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此同时,晨耕还颁发了终末之城不多的法令之一——彻底取消民间禁止持有土豆的禁令。
土豆是一种好东西,产量大,能饱肚,在一些无法种植庄稼的地方就能种植。而更重要的是,在晨耕一系列对土豆推广的骚操作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土豆的价值以及种植技巧。
先是种上土豆,然后重新划分田地,等待着寒冬过去春天的到来播种庄稼。
而摆在晨耕面前的一个难题是,终末之城的粮仓里的粮食,可能无法帮助终末之城的灾民们过冬,并且活过下一年庄稼的收获。
怎么办?
只能去澜城看看情况了,两座城市因为两位城主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互通许多有无。
澜城的粮仓在澜铃多年励精图治下自然是满当当的,但是澜城的人口更多,对周遭耕地的开发更为发达,哪怕是在占星术士的提前预警下尽可能的把所有人都鞭笞到澜城之中,但是洪灾所造成的损失依旧是让澜铃感觉到不安。
或许粮食够,但是三人心中确实没底。
粮食这玩意,自然是越多越好,灾民们一旦饿着了,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所以他们能够找到的现成粮食,恐怕只有鲸鱼了。
快速的组织人力物力重建一个小型的码头,那些因为漂浮在海上而躲过一劫的捕鲸船快速靠岸。
波蓝洋拥有了除却探索东海以外的任务,抓住一切能够抓住的鲸鱼,也不直接卖钱了,而是尽可能的把油脂,鲸鱼肉当作人民的粮食。
受灾的不只是澜城跟终末之城,哪怕是稍微远离龙江,并没有直接接壤龙江的支流城、红土城、干城和绿尾羽城,都多多少少的遭遇到洪涝的灾害。
或许是因为远离龙江的缘故,袭击这些城市的洪涝高度不足一米,但是却又因为没有提前得到警示的缘故,他们的损失远比澜城跟终末之城的严重。
作为税收主力的农民几乎死亡殆尽,而等待收获的庄稼更是直接一波带走。他们的耕牛,屋子,农具,也在这场末世浩劫之中消失不见。
还活着的,仅仅是洪灾发生之时留在城内的居民。
洪涝褪去,这些城市的城主们沮丧的发现,自己城市麾下的村庄们几乎毁灭大半,仅有少数位于高地的村子能够幸免于难。而这些仅存的村子,显然无法提供来年庞大的税收支出。
对于关心农民,城主们更关心邻城的现状,于是他们在洪水退却之后派出大量的侦察兵前往周遭城市打探情况。结果发现,也就是支流城,红土城,干城跟绿尾羽城四座城市损失惨重,而澜城跟终末之城居然开始缓缓的组织大量人手,开始恢复生产。
自己损失如此惨重,凭什么澜城跟终末之城能够保留大部分人口,并且在灾后能够顺畅的组织生产?
啊......不对,龙战士的龙威当然是不可触怒,但是,如果他们对澜铃跟晨耕的述求仅仅是要求他们返还自己的子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