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灵异小说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34章 方从哲教学生

第34章 方从哲教学生(1 / 1)

 推荐阅读: 乔若星 异常妹子见闻录 造化长生:我能具现无尽天赋 全职法师之魔法天赋 楚萤真千金重生 反派魔尊:女弟子都是冲师逆徒 小夫人一身反骨,大叔乖乖臣服 重生八十年代,开局上山狩猎 我当出马仙的这些年 绝世小神医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第34章方从哲教学生 “一朝天子一朝臣。” 文渊阁内,听着内阁中书对于杨涟被处理的事情的汇报,内阁首辅方从哲不由得感叹道。 新皇登基,万象更始。 这最先要变的,肯定就是京官了。 本来按照他的推测,这首先倒霉的肯定是他这个倒腾出个红丸案的内阁首辅来了。 结果呢? 皇宫大清洗,给皇帝开泻药的崔文升被划入魏朝同党杖毙了。 从新皇登基到今日,凡是上书弹劾于他或者提及到红丸案的奏章,都统统泥牛入海,悉数留中不发。 “本以为,新皇登基,我这个被连章弹劾的前朝老臣,是第一个致仕的。” 将手中的茶水放在身前的小桌上,方从哲不由和身前之人感叹道。 “结果,却不曾想刘一燝是第一个倒霉的。” “老师的意思是?” 听到方从哲的感慨,他的学生,齐党党魁亓诗教有些好奇的道。 “大明这个家,六部尚书能当,内阁辅臣能当,但终归,是要皇帝当家的。” 脸上写满了疲惫,没有正面回应亓诗教的问题,方从哲又拿起茶壶给自己满上一杯。 方从哲挥手示意哪内阁中书下去,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头,给亓诗教出了一个题。 “你觉得,皇上像我朝哪位先帝?” “这?” 听到方从哲的问题,亓诗教犹豫了一下,谨慎的说到。 “武庙?” “不,宪庙。” 对于这个弟子的资质有些失望,方从哲不由得摇了摇头。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东林党人对此毫无自觉,自以为在当年的国本之争时,立下了从龙之功,就能肆无忌惮,抨击君上,殊不知,这是取死之道啊。” “攀龙髯,是会死人的。” “老师是说,皇上对东林很是不满?” 稍微听出了方从哲话语之中的意思,亓诗教若有所思的问到。 “就如同惠世扬所说,我独相七载,妨碍贤良,祸害国家,骄横愚钝。” “却也不想想,我为何能做七年的首辅。” 从桌前站起,方从哲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站在窗户前,看着窗外的景色。 “《荀子·臣道》篇有言,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 “我是一谄顺之臣,所以才能在这首辅之位上一坐就是七年。” “皇帝要杀的人,你保不住。” “皇帝要保的人,你扳不倒。” “老师是说,皇上有主见,对朝政有自己的想法?” 听到方从哲说朱由校和明宪宗朱见深很像,亓诗教不由的说到。 “可是,他今岁才十五啊。” “伱还差的远啊。” 又叹了一口气,方从哲接着解释道。 “从皇上登基开始到现在,死了多少人了?” “魏朝因勾结外臣而被杖毙,皇上可有明说,他勾结何人了?” “冯顾二人仅因弹劾熊廷弼,就被下了诏狱,昨日锦衣卫将卷宗移交刑部,已经查实了两人受贿。而对于熊廷弼的弹劾,皇帝悉数留中不发,缘何?” “毕自严、袁可立、黄三善三人,被皇帝选为讲筵官,仅见皇帝一面,就官运亨通,入吏部、户部、都察院任事,缘何?” “孙承宗本为谕德,这讲筵之事,本应非他莫属,为何皇上让其去了辽东?” “还有那徐光启练兵之事。” 说着,方从哲看向了冷汗连连的亓诗教,继续道。 “神宗令徐光启练兵,却从未重视,今上登基不足五日,就令其领兵入驻南苑,自己也亲自去了南苑参与练兵,听说更是与士卒同食。” “有如此作为之人,你焉敢视之为一束发少年?” “学生惭愧。” 听到方从哲总结皇帝近些时候的所作所为,亓诗教脸上此时再也没有了之前对小皇帝的轻视。 “记住,万事,以为圣上排忧解难为主。” “哪东林那边?” “哼哼,我走之前,会安排的。” 闻言,方从哲冷笑了两声。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东林,死期不远矣。” 而与此同时,方从哲口中死期不远的东林在干什么呢? 嗯,东林在内讧。 入夜,韩爌府邸的大厅内,此时却是人头窜动。 韩爌满面寒霜的坐在主位上。 在他的下首,一群东林党人看似团结,却又泾渭分明的在议事。 以李三才为首,下面聚着阮大钺、魏大中等搞盐派,这些人的背后是江浙地区的大盐商。 以赵南星、高攀龙为首的心怀鬼胎派,这些人属于早就完成了原始积累,世代传家的江南大族。 以杨涟、左光斗为首的二愣子派,这些人的目标是肃清朝纲、驱逐奸党、再塑大明,这些人属于东林党的枪杆子,只要你说的他认同,哪你就是他的好兄弟。 再往下面,还有以钱谦益为首的后进派,这些人,在这个时间点上,在东林里还排不上字号,只是门下走狗罢了。 听着下面众人的争吵,韩爌脸色青一阵紫一阵,所有的人都没将他这个内阁辅臣放在眼里。 内阁大臣,说的好听点儿是内阁成员,说的难听点儿,起草圣旨的五品官儿罢了,谁在乎你啊? 在场的诸位东林领袖,那个不比他韩爌在清流中有威望? 一群人吵吵闹闹的嚷嚷了半响,才终于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事到如今,怎么办?” 抬起眼皮看了一眼下方的人,韩爌冷着一张脸道。 “如今皇上驾幸南苑,除了召见,轻易不见外臣,方从哲一阿谀之徒,如今别说是众正盈朝,能不能保住刘一燝都是个问题。” 历史终究是发生了改变。 历史上,万历四十八年到天启三年,东林的崛起,归根结底,是占了移宫案从龙之功的便宜,让天启皇帝轻信了他们。 现在,移宫案未生,新皇登基没弄的一地鸡毛,而天启在官员任命上又非常的谨慎,对于弹劾奏章悉数留中不发,根本不轻易增补官员。 不管是对东林还是他们眼中的“邪党”来说,这是最不愿看到的情形。 大明的印把子虽然没在皇帝的手上,但没皇帝点头,你就是想插人也没法插啊。 上书劝谏?悉数留中不发。 堵门?膝盖跪废很舒服? 现在内阁辅臣一老一囚一废,奏章批复基本都是按照皇帝的意思来。 朝臣们困住皇帝的武器是什么? 是笔,是纸,是奏本,说白了,就是用一个信息茧房笼罩在皇帝的周边,让皇帝失去同外面情况的真实了解。 这样,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糊弄皇帝了。 但小皇帝的处理方式就很过分。 我没法确定你的弹劾奏章是真的,哪我就不处理。 这种情况下,言官再多有个锤子用处? “先想办法把刘一燝弄出来。” “刘一燝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先让皇帝回宫。” 闻声,吏部侍郎赵南星出声呛道。 “皇帝住在南海子,手里有那支兵马,我担心再出一个武宗之事。” “再出一个武宗又如何,昔年武宗顽劣,不尚有杨廷和辅弼。” 赵南星话音刚落,坐在他对面的左光斗反驳道。 “如今,我等当弹劾方从哲,迎叶公回朝,有我等正人辅政,只要驱逐邪党,众正盈朝,自能规劝皇上。” “叶向高回来,就一定能做首辅吗?” 闻言,自知自己是没希望做首辅赵南星没好气的道。 “再说了,皇帝强势,做首辅有用吗?即便是坐到那个位子上了,还不是纸糊阁老,泥塑尚书!” “你!” “我觉得还是要先保住杨涟。” “怎么保?你也想让皇帝见识见识你的本事?” 大伙儿记得每天更新一定要看哦,追读数据对我很重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