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儿背着药材上了马,“夫人,你就放心吧!”
…….
自从十五岁二人成婚以来,十五年的光阴,二人朝朝暮暮,未有一刻分离。同他读书研墨、月下练剑、品茗下棋……这样的日子,终究一去不复返了。
他成为朝中重臣武将,她却没能跟上他的步伐。
自从台州之战起,他们就不再共进退了。
由于身体的原因,自己的精力越发不济,有时要昏睡到上午巳时。并且容易疲劳。戚府的厨房日日炖着阿胶、苎麻、艾叶、益母草等物。
官燕红枣奶酪、浓汤官燕,猪骨汤燕窝、南瓜玉燕羹、冰糖燕窝。日日换着法子做来。
他仿佛天上的候鸟,失去了音信。
而自己,就跟其他从军军眷一样,漫长地等待。为家书而欣喜。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她常常登上城楼,望向东南。期望看到蜿蜒官道上马蹄扬起的沙尘,期望看到浩渺天空那传信的红嘴白鸽。
夫妻浓情蜜意十五年,是父亲的培养,他的溺爱,才有了这十五年。如同刘妈妈说的,小姐有福气,又知道当男儿的感受,又知道当女儿的乐趣。回望历史,女将也仅有孙尚香、花木兰这几人,且多为传闻不可考。
青韵读懂她的心思,安慰她,“军眷就是这样的,天下女儿,也是这样等待夫君的。”自己当然是明事理的。
荡平倭寇,本来就是他的志愿,自己不会因为儿女私情绊住他的脚步。
戚家军的家眷,几乎都在新河城。众人听从戚夫人的号令,屯军田、制草药、制兵器、制铠甲,给戚家军做坚实的后盾。有了王瑛的管理,戚家军后勤事宜井井有条。新河城吏治清明,盈车惠穗,马壮民强,民风淳朴。
朝廷军粮和草药有时调运不及时,王瑛就派送粮兵把新河的余粮草药运去前线。
戚继光的信鸽倒是每十日就能来,别的军眷见此羡慕不已。
王瑛安慰道,“不过是他多识得几个字而已。”
马氏心直口快,“我那口子是没那份心,军里有的是识字的人。戚将军有多少封信,我就多让他跪几个时辰搓衣板!哼!”
众人都笑了,说戚将军痴情,戚夫人好福气。
她拿绣花针把二人书信缝了簿子,用了锦盒,把二人书信都放起来。一本又一本,一盒又一盒。记录着二人的爱情。
有时无私事,他就将他的练兵纪实草稿,跟朝廷往来的书信寄来。
王瑛笑,“这人是把我当秘书来用了的。”
虽然口上这么说,还是给他好好编纂。前线危险,条件差,朝中书信公文文件放在身边的确不安全。
……
前线连传捷报,新征募的义乌兵果然骁勇善战,且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连战桃渚、圻头、雁门岭皆大胜,史称台州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