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话,倒是不用,不止木子轩可以大咧咧的居住在酒楼里边,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沿街叫卖的货郎也是正式地出现了。
路边是不是会有一些行脚货商把自己要售卖的东西比如干果还有香料什么的摆放在货架或者地上进行售卖。
一路走来,木子轩看的是目不暇接,当然作为大吃货帝国的合格国民,木子轩也是不减其吃货本性。
但凡是路过一些做熟食的比如烧鹅烧鸭以及各色茶点的小摊,木子轩总要停下脚来品尝一番。
其中最让木子轩感到欣喜的就是一些冷饮糖水之类的了,尤其是一位年长的婆婆售卖的椰子酒还有甜豆沙,以后一定要带着狄青儿再来一趟。
只可惜老婆婆并没有搭理木子轩的招揽,要不然说不定以后木子轩的仙鹤楼就能多出一个售卖糖水饮料的人了。
大宋的酒楼内部售卖物品的并不只是主人家一个,就比如《水浒传》里边也提到过有那种腰系青布的妇人跨着篮子售卖一些干果饮料。
正常来看,一个合格的酒楼里边必然是有这一类人的,有负责串场热闹气氛照顾客人的茶博士。
有在酒楼里边支场子说书的说书先生,也有不呼自来,在桌子旁边吹弹唱歌讨点赏钱的,还有敬献醒酒的果子,香药的。
总之林林种种为数不少,以前仙鹤楼里边也有这类人,前身的记忆里边还有他小时候缠着一个说书人听故事的情景。
只是自从木子轩穿越过来的时候就一个也没有见着,想来是见到原主人去世觉得酒楼不久就要破败了吧。
木子轩本人是很想再招揽上一批人的,他现在也没有心力去酿酒或者制作一些饮料给店里的客人。
就是泡茶也得等到酒楼里边的事情基本忙完了之后,才能慢慢依照系统传输给自己的潮州功夫茶的规格系统设计。
所以说这零零碎碎的结合下来,仙鹤楼里边到现在居然也没有一个奉茶饮酒的地方,简直辜负酒楼的名字。
不过现在的话,仙鹤楼名声不显,木子轩就算磨破了嘴皮子也没有人会主动上门,也只能等酒楼名气打出去了再看有没有人上门吧。
不去纠结那售卖糖水的老妇人,木子轩带着明月继续往城东的地方走着。
狄青给他推荐的那个银匠恰好住在汴梁城东市附近的常乐坊也就是春明门附近。
这一路过去基本要横穿整个汴梁城,依着他们俩人的脚力,基本走过去也就日头偏西了。
木子轩这次过去也就是混个脸熟,也没想着一次就把事儿给定下了,毕竟货比三家嘛!
就算听狄青的没错,那也不能跟铁头娃一样拿着银子就过去说打造银器吧,木老板可不是铁憨憨。
一路溜达一路逛,明月可没有想到这次陪掌柜的出来办事还有这福利,吃的嘴巴都没有停下来。
原本还有些嫉妒清风替老板跑了个腿就收到5两银子的打赏,这会儿倒是心态平衡不少。
木子轩可不知道身后的店员还在比较谁赚到的多一点,眼看着路边的酒楼里边人声鼎沸的模样想也不想地就迈步进去凑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