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重生1988种田养娃 > 第100章 比谁都精明

第100章 比谁都精明(1 / 1)

 推荐阅读: 别惹我娘子 我开了一间精灵饲育屋 风流皇太子 江湖不过一把刀 后宫之华妃重生 足球:开局复制巅峰梅西属性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 绝世唐门之天命大反派 大夏天子 拍流浪地球我造太空电梯很合理吧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第100章比谁都精明 姜安诚把青苔平铺在光滑的石头上,一边挑拣出碎叶杂草,一边笑道:“可能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吧,只不过一种是长海里的,一种是长河里的。” 李胜利眼露一丝兴奋,“亦先生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不是很大,很辽阔,很漂亮?” 山里人对大海都有一种莫名的崇拜和向往。 亦伟民已经不止听人问过一次了,笑了笑:“嗯,大海很漂亮,一望无际,海鸥成群,渔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有生活的氛围,不过,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点,我们云城也半点儿不输。” 李胜利点点头,“有生之年一定得去看看大海。” 姜安诚重新把挑拣过后的青苔放入网兜里,笑道:“肯定会有机会的。” 现在交通还不方便,但进入九十年代后,火车客运飞机汽车便会高速发展。 人们的出行越来越顺畅,不仅能在国内天南地北地跑,国外也同样是。 但上辈子,姜安诚的自由都局限在了轮椅上。 稍微有钱一点儿了,又怕给孩子舔麻烦,也舍不得这么大的开销,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他们当地的民族旅游区。 他和孙妙兰都挺喜欢大海的,这辈子确实值得去一次,在大海边,看看日落,钓钓鱼,赶赶海,不留下遗憾。 把亦伟民扣下来的青苔草皮装好,他们返回家的路上,李胜利突然看着前边的林子说:“吃菠萝蜜吗?” 姜安诚笑道:“熟了吗?” “应该熟了,前两天我去看的时候,都挺大的了。” 菠萝蜜在他们村挺常见的,仅仅一棵树,就能挂果无数,每个都在十几斤以上。 这会儿菠萝蜜都在他们当地自产自销,他们就是搬出山里去,也卖不起好价格。 好几次菠萝蜜掉下来砸到人,嫌弃果树碍事,前几年,他们村还自发砍了不少。 菠萝蜜在现代,运到外地去,摇身一变,便成了大家吃不起的顶级水果。 但少有人知道,菠萝蜜除了果肉能吃,果丝和果核其实也能吃。 果丝扯下来撕成小条,清洗干净,用热水炒过,放些辣椒爆炒非常的香。 略带一点儿甜味,还有韧性。 果核煮过之后,吃起来粉粉糯糯的,和板栗的口感很像,炖排骨或者是放点儿糖炒,就能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小零食。 在他们当地,菠萝蜜有两种品种。 他们区别叫做干包菠萝蜜和湿包菠萝蜜。 单单从外表上,是看不出任何区别,他们区分的时候,会用手碰一碰,特别软能直接撕开的菠萝蜜,往往就是湿包菠萝蜜。 但也有例外,有些干包菠萝蜜熟大了,也能直接撕开。 亦伟民还没有亲自摘过菠萝蜜,之前看树上的菠萝蜜,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李胜利要摘菠萝蜜正中他下怀。 穿过灌木林,树木变得高大起来,一株从上到下,挂满巨果的干包菠萝蜜树出现在大家眼前。 李胜利指着树上的果子说:“看到菠萝蜜树就得小心点儿,下过雨之后,尤其爱掉果,没成熟的时候,不小心还能砸死人。” 