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在我汴梁宫城下居然还有木家子这样的巧手,能将包子做的如此精致美味,想来古之易牙也不过如此了吧。”
木子轩急忙躬身称谢道:“官家谬赞,小子不过是效仿祖宗之法糊口而已,当不得官家如此称赞。”
见木子轩这般宠辱不惊,赵祯更是满意,抚手大赞道:“好!年纪轻轻便能有如此心性,殊为难得,该赏的!”
翻遍全身发现居然没有带钱,纵是天下之主的宋仁宗也不由得羞红了脸,正准备说几句场面话应付过去随后派人补上。
那赵曙已经极为上道的主动迎上去,将一锭约有十两重的金子塞入木子轩手中。
“木兄,多日不见,你这酒楼更胜往昔,父皇有命,儿臣效其劳,足金十两权当贺仪,望木兄万万不要推辞。”
他知道木子轩宁折不弯的性子,这些日子一来,在仙鹤楼这边饮宴的权贵也不少,也不是没有人给过赏银,但木子轩统统分文不取。
用木子轩的话来说,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想要赚取钱粮从不靠他人施舍,全凭手中厨艺,其他所得分文不取。
这么有性格的酒楼老板颇对那些个文人骚客的性子,因而他这仙鹤楼才会每每人满为患,即便这里的吃食比外界高出数倍。
味道如何倒在其次,大宋朝的文人最重风骨,木子轩一直以来保持的这股不与凡俗同流合污的高人作态才是真正吸引他们的原因。
大宋朝向来优待文人,老赵家将自己家的气运和满朝士大夫的文气牵连在一起,就注定了这个国家最为看重人的气质和风姿。
虽然操持贱业,但能不为柴米油盐污了自己的文心,这些个文人骚客就打心眼里喜欢这个烹饪的一手好吃食的小子。
宋仁宗不是不知道木子轩的这个名头,不过他还是想借机考察一下此人究竟是不是人如其名。
木子轩眼神古怪地瞄了瞄一脸诚恳的赵曙和貌似专心品尝小笼包的赵祯,吕蒙正。
宋仁宗的来意他一时半会还猜不出来,帝王心术最是难懂,谁有那个闲心苦思冥想他的目的。
自己就是个普通厨子,就算因为豆浆的口味之争惹得群臣哗然,那充其量也就是个厨艺精湛的厨子,他没事一直试探自己作甚?
摇了摇脑袋,苦思无果的木子轩还是选择收下了赵曙手中的银子,伸手不打笑脸人,他能真的不给这仨人的面子?
“找死也不带这么楞的啊……”木子轩心里长叹道,只希望赶紧将这三人送走,皇帝不好惹,再好脾气的皇帝也不好惹!
这是木子轩来到大宋朝之后,悟出的第一条道理,再宽厚温和的皇帝也不是自己一个小虾米能够妄言菲薄的。
皇城脚下做生意,自己还是夹着尾巴做人比较好,把别人当傻瓜愚弄的人,终究会被人毫不留情地吞掉。
尤其是在面对皇帝的时候,更要小心,不过是一个豆浆的甜咸之争,就能为自己引来皇帝的注意,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