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灵异小说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75章 开始着手整顿京营

第75章 开始着手整顿京营(1 / 1)

 推荐阅读: 乔若星 异常妹子见闻录 造化长生:我能具现无尽天赋 全职法师之魔法天赋 楚萤真千金重生 反派魔尊:女弟子都是冲师逆徒 小夫人一身反骨,大叔乖乖臣服 重生八十年代,开局上山狩猎 我当出马仙的这些年 绝世小神医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第75章开始着手整顿京营 傍晚时分,旧衙门内。 “锦衣卫清点的如何了?” 不知道从哪儿弄了身道袍穿在身上,朱由校COS起了世宗皇帝。 “回皇上,经臣查补,自神宗皇帝开放恩旨,许官员子弟恩荫为锦衣卫,时至今日,锦衣卫在册四万七千余人。” “人员构成。” 眉头狠狠的跳动了两下,朱由校问道。 “中、左、右、前、后五所外加驯象、屯田、马军三所,下辖御椅、扇手、擎盖、旛幢、斧钺、鸾舆、驯马、班剑、戈戟、弓矢十司,经臣查补,有三万一千余人。” “上中、上前、上后、上左、上右、中后六所,为如今锦衣卫精锐所在,现共有五千余人,多为善于审讯、侦查之人。” “经历司与南北镇抚司共有一万六千人,经历司负责收发、撰写公文,南镇抚司提典锦衣卫法纪、军纠,北镇抚司负责侦查谋反大案。” “除掉那些酒囊饭袋呢?” 眉毛抽动,朱由校有种想骂娘的冲动。 锦衣卫这种特务机构,是怎么冗员到这种程度的。 “除掉酒囊饭袋。。。” 闻言,许显纯的表情有些尴尬。 “除了负责皇上仪仗的五千人外,尚有四千大汉将军、校尉、力士可用。另外锦衣卫各地密探,尚有两千人。” “不生气,不生气,不生气。” 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朱由校思索着如何改制。 “趁着朕让骆思恭去了辽东,你对锦衣卫进行整编,前八所进行整合,人员进行缩减,另立一个恩荫千户所,将屯田之事交给他们,把那些吃白食的都丢进去。” “主要侧重点在南北镇抚司、后六所,人员同样进行整顿,只保留能力出众之人,酒囊饭袋也丢到恩荫千户所去。” “锦衣卫,或者说以后的从龙卫,要成为一个军事机构,把屯田和废物都给朕丢出去。” “从今往后,锦衣卫分为三部分,恩荫千户所为一,仪仗之事与护卫御前为二,察查大案为三。” “恩荫千户所朕允许存在废物,但是后两者,你必须选出精锐之士填充,整编之后,朕要亲自验看。” “另外,编入恩荫所之人,优先挑选识字的,调到南海子来,朕要用” “臣遵旨。” 听着皇帝对于锦衣卫的安排,许显纯低头道。 “魏忠贤,你为东厂提督,从旁协助。” “奴婢遵旨。” 闻言,魏忠贤连忙一同躬身道。 “朕让伱查的,燕山前卫哗变之事,是哪儿来的乞丐?” “这。。” 听到皇帝的这个问题,许显纯顿时冷汗直流。 “回皇上,京城乞丐、流民太多,微臣实在是查不出来。” “查不出来?” 闻言,朱由校猛然睁开双眼。 “为何?” “回皇上,京城光是在东城兵马司登记在籍的乞丐,就有四千多人。五城兵马司总计,恐怕超过两万余人。” 在籍乞丐,就是丐户,这些人属于有编乞丐,游手好闲、不务正事、多为强横少壮之徒(身体不行的早死了),一手提着酒葫芦,沿街乞讨、索要酒食财物,人送外号,丐帮。 这些人,遇到强盗贼寇,就尾随而动, 当被官府抓获,讯问同伙之时,姓名不知,面目不识,其本人又分赃不多,或者就算分的多了,也很快就花出去了,难以追查,属于城市治理的一个顽疾。 而除了正式的在编乞丐,那就还有临时乞丐和流民,这些人或是因为天灾,或是因为人祸,失去土地,不怎么滴就进了京城。 正式乞丐好歹在官府还有个丐籍,有个主要活动区域。 而那些个临时乞丐和流民,你别说查了,就是嘎了死在哪个角落里,基本都没人知道。 而且,这些乞丐背后,往往就是那些个京城权贵。 他们在暗地里养着这些个无产之民,一旦有什么脏活儿,就交给这些人。 估计这次燕山前卫哗变,就是有人看皇帝在整兵,给皇帝作了个妖。 “此事暂且放下,朕让别人去处理,你们且去吧。” “是。” 闻言,魏忠贤和许显纯一拱手,共同退了出去。 待到两人离开后,朱由校放弃了盘腿练气,自己应该是没修道的天赋。 从床上站起来,踱步至中堂,朱由校问道。 “朕听说,京城对于朕开恩科的事,很是纷扰?” “回皇上。” 听到朱由校的话,刘时敏谨慎的看了一眼皇帝后,才道。 “京城中的士子都在议论,说皇上偏爱国子监太学生。” “同时,国子监的太学生们间也在议论,说朝廷此次开恩科,旨在选吏,所以很多太学生都不愿参与。” “哼。” 闻言,朱由校冷笑一声。 “国家养士两百余年,给了他们那么多的优待,就是为了能在需要之时,快速选出可用之材,不愿参与恩科?不知恩孝之徒。” “传诏国子监,不愿意参与此次恩科的,悉数逐出国子监,有功名在身的,剥去功名。” “奴婢遵旨。” 闻言,刘时敏连忙躬身道。 对于把不愿意参与恩科之人踹出国子监,朱由校一点儿犹豫都没有。 这些人属于害群之马,或者功利心太重的,没什么大用。 想都不用想,这些人肯定都是些高门、学阀子弟,或者在官场上有人的。 他们受着良好的教育,科举的难度对他们来说,比普通小民要低的多。 现在皇帝突然来了种不一样的科举方式,而且选的大部分都属于吏员,这些人当然不愿意了。 万一被选上,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不就白费了吗。 在刘时敏走后,朱由校起身走出旧衙门,看向已经列队的锦衣卫和传旨太监。 “都准备好了吗?” “回皇上,都准备好了,司礼监已经落印。” 王朝辅抱着浮尘上前,和朱由校道。 “那就开始吧。” “奴婢遵旨。” 闻言,王朝辅立刻转身对众人道。 “出发。” 随着王朝辅话音的落下,一队队锦衣卫与太监带着圣旨,纷纷上马,向着京城而去,进入五军都督府、兵部、京营宣读旨意。 与此同时,英国公张维贤、成国公朱纯臣亲自坐镇五城兵马司,全城戒严,除军兵外,任何人不得出门。 然后,在太监和锦衣卫的监督,或者说押送下,各营指挥使权力移交指挥同知,一些个什么都督、副都督全部到杨镐手下学习。 进入武略院后,杨镐手持圣旨,率三百精兵直接封锁武略院,连只苍蝇都不许飞出去。 这样,军中只留下了指挥俭事、同知,以及更下面的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职。 而后,随着又一批监军太监带着银粮而来,迅速将骚动安抚下去。 ps:写不动,今天就到这里,明天继续四章。另外新书名:朕的大明朕做主,感觉咋样。 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