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一眼就觉得主墓室中似乎少了些什么,翻来覆去一想,他娘的躺在地上的尸体不见了!
陶云的尸体消失了!
这个发现不可谓不骇人,脑中却是千回百转,设想了数种陶云尸体消失的可能。
首先是陶云起尸,保持同一个姿势躺了千百年,一觉醒来自然要活动筋骨、四处溜达。
可陶云口中含着的可是定尸丹,抛开唯物主义不说,尸身没受到外物激化,断然不会起尸。
即便起尸,第一个遭殃的必定是这只蜥蜴,可眼下这蜥蜴活蹦乱跳活得好好的,看它那气定神闲的模样似乎半点受惊都没有,所以这个猜想似乎有些立不住脚。
其次,便是站在建模师的角度来看,从立体的角度看,便是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墓室布局。而此时所在的墓室已并非之前所在的墓室,但是这一点似乎同样难以成立。
两个相同的墓室断然不会相隔如此之短的距离,即使有也不会同时出现第三个不确定的因素——蜥蜴。
而眼下蜥蜴就在眼前,也就证明这个推理有可能存在,但又仍然运气极好地回到了原来的墓室。
最后,则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从目前掌握的线索来看,这地下极有可能还生活着某种大型动物。
而陶云的尸体,指不定被一种更为大型的动物拖走或者吃掉了。
分析了三种情况,又都不太合乎常理。
这一想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更为要命的是,现在似乎连逃出去都变成了遥不可及。
甩了甩脑袋不敢深想,生怕把最后的一丝信念也给打断了。
此时距离墓墙极近,贸然一回头更觉不可思议。
只见墙体之上刻满了字痕,墙角之下更有表示计数的石子,一排连成一排,似乎像是被困之人用来计数的特殊方式。
而且文字不止一个朝代,多见于唐宋,秦汉时期亦有。
最让人震惊的是墓室西面墙角更有后世砌合的拱形封门石,所用材质质地均与前朝不同。
整个后室给人的感觉,就好比是封闭的金库,某一日管理员发现金库里的钱不见了。
而由于几拨盗贼通过不同的手段进入金库将钱取走,留下的线索更是杂乱无章,让人难以下手。
最要命的是各种线索的最后,似乎都若有若无地指向了一个死在金库内的家伙,而这个家伙不用想也知道是被人用来背锅的。
而警察则会迫于死在金库里的倒霉蛋,从而早早结案,其实到最后就是案子结了,但钱也没了。
胡思乱想的同时,撬了一阵封门石,质地极其厚重坚固,想凭借手中短刀挖开,还不得猴年马月。
眼看室内再无出路,迫于无奈又只好钻进盗洞,如今只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最后一条路上了。
沿着盗洞下了一阵,这次倒是学了个乖,脚下头上向下挪动,虽然没有之前那般迅疾,至少脑袋不用再充血。
向下滑了一阵便感觉有些不对劲,呼啸而来的寒风不说,透过墓道更有厉鬼窃笑声传来。
只是如今走投无路,即便真有恶鬼挡道也要走上一遭。
思索间,又向下滑了莫约二三十米,前方道路豁然贯通。
只是还来不及看清,脚底突然一滑,手电撞在石壁上突然就灭了!
自盗洞中滚落出来,还顾不得手腕疼痛,却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
只看四面八方全都是荧光闪烁的虫子,近在咫尺可触处,远在目之极眺间。
这瞬间,仿佛置身于一个荧火飘飞的世界,被无数闪闪星辰簇拥,似乎一伸手就可以将它们摘入手中。
一时之间被这美轮美奂的景色震撼得发不出声来,直到被奔腾不息的地下激流所发出的震耳欲聋声拉回现实。
入眼是一座长桥,横跨两岸,只是中间早已经断开,徒留下两段残垣桥梁立在风中,孤独相望。
笔直的悬崖两边莫约隔着十多米,峭壁上重重叠叠的是密密麻麻的萤火瓢虫,处处散发着幽幽色彩。
这绿光几乎将目所能及的地方都照了个通透,甚至连同对岸峭壁上的古栈道都清晰可见!
虽然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但也清楚此处并非什么逃生之道,不过是连通暗河的去处,是绝路!
地底深处、只有翻滚的激流。
虽然知道川东多地下河流,可是这般气势雄浑的却不多见,而且这暗河里还有这般绝景,引得如此多的动物畅游天地。
不过越是看它们自由、欢快,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刺骨的风不停从四面八方帘卷而来,寒风从耳畔呼啸而过,不禁让人直打哆嗦。
强烈的劲风吹得衣角猎猎,胡乱飞舞的发丝又如刀子刻在脸上,心境起伏间害怕被紊乱无序的风灌下悬崖,下意识弯着腰向前摸了几步。
只见数十米高的悬崖之下,一道磅礴水龙奔涌而过,激流撞在两岸巨石上生出朦胧水雾,让整个地下江河若隐若现。
只是目光很快一片异乎寻常的光亮所吸引,只是这一看就被吓得手脚俱软,差丝毫就要摔下悬崖!
因为那片光亮下是无数缠结在一处的裸尸,数以万计的尸体堆成一座小山,几近与崖岸齐平,这是名副其实的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