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灵异小说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50章 新计划

第50章 新计划(1 / 1)

 推荐阅读: 符文之地:我真的什么都略懂一些 不正经御兽 天命卦师 海盗王权 豪门夫人马甲多 我!清理员!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天灾直播五百块怎么苟 斗罗:武魂锤石,无限叠加被动 炮灰女配悄悄内卷成神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第50章新计划 陈均委婉地表示了这个想法,林炬表示完全理解。 就是想少花钱装大B嘛。 这个简单,把已经是四手的新远一号乙一级火箭刷个涂装,装上新的二级火箭,随便发射个小玩意就行。 价格也便宜,只要回收成功,付出的成本不到500万,报价1000万呗。 这个价格完全在陈均的可接受范围内,1000万买一发火箭,就当宣发投入,简直太便宜了。 双方一拍即合,以新远一号乙的产能一个月就能交货,可以在过年前发射,也算给集团高层冲冲喜。 简单敲定合作,但林炬没送客,陈均也不急着走。 后者是想多看看新远航天,了解民营航天的运转。 林炬则想着怎么继续从南方汽车兜里掏钱。 现在的南方汽车牛啊,有销量有技术,有资金有人脉。 要是让他们购买新远的BMS,以后再加入到智能驾驶计划里,又能承担研究资金还不用担心打开市场。 抽半天时间陪陈均在不敏感区域瞎溜达了一圈,后者看着各种新奇的东西不断赞叹。 林炬假装不经意地说道: “现在国家好像在推广新能源汽车,南方汽车应该也有做吧。” “有,但是现在不是时候。”陈均看起来兴致缺缺: “现在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技术都不成熟,你看到那些吹牛皮的了?都是在骗补贴的,生产几十辆车就联合经销商伪造几万辆的交易,随便拿个七八亿的补贴到手。 真正做技术的没有,我们在研究,技术方面的人说了,电动汽车是个新的标准体系,现在还不如琢磨琢磨混动。” 陈均可能是比较高兴,给林炬讲了好几个现在行业内骗保骗补贴的例子,行内厂家一看就有猫腻,但神奇的是这些漏洞百出的操作还真就成功了。 林炬也是第一次了解到这么多隐秘,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路。 比亚蒂和苧德两家的电池技术还没有后来的性能,市场上也没有成熟的BMS系统,新能源汽车还处在生长期。 虽然陈均表示很多方面都不是时候,但实际上最大的问题还是新能源汽车的性能问题,以及后世倚仗的智能驾驶。 解决这两个问题,新能源汽车依然会不可阻挡地侵占传统市场份额。 而且现在入场还有先发优势,等到几年后群魔乱舞的时代,尤其是一众互联网公司带资本下场,电车技术进步飞快,传统厂商追赶起来都费力。 但现在林炬先把这些压在心里,他要等新远的BMS有了成果才好谈合作,现在先笼络关系。 潜在合作伙伴+1。 …… 从11月末到整个12月,在外界眼中新远总算消停下来了,再没有什么大新闻。 唯一对外披露的发射还没开始,新远购买了一艘拖船改成海上起降平台,现在才赶往南海准备进行海上火箭回收测试。 但事实上,这段时间新远宇航内部忙得飞起。 研发部正在一一梳理得到的系统技术,调整为具体的项目,修改火箭构型。 除此之外又要扩招100名员工,并且用升级卡对有潜力的进行技能提升。 由于到手了一大把新技术,为H1航天飞机准备的火箭新远二号基本上被推翻重来。 新的参数如下: 全箭直径6米,高度75米,采用二级火箭设计。 一级将安装7台22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外圈6台,中心1台,地面推力1540吨,二级安装一台50吨级液氧液氢发动机,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高达45吨,并且一级将设计为可回收。 甲烷发动机系列以M开头,主打低成本,M220是在系统的300吨级分级燃烧液氧甲烷发动机上简化而来,降低了重量和体积,使之能把7台塞进6米直径的箭体。 之所以选择甲烷机而不是煤油机,则是因为分级燃烧大推力甲烷机比K系列全流量煤油机技术更简单,生产更快。 研究院决定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完成研发,不可谓信心不足。 新远二号预计可回收次数将达到三十次,五次复用后每次发射成本将是一次性发射的30%,仅仅需要1.3亿,平均每公斤的发射成本不到4000元。 即使算上测控、转运等费用,也不会超过4200元。 而且这其中最大的成本是那台二级的氢氧火箭发动机,氢氧发动机和液氢燃料是真的贵。 新远三号则被改成了巨型火箭: 一级直径11米,二、三级直径也为11米,高度116米,采用三级火箭设计。 一级安装19台380吨级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从外圈向内以12+6+1的布局摆放,二级安装四台240吨级液氧液氢发动机H240,地面总推力73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70吨,月球轨道运力130吨,火星轨道运载能力60吨。 这是为登陆月球准备的火箭,同样可回收20次,但平均发射成本还是飙升到整整4亿元,三级火箭在登月时将替换为H2型航天飞机。 登月方案也有了草案,最大起飞重量100吨的H2空重只有40吨,登月版的货舱要增设生活舱和月面着陆器,总重控制在95吨左右,可以携带7名航天员。 这么重的航天飞机要完整飞过去再返回地球也是有代价的,传统发动机太消耗燃料不可行,它预计将安装一台单价预计超过3亿人民币的10吨级核热火箭发动机,非常节省燃料。 只能说有钱有技术的工程师们也开始放飞自我了,但林炬还是批准,因为后两者的研究计划都以两年为期限,有时间调整。 另外就是从90KN组合动力发动机上拆下来的涡扇部分,经过评估后认为可以发展出两种改型。 最佳改型是作为战斗机、轰炸机发动机,因为这台暂命名为XW-9的涡扇发动机,按照系统介绍是能推进飞行器飞到三万三千米高空,马赫数达到整整3.4。 单独拎出来做成小涵道比航发后,加力状态下推力高达13.9吨,推重比10.6,并且可持续40分钟,起飞重量40吨以下的战斗机使用它能轻松飞到3马赫。 第二种就是加大涵道比,以降低最大速度为代价,砍掉加力,作为科技或运输机发动机,单台推力15吨,耗油率0.52,在同级别中属于较为省油。 两种发动机的制造成本都在1500到2500万一台,而同等级发动机售价前者在500万美元左右,后者则在2000万美元以下,显然是利润极高。 BMS电池管理系统也已经修改出具原始方案,研究团队正在选择汽车平台,择机进行测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