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烽火之铁血雄师 > 165.第165章 成军,授勋,毕业与授旗

165.第165章 成军,授勋,毕业与授旗(1 / 2)

 推荐阅读: [娱乐圈]穿进假想结婚综艺后 与顶流参加离婚综艺后,我爆红了 烟雨楼 我靠水异能在星际暴富了 EXO:致命占有 登科 最强暴君,开局召唤六剑奴 农家小福宝开挂了 云边咖啡馆 九泉之上,人劫地灵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第165章 成军,授勋,毕业与授旗

何炜并没有过度关注城内舆论和百姓心态的变化,种子既然已经种下,那总归有发芽的时候,他只是让军需李有财在每天外出例行采买时给他捎回来几份报纸,顺便在买报纸的时候让他听听老百姓最近都在聊些什么。

果不其然,据李有财报告,老百姓谈论的话题几乎都和那天晚上他搞的袭击有关,而且绝大多数人都在谈论那张宣传单上的内容,李有财在买菜的时候还跟老百姓套了套近乎,攀谈了几句,这些老百姓的言谈之中几乎都满是对日军的恐惧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甚至有一些人表示了要尽早离开南京求一条生路,何炜得知后可是大喜过望,李有财去采买接触到的都是最普通的平民百姓,连这些最普通的百姓都想着要尽快逃离,说明自己写的宣传单,的确起到了威慑和制造恐慌的作用。

就连报纸也连续几天报道了那晚的袭击,按照正常的流程,出现了日军特务袭击必须由宪兵来处理,宪兵司令部也很适时的公布的调查结果,而且速度奇快,袭击过后不到两天,宪兵司令部即出了通报。

按照这份通报显示,宪兵司令部通过对敌军遗留下来的各种武器弹药和弹片残片进行鉴定,可以得出这些袭击者使用的全部都是日军的制式武器,而根据当晚听见袭击者喊话的百姓呈报的内容来推断,这些搞袭击的人说的全是日语和带着日语口音的蹩脚中国话。

据此可以判断,这些袭击者正是大股的日军特工,宣传单也是这些搞袭击的日军所散发。

很多人都在为宪兵如此高的工作和侦破效率而啧啧称奇,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宪兵连个毛都没有调查,那些被当做重要证据调查的日军武器弹药就是宪兵仓库里面的东西,根本就用不着调查,甚至那些宣传单都是宪兵司令部的印刷所所印制,就连到底是谁搞的破坏,宪兵部队其实都门清。

发布这么一个通报,一个是职责所在,另外也是宪兵部队想把这件事情的影响力扩大,把动静搞的更大些,而发了通报后,宪兵部队的高级军官们似乎还嫌不够,干脆又把整个调查的详细过程刊登在了报纸上,还怒斥了日军宣传单上的种种暴虐行为,一时间闹得可谓是满城风雨。

何炜可太清楚宪兵为什么要这么干了,此事造成的影响越大,百姓就越怕,百姓越怕就越想跑,跑的人越多,卖船票赚的钱也就越多。

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何炜自然是乐得看到这种情况出现,多跑一个就能多救出一个人,而他的特务营,也就在此事不断发酵时悄然成军。

时间来到了一九三七年的十月三十日,在中央军校的操场上,特务营全体列队于操场中央,全营按照步兵第一连,步兵第二连,步兵第三连,炮兵连,通信排,特务排,辎重排的顺序依次排列,全营一千多名官兵精神抖擞的站立在操场中央。

每一名士兵都头戴崭新的德国造m35钢盔,脚穿全新的胶鞋,身着厚实的灰色衣裤军服,佩戴着新制军衔领章,更为亮眼的,是士兵们上半身所披挂的新式战术背心。

这种战术背心和国军以往五大绑式的装具不同,由于何炜在设计时采取了后世一体化战术背心的概念,士兵身上所要携带的各种装具杂物,全部被集中于这件背心之上。

国军的旧式装具,士兵的子弹带是斜跨式的子弹带,手榴弹带是挂在胸前的双联装手榴弹袋,刺刀则是装在刺刀鞘然后挂在皮带上,水壶,防毒面具袋和装杂物的跨包以及干粮袋自不必说,全都各自独立,各自披挂,士兵要携带这些装备,必须一个接着一个的将其挎在肩上,麻烦且十分影响战术动作。

