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主席乐呵呵的,他捧起酒杯,舒展双臂:“没办法,在能源再生这方面,我才是行家。卓女士的过往虽然没人能查到。不过我看她的行事风格变知道,她那是学院派培养出来的商人。她的做法都是跟课本上教的那样。今天该怎么做,下一步该怎么做,完全就是教科书上的套路。她说得好听,就是有商人气质,说得难听,就是个只会背书的书呆子。现在做商业,不能只盯着数据,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儿。”
布莱尔也找了个位置坐下:“我听说陈主席以前是学生物工程的,想必然你现在还是很怀念那段日子吧。我看你最近都在赶一个项目。”
陈主席最近在忙着搞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项目,他所挑的地方很适合发展风力能源。只是那块地刚好也被卓女士相中,两家都在明争暗斗,谁也不让谁。他们两家吵得厉害,杂志和喜欢吃瓜的群众就乐了。这么大的新闻,确实够很多人说上好几天了。
陈主席倒也不在意,他还特意显露出怯弱的样子。公开说出他斗不过卓女士,是卓女士的手下败将,不过,现在还没到最后,结果是什么,还没人知道。
布莱尔最近手头上有一个项目,刚好适合陈主席,陈主席今晚特意把DEJONG和布莱尔找过来,就是为了这个项目的。
布莱尔进入状态,没有了刚才的吊儿郎当:“我觉得这个项目并不一定是商人能拿到。有可能是一些名不经传的小公司,甚至是个人拿下。”
陈主席不太了解他们当地的情况,便问了几句。
布莱尔也不吝啬,大方把近期的情况说出来:“这种偏科研的项目,与收购地产不一样。收购地产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才可以,但在技术方面,还需要口碑。我们那儿有几个小团队发明家,虽然知名度不高,资金也没多少,但他们有自己的强项,他们有的是专门高风力研究,有人已经搞了几十年了。单凭经验,他们胜算很大。”
DEJONG又说道:“那么你们当地的企业不会出手吗?”
布莱尔夸张地耸了耸肩:”这很难搞的,只要这群人不离开我们这个地区,谁也没法子搞定他们。“
陈主席忍不住说了句:”看来有时候钱也不是万能的。“
布莱尔看向陈主席:”你们那儿如果真的有好的地方,当地政府也有好的政策,想引进也不是太大的问题,但你要发点心思。“
陈主席点头:”所以我今晚特意把DEJONG先生也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