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好友一示意,几位蒙着面纱的乐姬依次坐好,主位是一个身材窈窕的女子。
她双髻如弯月,一张粉色的面纱遮住半张脸,露出一双洇水眸子,睫毛浓密,额间一点朱砂。
手臂丰腴凝蜡,五指圆润饱满,粉色的指尖摁着弦。
头颅低弯,露出一截白皙的脖子。
轻挑试音,随后手指快速跳动起来。身旁几个女子也十分有技巧地和她融合。
琵琶快如急雨,转眼打落青瓦,发出美妙的促音,慢如檐水,敲灯落棋间凝聚成珠悄然滑落。
赵闻玉初听不以为然,只是慢慢的,琵琶声中似诉平生不得志的哀愁一下子吸引了他。
他是懂音乐的,琵琶声中跌宕起伏,从讲述一个女子从人人追捧的世家女到不得不得屈身逢迎的风尘女子,声随情感而变。
赵闻玉在琵琶声中,好像已经看见了女子曾经的花团锦簇笑语嫣然,后来的家道中落黯然垂泪。
她的痛苦,她的悲凉,她的无奈一点点侵染他的心,他想到了与心上人的分别不由地感同身受。
神情暗淡。
低低泣诉后,音乐转而清和,宛如见过了世间百态,心如凉水。
在凡尘侵扰中,下一场小雨,淅淅沥沥。心静之人与知己倚窗剪烛,共同讨论琴棋书画。
人生最大开解,莫过如此。
琵琶声渐停,厢房内寂静无声,几位好友盯着她们,一同发出激烈的掌声。
躲在另一个屋子听的沈鸢差点也想鼓掌,幸好赵凛及时制止了她。
只听到那头的赵闻玉沉默了一会儿,他视线落到中间戴着面纱的女子脸上。
一双和心上人神似的眸子留住了他的目光。
“你可否把面纱摘下?”
见他开了口,好友终于放下了心。
女子莞尔低头,撩开挂在脸上的面纱,一张水出芙蓉的面孔呈现在大家面前。
屋内所有人眼神凝滞了一瞬。
像,像了那位。
仅仅面容有五分。
娇柔的脸庞,两道弯弯的眉毛,一双含水黑眸,小巧玲珑的鼻子,枣红的小嘴。
重要的是她一低头便娇不胜风的模样,像极了他们平时看到的沈二姑娘有的气质。
“这……?”其他两位不解其意,心里想莫不是看赵闻玉失意想着来几个菀菀类卿转移注意力?
好友笑笑,“这位名叫莺莺,曾是江南大户人家的姑娘,只不过世事无常家里遭了事,如今才沦落这地步。”
“其实,莺莺姑娘自小习琴,她琴艺不错,对声名远扬的闻玉崇拜不已,一直想拜访,可又苦于无门,前几天得知我欲求一乐开解友人,便毛遂自荐来一解其忧。闻玉,你听了有没有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