而何炜设计的这种战术背心,则尽可能的将全部功能都集中在背心上,以步枪兵配发的战术背心为例,背心正面是两排子弹包,每排子弹包由六格分开的小子弹包组成,每个小子弹包可以容纳两排十颗七点九二毫米步枪弹,两排子弹包总计可以携带一百二十发七点九二毫米步枪弹。

在战术背心的右侧腰部位置,配有一个五联装的手榴弹袋,可携带五颗巩造长柄手榴弹。

在手榴弹袋旁边是刺刀携行袋,可以直接容下带着刺刀鞘的步枪刺刀,而在战术背心的左侧腰部位置,则分别是水壶携行袋和防毒面具包以及可以盛放口粮,饭盒和杂物的杂物包。

在战术背心的两侧肩带下方,还各有一个圆形的全包式手榴弹袋,既可以装手榴弹,也可以装发烟筒,而在战术背心的后面,则配置有一个斜背式的器材包,可以用来携带诸如工兵铲,十字镐,手斧,钳子,铁丝剪等各种工作器具。

除去这些带有功能性的容纳包,在战术背心的前后还缝有十几个小型扣带,这也是何炜特意射击的隐蔽用扣带,在需要隐蔽时,可以直接将树枝穿入这些扣带,以完成快速隐蔽伪装动作。

而机关枪手,轻机枪手和装备手枪的军官战术背心也大同小异,无非是机关枪手和轻机关枪手的战术背心将步枪兵战术背心的横向子弹包改为容纳机关枪和轻机枪弹匣的弹匣包而已。

总体而言,这一战术背心的装备大大的增加了士兵日常战术勤务的便利性,只要一穿一脱便可以实现身上全部装备装具的穿脱,所有战术背心都以军绿色的优质厚帆布制作而成,坚固耐用且具有隐蔽性,大大提高了官兵们日常勤务和战术动作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三个步兵连各自排成四列横队,以三个步兵排在前,机枪排在后的次序列队,这次成军典礼,为了体现部队的威严,何炜下令所有步枪兵步枪上刺刀,各个班排的轻机枪和通用机枪全部放在队列前方。

在整齐的队列前方,是一排排的比利时造fnd轻机枪和苏罗通mg30式通用机枪,黝黑的机枪和步枪兵手中雪亮的刺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股肃杀与威严油然而生。

在三个步兵连的身旁是陈信生的炮兵连,两个迫击炮排的四门法国造布朗德八十一毫米迫击炮,以及平射炮排装备的两门奥地利造四十七毫米平时炮并行排成一排,在这些火炮的侧后,是十四辆炮兵连的三轮摩托车。

特务营炮兵连的炮兵火力不可谓不强大,就在昨天,布朗德八十一毫米迫击炮的弹药才陆续运到,新补充的这批炮弹全部都是法国原厂炮弹,何炜迫不及待的拉着陈信生组织了几次试射,射击的结果令人十分满意。

补充来的迫击炮弹主要分为轻型钢壳弹和重型钢壳弹两种,在使用重量三公斤有余的轻型钢壳弹射击时,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三千多米,其炮弹威力相当于法国陆军装备七十五毫米山炮,杀伤半径约为三十米,如果采用重量六公斤多的重型钢壳弹射击,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一千五百米左右,杀伤半径可以达到四十米左右,其实际威力相当于法国陆军的一百零五毫米火炮。

最让何炜感到爽快的还是布朗德迫击炮配用的两用式迫击炮弹引信,这种两用式迫击炮弹引信可以随时在瞬发和延期两种模式间转换,何炜为了实验这种迫击炮的威力,特意叫人构筑了一个土木掩体,然后叫人用配备了延期信管和重型钢壳弹的布朗德迫击炮轰击,结果一炮上去就给掩体炸塌了,而其射击精度也颇令人满意,射击距离之公算误差仅仅为射距二百分之一,方向之公算误差为射程的四百分之一。

这种迫击炮,堪称是利器!