亦伟民点头,指着树干上轻而易举就能够到的菠萝蜜问:“这个是不是还没有熟?” 菠萝蜜表皮还是青色的,一戳还硬硬的。 李胜利点头,又指了指上面说:“上面有熟的,雨水太多,你看都裂开了。” 亦伟民看去,就见一个约莫三四十斤的超大菠萝蜜裂开了一条巨大的口子,露出了金黄色诱人的果肉。 李胜利又道:“这种裂开的,口感淡淡的,吃起来绵绵的,要旁边那种外面泛黄,外壳微软的,甜度和熟度刚好。” 说完他便环抱菠萝蜜树,利落地爬上去,摘了一个巨大的菠萝蜜递给树下的姜安诚。 亦伟民盯着满树的菠萝蜜,疑惑问:“这么多,吃不完你们都怎么解决呢?” 李胜利笑了笑,“吃不完就喂鸡了,把它做成果干费时费力,投入还大,当地人都很少买的,应季的时候都吃够了。” 亦伟民露出一脸可惜,又听李胜利道:“前面还有榴莲蜜,榴莲的味道,菠萝蜜的口感,不知道亦先生吃过没有,感兴趣我们可以去摘一个。” 亦伟民点头,“好。” 走了没几步,一棵和菠萝蜜树差别不大的果树就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 相较于菠萝蜜,树上的榴莲果要小很多,它们像流星一样垂落在眼前,亦伟民轻松摘下一个。 果柄的果胶粘了他一手,姜安诚笑道:“没事,回去用油一撮就掉了。” 亦伟民摘下来的这个榴莲蜜已经完全熟了,外皮碰上去软软的。 姜安诚就像撕面包一样,单手将榴莲蜜掰开,浓郁的果香直冲大脑。 果肉咋一眼看上去和菠萝蜜也很像,仔细区别,就能看到榴莲蜜的果肉要更浑圆一些,更大一些,相较于干包榴莲蜜,有点儿黏黏的,能拉丝。 姜安诚扣起一块儿塞入口中,又甜又香,就是有点儿腻人。 他们小时候就吃腻了,长大后看菠萝蜜,还不如山间野果诱人。 亦伟民尝了尝,点头道:“很甜,纤维感十足。”也不说多喜欢的样子。 李胜利笑道:“亦先生回去的时候,可以给家里人带些尝尝稀奇。” “好。” 姜安诚到家的时候,帮他们修房子的人都已经来了。 除了少数偷奸耍滑的,大家来修房子都很卖力。 毕竟修好了房子,他们才能有其他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情。 他们忙碌着,姜安诚去厨房拿了一把菜刀,抹上油,划开菠萝蜜,喊大家一起吃。 大家伙儿一边吃,一边和姜安诚随口拉扯几家常,交流建房的一些事宜。 孙妙兰将反复清洗好的青苔铺平放在小簸箕中,拍打定型,才放到专门晾晒的架子上。 还没有晒干的青苔,已经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青苔饼了。 剩余的青苔,还能够她做个十几张。 李胜利对亦伟民介绍道:“晾晒好的青苔,在炭火上烘烤,抹点儿猪油,撒点盐就能直接包裹糯米食用,也可以把青苔捏碎了,在放油和香蒜辣椒一起爆炒。” 亦伟民饶有兴致地一一记下,他就喜欢感受这种别开生面的人文特色。 姜安诚结束和村民们的谈话,孙妙兰才抬头问姜安诚,“今天的杂菌子我给一起处理了?” 姜安诚看向亦伟民,“要吃菌锅子吗?要吃的话,现在就可以准备一下。” 野生菌火锅是每个云城人心中最地道的美味。 到了吃菌子的季节,不管是在外面吃,还是在家里吃,都必不可少一碗鲜美的菌汤。 姜安诚一提议,亦伟民果断赞同,“好!” 孙妙兰当即站起身,笑道:“那我去抓只土鸡,吃菌锅子的汤底,提前熬煮才够味儿。” 姜安诚摆摆手,“你整理一下菌子和食材吧,我去就行,来得及。” 孙妙兰笑道:“行,我手上也快忙活完了。”又看向亦伟民,热情地问:“有什么忌口吗?能不能吃辣?” “没有,我们都挺能吃辣的。” 姜安诚笑道:“别给他们吃中毒了就行,有毒性的菌子都别放了,以防万一。” “好,那我见手青都不放了。” 亦伟民还挺喜欢吃见手青的,怕大家心里有负担,想想还是算了。 孙妙兰一共晾晒了十八张青苔,现在日头大,过会儿就能收了。 她进到屋里,准备清洗新鲜的菌子。 