,说着一番不符年龄的话语,这番话让武贤觉的说这话的至少也得是个老太婆,更像个老者说的话,可面前却是个年轻貌美的美人,武贤感觉甚是奇怪,有点无法理解,他都开始怀疑起面前太后真实年龄了和性别了。
武贤疑虑越来越重,武贤也不想再这么疑惑下去,他决定摊牌了,只见武贤脸色凝重的看着正在喝茶的楚落艳说道:
“你是谁?太后?楚落艳?楚钰暄?还是谁?你到底为什么来这里,有何目的,先帝到底和你什么关系,你和我母后又有何关系?……”
一堆的疑惑向楚落艳袭来,楚落艳听着却不紧不慢的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武贤,四目相对,不知过了多久,楚落艳轻叹了一声,只见楚落艳从腰间取出一块玉佩,摆放在桌案上说道:
“皇帝可认识此物?”
武贤上前拿起玉佩看了起来,熟悉又陌生,拿起仔细一瞧,上面还有个暄字,武贤心中嘀咕道:
“这玉佩感觉似曾相识,在哪里见过了,上面的暄字,难道是母后的~~”
武贤看着玉佩,楚落艳说道:
“如今你看到的是完好无缺的整块,原本这玉佩是两块,你母后一块,我一块,你父皇能找到我,全靠这玉佩,只因你母后临终的遗言,不然我岂会在这里”
武贤看着玉佩说道:
“这个我知道,我想知道的,你到底是不是我母后临终要找的那个人?我可是知道,武母后临终要我父皇照顾的可是一个男的,而非一个女子”
楚落艳沉思了很久说道:
“这个,我暂时还不能告知于你,日后到了时机我自然会告知于你,贤儿放心,如今我是不会伤害你的,也不可能伤害于你,我会竭尽我所能让你平安”
武贤这一听更莫名其妙了,连忙问道:
“你这话什么意思,我怎么听着怪怪的?”
“贤儿,如今时候未到,我还不能告知于你,等时机成熟,我自然会告知你前因后果”
说完楚落艳起身说道:
“好了,哀家乏来了,皇帝回去吧,这玉佩你想看,就拿去看吧,毕竟这是你母后之物,还于你,也理所应当”
“不了,这玉佩还是你留着吧,我父皇既然把剩下的那半块给了你,那这玉佩就是你的了”
武贤把玉佩递给了楚落艳,楚落艳接过玉佩,笑了笑,朝着内屋走去,武贤本想继续追问点,奈何楚落艳不肯说,武贤只能遗憾而归,本来想问出点什么,这下好了,更疑惑了,武贤不禁轻叹了几声。
等武贤敢走出蓬莱居的院门,就见小小快步的上前,向武贤请安道:
“陛下,这是太后娘娘让奴婢转交给陛下的,说是是让陛下早生贵子”
武贤接过袋子,看着袋子眉头挑了挑
“早生贵子?太后有心了,小小你回去向太后说,朕多谢太后好意”
说完转身出了蓬莱居,见武贤消失的背影,楚落艳揉了揉头,武贤出了蓬莱居后朝着自己的寝宫走去,经过后宫时,看了一眼,再看看手里的袋子,又看了看天色,已近黄昏,片刻后说道:
“走,去宋贵妃那”
说完朝着宋贵妃的寝宫走去,武贤一行人来到宋贵妃的朝华宫,宋贵妃得知皇帝来了,那叫一个高兴,盛装打扮,武贤看着昔日的太子妃,如今的贵妃,看着盛装打扮的迷人的宋贵妃,武贤心中感叹几个月了,是要好好的享受一番。
第二日,宋贵妃满面桃红的来到楚落艳住的地方请安,同时还带来了不少东西。宋贵妃那叫一个高兴,不停的说,昨晚多么多么的好,都好多年没那感觉了,尤其武贤干那事,哎呀,那就一个猛,都从未有过,说的那叫一个春心荡漾的,楚落艳听着也时不时吞了吞口水,心中不由感叹道:
“想不到,宋贵妃名门之女,大家闺秀,如此教养之人,居然说的这么露骨,哎呦,这伺候人的手段不输今朝之人,这后宫的女人为了得到皇帝宠幸也是拼了,还好我没用到,不然就麻烦了”
感叹,后宫女人可不容易,这时宋贵妃伸出手指头,楚落艳一看,
心中不惊一叹:“我去,这武贤可以啊,看来那个药有点用,如这么下去,后宫妃子怀孕就没问题了。这宋贵妃被这样了,还能如此轻松,看来这宋贵妃也不是善类,以后得看紧了”
楚落艳也是操碎了心,为了帮武贤造孩子,楚落艳特意命宗内的青藤先生搞出这种不伤身体的药,青藤先生也是花了不少心血才弄出二十颗这种药丸,说只要吃了这药丸,保准让对方怀子,颗颗价值不菲。
楚落艳本以为武贤吃了,才会那么猛,可实际武贤并未吃,他可不敢吃,就楚楚落艳的身份,现在都是一头雾水的,他敢吃楚落艳送的,昨晚那么猛,纯粹就是憋坏了,或许确实用力过猛,第二日上朝的时候,武贤还是被搀扶上朝的,只因腿打哆嗦,坐在龙椅上时,眼睛也时不时的犯迷糊,冒星星,无奈只能早早下朝回去休息。
江宁府,已在知府任上快十年之久的上官燕,收到朝廷的圣旨,擢升上官燕为礼部员外郎,三品,上京就任。
收到圣旨的上官一家高兴坏了,虽说只是员外郎,是个副手,但只要皇帝赏识,再升不是问题,入朝当官比做地方官好太多,不过也危险很多。
此次上官燕能进京上任,多亏了其父上官薛留了个心眼,不然还真难说,看着手里的圣旨,一旁的上官薛说道:
“燕儿,只要入朝为了官,日后坐到你伯父宰相之位也不是难事”
随后脸色沉重说道:
“燕儿,这入朝为官可不比这地方官,天子脚下做官,可要留个心……”
上官薛开始为上官燕说明其中的厉害,就任后怎么办,该去见谁,一一讲述一遍,上官燕全部记于心中,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东西,日后想要爬的更高,这些必须熟读于心。
永兴元年八月上官燕卸任江宁知府,等待新任知府交接,上官燕不知道的是,这新上任的知府乃和上官燕同出一榜。
当上官燕见到此人时颇为惊讶,想不到接任他位子的居然是当年的状元,唐寅,唐寅见到昔日的榜眼,也是感慨万分,想到如今这样,不由感慨时间弄人,十年光阴,两位当年的前二甲,再次见面,定感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