炮兵连平射炮排的奥地利平射炮自不必多说,何炜手中有这四门迫击炮和两门平射炮组成的炮兵连,底气足的很,碰上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何炜敢说能压着鬼子打,就是碰到了一个鬼子的步兵联队,他也敢打包票和他们拼个有来有回。

炮兵连身侧则是特务营的几个直属排,通信排,特务排,辎重排,依次排列,靠在步兵连边上的是通信排,通信排的少尉排长孙希圣看到几个战斗联队又是枪又是炮的,威风无比,也不甘于被人比下去。

于是,孙希圣带着通信排全排,先是在队列中把分给他们的几辆三轮摩托车整齐排列,而后通信排的士兵们背着,抬着全部的技术装备,整齐的列队在车后,二十门军用电话交换机,电话桌机,皮盒话机,络车,皮囊,悬线杆,试电表,无线电台,全都保养的无比整洁干净,士兵们挺起胸脯,精气神丝毫不弱与战斗连队的官兵,步机枪火炮是战斗连队官兵的武器,而他们的武器,就是这些通信器材。

过了通信排,则是杨彪的营部直属特务排,新任的少尉排长杨彪站在队列最前方,后面是三个步兵班和一个机枪班,特务排的官兵绝大部分都是原第六连的老兵,又补充进了一些战斗素质较高的新补充兵,其火力配备完全倾向于近战火力,全排装备的只有机关枪,驳壳枪和机枪,他们将是何炜手中的一张王牌,在危急关头,他们将以无比炽热的密集近战火力给予日军致命的打击。

在队列的最侧翼,中尉军需李有财和新成立的辎重排准尉排长葛贵财站在一起,身后是五十多名辎重排的弟兄,这些辎重排的士兵都是新来补充兵中不适合第一线战斗岗位的弟兄,有年过四旬的年迈着,还有十三四岁的小孩子。

国军目前并没有所谓的定期退伍退役制度,一名精壮的士兵,只要在队伍中,理论上就无法主动退伍,只有当士兵干到老弱或者病残之后,才有可能领一笔钱离开队伍,除此之外,想要离开队伍就只能当逃兵。

何炜并没有把这些老兵赶出部队,而是无论什么情况全部留用,组建了这个辎重排,辎重排的士兵们,前胸和后备全都背着专用的辎重背具,手里拿着扁担和大筐,排长自然是由德高望重的老班长葛贵财来担任,在战时,他们将是特务营极其重要的后勤保障单位。

操场上,并非只有何炜的特务营,和特务营并列的,还有六百多名军校学生,这些学生全都是黄埔军校第十一期二总队的学生,今天不但是特务营的成军典礼,也是军校十一期第二总队学生的毕业典礼,当然,也是何炜的授勋典礼。

六百多名身穿呢子军服,头戴德国钢盔,腰挂中正剑的军校生站成了整齐的队列,虽然很多人都面容稚嫩,但是他们的眼神却无比坚毅,今天一毕业,明日他们就将奔赴前线各部队。

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都被分配到了淞沪前线的各个野战部队,等待着他们的,将是血与火的洗礼,这些即将毕业的黄埔生们,没有惧怕,没有忐忑,很多人甚至都在憋着一股劲儿,因为他们的同期同学,现在的城防特务营营长何炜已经为他们做出了最好的表率,同期同学何炜靠着战功已经打出了个少校,这些即将挂上少尉军衔的新军官们的斗志又怎么能不被激发出来?

按照原先的计划,何部长将会在中央军校的大礼堂为何炜举行授勋仪式,可现在前线的战况急转直下,城内的治安又出了问题,一切从简,干脆把特务营的成军典礼,毕业典礼和授勋仪式一起给办了。

观礼台上,何部长坐在最中央,两边是中央军校的教育长陈继承将军和几名军校的高级干部。

何炜笔直的站在观礼台下方,向观礼台上的长官们敬礼后,快步跑向了自己的特务营。

“全体都有,枪上―――――肩!”

何炜洪亮的口令响彻了整个操场,全营官兵整齐划一的将步枪和机关枪扛在了肩上,顿时,刺刀如林,一排排雪白锃亮的刺刀被捷克造步枪顶到了半空中,在阳光下发出了异样的光芒。

“稍息!”

“立正!”

“稍息!”

“立正!”

来了两次稍息立正的动令后,何炜转过身去,跑回了观礼台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