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数书令之前去往何处?”龙都令盯着眼前的陶然,心中却充满了杀伐之心。
正所谓是人就会犯错,犯错就会受罚,而倘若一个人永远也不会犯错,那么这个人就会被孤立,最终被清洗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陶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陶然无心王道之路,一门心思专研学问,这样的人向来为龙都令、汪清璇等人所不待见,却又因为他一直保持中庸之道,而不曾留下把柄示人,以至于这根芒刺始终在背,却一直得不到根除。
而倘若说陶然突然犯了错,那时候无论是礼都令汪清璇想要办他,还是龙都令出手,都不会引起其他人的异议。
“我出门购置了一批文房四宝,如果龙都令想要的话,我会为都令挑选一批。”
陶然说话之余,还不忘拿出之前回来时再街市上购买的狼毫,做工精湛,不愧名家手笔。
然而,龙都令却对陶然手中事物看也不见,顿时冷哼一声,随即大喝道,“来人,把数书令给我拿下!”
几名儒生从内堂出来,眼见和龙都令对峙之人竟然是陶然的时候,不由得面面相觑,不敢上前。
毕竟,对阴谋家来说,立身中正、从不偏私的人是为异类和变数,但是对于下面的人来说,有如此一位和蔼可亲,且待他们宛如父子一般的书令却是一种福气。
“怎么,听不懂我的话吗?”龙都令看看左右儒生,展现出几分王霸姿态。
而陶然见状,却心知自己劫数已到,只是当此危难时刻,他却仍旧从容,只是淡淡的问道,“不知在下所犯何事?”
“哼,就让你死个明白,你前脚离开天外书香,后脚便私自前往夔山,与那早已被纯阳尊者逐出师门的天霖馆弃徒陆卓羽私下会面,正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此无视王法,胆大包天,论罪当斩!”
听了龙都令这一番一正言辞的话语,陶然长叹一声,随即闭上眼睛,而左右儒生眼见他已经放弃了抵抗,此时也不再犹豫,纷纷上前用绳索将其绑缚起来,监押在狱,等待诸葛玄离回来后再三司会审。
身处牢狱之中的陶然不为所动,仍旧还是每日读书写字,和他在书院时情景并无区别,而这一天,他刚挥笔就墨洋洋洒洒的写下一幅诗篇后,外面的牢门打开了。
陶然没有回头,无论是要提走并审理他,还是不审直接问斩,对他而言,寄托此身于诗词之中,早已无憾。
而且,他已经将消息传达给了陆卓羽,也算是了却了当初张弼将那正一经赠送给他之情。
那本正一经他早已烧成了灰烬,而其中内容也早已铭刻在了他的心里。
他仍旧记得,自己当初秉烛夜读时那种狂喜之情,尤其是在读到那首经典的《正一赋义》时还曾一度热血沸腾。
而如今,在他将要离开人世之前,不由得心生一念,随即朗声吟唱道。
守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和。
至诚宣玉典,忠正演金科。
冲汉通元蕴,高宏鼎大罗。
三山愈兴振,福海涌洪波。
穹窿扬妙法,寰宇证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