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柳旭紧赶慢赶终于把该对的账册全部对完,浑身疲惫不堪,便走到院子里活动活动手脚。她使劲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一抬头发现院子里栽着一棵柿子树,上面零星挂着几个红彤彤的小柿子,像小灯笼一样十分惹人喜爱,顿时起了兴致,在树下转来转去,想着摘下几个解解馋。
杨珞这时也出了屋子,见柳旭像小狗画地盘似的围着树转圈,不由笑道:“你这是在干什么?”
柳旭回头望向杨珞,眼睛亮晶晶的,伸手一指树上的红柿子说道:“你看,是柿子,快去拿架梯子来,我要上树。”
杨珞不由自主地看向她的腿,眼神一暗,到底还是留了些遗憾,不过在看到她此时笑颜如花的面容后那一丝的忧虑转瞬又被他抛之脑后,笑吟吟地说道:“何须用梯子?我托着你就行了。”
说完,杨珞走到树下,半蹲在柳旭面前,双手交叉示意柳旭踩上来,柳旭二话不说,膝盖跪在杨珞的手掌上,抱着他的脖颈半挂半靠在他身上。随后杨珞站起身来,柳旭探出身子,伸长了手臂去抓那挂在枝头上的果子,刚拿到手,随便往衣服上蹭了蹭就塞进了杨珞的嘴里,甜甜的汁液顺着喉咙直流进了心里。
柳旭摘柿子摘得兴高采烈,指挥着杨珞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向右,杨珞不知是体力不支还是故意逗弄柳旭,身子突然摇摇晃晃摆个不停,吓得柳旭尖叫出声,紧贴在杨珞身上不松手,等柳旭看到杨珞眼神中带着促狭的笑意,不禁撅起了嘴巴,抱怨道:“搞什么?吓我一大跳,我还以为是我太重了,你撑不住了。”
杨珞将柳旭又往上托了托,笑道:“就你这小身板,再来个十个八个都没问题。”
柳旭眉毛一挑:“当真?”
不等杨珞回答,双手勾住杨珞的脖子,整个身子使劲晃了起来。
杨珞被这突如其来的晃动吓了一大跳,紧张地叫道:“你别乱晃,当心掉下来。”手臂越发用力将柳旭往自己身上箍紧。
两人嘻嘻哈哈地笑闹着,没注意有人走进了院子,直到有人重重地咳了一声两人才察觉,扭头一看,发现是杨珞的母亲张老夫人带着杨沄站在门口。
两人即刻停止嬉闹,整了整衣服上前行礼。
张老夫人的目光在柳旭身上停留了很长时间,眼神中满是探究的意味,但最终还是一个字都没有多问由杨珞搀扶着进了书房。
待下人上了茶,杨珞先开口问道:“您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里?还带着沄哥,他平日里窝在书房可是哪里都不去的。”
张老夫人抿了口茶微微笑道:“刚过了年,这还没出正月呢,用功也不急在这一时,张弛有度才能事半功倍,这话也是说给你听的,这几日你总是早出晚归的,生意固然要紧也要当心身子。”
杨珞点点头应道:“孩儿明白,您不用替我操心。”
张老夫人闻言叹了口气:“我也不想操心,可你都过而立之年了,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你到底想怎么样?刚才在门口,我瞧着你跟那丫头有说有笑的,我可是好多年没见你脸上露过笑模样了,你要是真心喜欢,只要那丫头身家清白,明媒正娶迎进府就是了,什么门第身份都可以不计较。”
杨珞却是有些诧异,问道:“您怎么看出来那是个姑娘?”
张老夫人不以为然地说道:“我还没老眼昏花呢,是男是女还分不清楚?再说了,就你那喜洁的怪癖,若是个小子你肯这般亲亲热热的让人靠在你身上?”
杨珞讪讪笑着,耳根微微有些发红,张老夫人见他这副模样,心中的猜测更笃定几分,一想到困扰了她多年的一块心病马上就要痊愈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嘴角不自觉地也带上了几分笑意,和颜悦色地问道:“果然是那丫头?这次可是你自己选定的人,可不许再诓我,那就抓紧时间把事情操办起来。你打算请谁做媒人?何时去提亲啊?这事宜早不宜迟,我瞧着知府孙夫人是个能干的,与咱们家也有些交情,不如请了她去走这一趟?端午……有些来不及了,不如中秋的时候把事情办了吧?”
杨珞有些错愕,怎么老太太比自己还着急?名字、年龄、籍贯、家中人口什么都没问呢,这就要请了媒人去提亲了?赶紧劝道:“知道您心急,可也不至于急成这样吧?”
张老夫人横了他一眼,不满地说道:“还不急?我都盼了多少年了才盼到你点头,你还想拖到什么时候?难不成你又想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