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灵异小说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134章 新的一年,以试探开始

第134章 新的一年,以试探开始(1 / 1)

 推荐阅读: 乔若星 异常妹子见闻录 造化长生:我能具现无尽天赋 全职法师之魔法天赋 楚萤真千金重生 反派魔尊:女弟子都是冲师逆徒 小夫人一身反骨,大叔乖乖臣服 重生八十年代,开局上山狩猎 我当出马仙的这些年 绝世小神医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第134章新的一年,以试探开始 大明的年,只要没出正月,这年就算没过完。 不过,这百姓的年没过完,这官员的年是过完了。 初七一过,诸部开衙,但官员们却发现,这日子是真的难过哦。 度支司在毕自严的带领下,是连年都没过,彻夜查账,边查边让锦衣卫抓人。 凡是没自首的官员,正全家吃团圆饭呢,就让锦衣卫给抓到诏狱了。 度支司的账房先生,那都是满京城搜刮来的精英,凡是假账,在能进财库搜查的情况下,就没能躲得过他们的审查。 初八开始,京城菜市口就忙碌了起来。 一天四五个,天天都有大官被砍头,日日都有小吏被抄家。 而这轮京城查账,也让京城的官员们明白。 当皇帝的权力能出皇宫,当皇帝手中有了能用之人,这京城的官员,就是皇帝手中的一个臭虫,随手就能给捏死。 不过,此时朱由校的心思明显没有放在京中。 他的注意力,时刻都集中在锦衣卫传回的辽东情报上。 将手中的小旗帜插在奉集堡的位置上,朱由校摸着自己的下巴。 “建奴动起来了。” “蒲河所、抚顺都出现了建奴的小股试探。” 手指在舆图上摸着,熊廷弼放下另外一手中的暖炉,脸上的皱纹又深一分。 “这是声东击西,还是围点打援,亦或者试探性进攻?” 思索着传回的消息,熊廷弼考虑着建奴这波动作背后的含义。 夜不收传回的消息,抢劫朝鲜的建奴军队已经撤回了宽甸堡进行修整,大量的物资正在被通过山沟沟里的山道运输到萨尔浒。 可惜的是,数次大战之后,夜不收损失惨重,一直都没恢复,至今也无法摸清,建奴的主力集结在哪儿。 只得到一个模糊的结论:大量人手集结在萨尔浒。 但熊廷弼是个知兵的人,知道不能依人数来推算敌军主力。 特别是建奴这种游猎民族,脱离后勤也是能生存一段时间的。 如今,建奴只有三条路能走。 第一条,走铁岭,从蒲河所沿平原打沈阳。 第二条,走抚顺,出山区,沿浑河打沈阳。 第三条,走马根单堡,出山区,打奉集堡,上可截断沈阳退路,下可进沈阳。 打广宁? 呵呵,建奴要是这么选,他熊廷弼能笑死在辽东。 广宁又称辽左,在辽河以西,但辽沈可是在辽河以东啊。 当现在的东北是后世的东北啊,没有大规模修建道路,砍伐深林的情况下,一天能走出五十里,都算他建奴跑的快。 建奴要是敢这么做,熊廷弼以逸待劳,能把建奴按在路上活生生的给饿死。 能有这种想法,只能说写的时候连地图都不看。 大规模征战,不是鼠标一A就能攻的上去。 地形、军队规模、仆从军、粮道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豹韬卫一万人将要到广宁,这后路是不用担心被蒙古诸部给断了。” 辽东的明军和蒙古诸部的关系,不能说融洽相处吧,那也是时战时合。 这些人如果收了建奴的好处,出兵给他把广宁捅了,他这前线军心也是会受影响的。 “一万新军队守广宁,杨镐去了定辽右卫,我这边顶住建奴主力,耗都能耗死老奴。” 手指狠狠的点在萨尔浒的位置,熊廷弼满意的点了点头。 杨镐这个人,出战不足,但守城的能力还是有的。 “大人,京中传来的消息,陛下新设的辽东转运使杨嗣昌,通过海陆,要将十万石粮草运到辽河河口,预计五日后抵达,让我们的人前去接引。” 就在熊廷弼思考的正兴奋时,传令兵进来报告道。 “知道了。” 闻言,熊廷弼将眼前的舆图收起来,拿起笔写起了条子。 “传令给辽阳,让辽东巡抚孙承宗安排人手去接引吧。” “是!” 从萨尔浒开战后,山东诸州府就在通过海运往辽东运粮,如今设置了个辽东转运司,专门负责此事。 如今,新的一批粮草运输到辽东,他肩膀上的担子也是能轻些。 朝鲜请求大明出兵,护卫朝鲜的国书在手中拍动,朱由校向后靠在椅子上。 朝鲜什么的,他现在不想理会。 现在的朝鲜国主,是后来被废的光海君李珲,这个狗东西,在大明倾国之力,帮朝鲜抗击倭奴之后,居然敢在大明国力衰退期间,当骑墙派,搞不背明、不怒金的“中立外交”。 要不是实在腾不出手,朱由校都想把这个李珲弄到京城来给弄死。 丫的,萨尔浒之败出兵一万,屁的用处都没派上,见敌就跑。 “陛下,这国书要如何答复?” 看着脸色不好皇帝,孙如游小心的出声问道。 最近的京中反腐,他是没有搅和进去的,但求到他门上的人却是不少。 不过,孙如游并没有理会。 人如其名,孙如游就如同只游鱼一样,根本就不会轻易让人拿捏把柄。 历史上孙如游的去职,是因为天启亲自提拔孙如游入阁,但被群臣以不是廷推为由反对,导致孙如游在东林起势的情况下,连上十七封请辞奏章致仕。 不过现在的朱由校,做事根本就不可能听外臣的。 大明四品以上的官员,是皇帝说了算。 敢多哔哔,锦衣卫警告。 “怎么答复?不答复。” 闻言,朱由校将国书丢给孙如游,没好气的道。 “让朝鲜出兵并剿建奴,他们扣扣索索的出了一万,朕听说,这一万人还完好无损的让建奴给送回去了?” “完好无损到不至于。” 闻言,孙如游显然也对这个不听话的小弟很是不满意。 “但根据杨镐的奏报,朝鲜的损失恐怕不到五百人,顶多就是粮草都让建奴给抢走了。” “既然他们粮多,哪就让建奴去抢吧。” 闻言,朱由校冷笑一声站起来,看着大堂内的沙盘。 “夷人畏威而不怀德,当年倭国入侵朝鲜,我大明前后耗费了多少钱粮,出动了多少兵马,又有多少大好男儿命丧异乡。” “一朝有用,让他们出兵出粮,结果他们呢?整日就会哭穷。” “建奴既然要劫掠朝鲜,哪就让劫掠。” “不然,这些人就不知道谁是他们的爹。” “陛下明见。” 闻言,孙如游拱手拍着马屁。 大明自从国势衰减后,对于周边事务就陷入了一个不关心的状态。 不然也不会闹出当年的朝鲜战争,有人私下议和的事了。 没办法啊,地主家的余粮也不多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