姜安诚走进来看了几眼,又用手抓了一下簸箕里的菌子,“人多,这点儿菌子恐怕有点儿少。” 除了亦伟民和宋玲君宋雪瑶,他们还有八个保镖,总不能让人干看着。 李胜利和陈宇飞姑姑他们也都在。 孙妙兰想了想,“那我再去捡点儿。” 姜安诚摇头,“我去就行了,伱慢慢弄这些菌子。” “好嘛,那你去的时候,顺便找一下我们的母鸡。” “嗯。” 说完话,姜安诚在柴火堆里捡了两块松树皮。 孙妙兰疑惑问:“你捡树皮做什么?” 姜安诚笑了笑:“石斛不都长在树上和石头上,看看用松树皮能不能养活。”又问:“你把针线放哪里了?” 孙妙兰本就吃惊的眼睛,瞪得更大,也更可爱动人了,“你该不会是要把它缝上去吧?” 这种栽种办法,简直闻所未闻。 姜安诚逗她,“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你觉得呢?” 孙妙兰无语又忍不住想笑,“嗯,你可真是一个绝世大天才!” 姜安诚凑到孙妙兰耳边,笑得邪气,“你还不信?那我们打个赌如何,我要是种活了,你就” 他声线越来越低,孙妙兰脸色越来红,推开他,佯怪地瞪他一眼,“没个正行!” 姜安诚磨她,“赌不赌嘛.” 孙妙兰怕被人看见,勉为其难点点头,想快点儿打发他。 姜安诚转身吧唧一口亲她脸上,挑眉一笑,“不相信你老公,有你受的.” 孙妙兰轻拍他一下,就像小猫饶痒痒,姜安诚吓吓她,还想亲一口,又被她娇声底斥了一句。 姜安诚心肝都要被她凶化了,拿着手中的松树皮走出去,笑容越发洋溢。 他坐到小板凳上,从竹篓里取出几根石斛枝条,均匀地铺在松树皮上,又把青苔放在石斛周围铺平。 李胜利和亦伟民都一脸好奇,“石斛就这样种?” 姜安诚笑道:“嗯,这不就和石斛在野外的生长环境一样了嘛,吸收松木的养分,同样的气候条件下,应该能发芽。” 李胜利和亦伟民面面相觑,虽然说得有道理,但这样太简单了吧! 姜安诚扯出线条,要绑在树皮上的举动,让李胜利和亦伟民更加的惊讶。 他们感觉奇怪,又没有更好的栽种建议。 两块松树皮上各绑了五根枝条,姜安诚又看准家门口的荔枝树,将铁皮石斛绑在了荔枝树上。 李胜利惊愕,“这不是松树啊?” 姜安诚笑道:“其他树应该也可以吧,试试呗,野外就松树多,它不就只能在松树上繁衍嘛。” 为了扩大农民们的经济增收,在荔枝园区,龙眼园区搭配石斛种植,还一度成为经济增收的法宝,引得无数老百姓争先种植。 石斛种植的秘密不再是秘密之后,市场供大于求,价格直线下降,百姓们又陆续将种植的石斛全部拔掉了。 但也有部分百姓另辟蹊跷,转战花卉市场,石斛的美貌也为他们带来了惊人的财富。 石斛除了在树上生长,青苔覆盖的吸水石一样能茁壮生长。 姜安诚又随手在老院墙上钉了一株石斛。 石斛种好,姜安诚对亦伟民道:“我要去山上抓鸡,顺便再捡点儿菌子,村长,你先带亦先生回去休息吧。” 亦伟民刚从山上回来,又跟着姜安诚到处转了一圈,确实有些乏力了。 亦伟民和李胜利一走,大堂嫂的哥哥苗志堂就凑过来问:“安诚,刚才那男的就是你老板?好斯文有钱噢,手上还带戴着一块儿表,看起来像进口货。” 姜安诚点头,“你努力也能有。” 他立马就缠上来说,“那你就多提携提携我撒,我撒都能干!” 姜安诚看向面露殷切的村民们:“有机会,以后都有机会。” 亦伟民对松茸的关切程度,绝对不会放弃如此赚钱的买卖。 大家一块儿赚钱的日子,必定指日可待。 苗志堂还以为姜安诚是在敷衍大家,等姜安诚提着篮子上山后,才面露出一丝不屑。 连鲜花生意都不肯和村里人分享,不过是嘴上说得好听。 过去看着是个老实的,实际上比谁都精明。 也难怪明明是老幺,爹妈一个都不喜欢。 姜安诚并不知道苗志堂的腹诽,从竹林进山,沿途一直都在寻找他们家落跑的母鸡。 孙妙兰说母鸡每隔两天会出现回家吃饭,说明就在这附近,应该没有跑远。 走了一会儿,他突然在地上竹叶堆里看到一个鸡蛋。 姜安诚伸手捡起来,鸡蛋是空的,是个坏蛋。 估计母鸡应该就在这附近了。 还有人在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