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灵异小说 > 横刀十六国 > 第203章 北上

第203章 北上(1 / 1)

 推荐阅读: 木叶:这个宇智波不太对劲 参加恋综,这个小鲜肉过分接地气 团宠女配,改嫁短命鬼 LOL:如果要输,我上去帅一波 高武:开局简化金钟罩 高武三国:从五斗米教开始 纵横图 夺嫡模拟器,公主们都坏掉了 柯南,但是酒厂 穿越之玩转三国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第203章北上 常炜的到来,让李跃大为欣喜。 黑云山不缺猛将,却缺谋士文吏。 常炜学识渊博,见识不凡,可堪大用,黑云山正少他这样的人。 若能顺利救出他的家眷,肯定会对黑云山死心塌地。 李跃也曾招揽了几人,不是夸夸其谈的僧道,便是道貌岸然的名士,指点江山口若悬河,头头是道,而一听说李跃让他们先担任县吏,掉头就走。 这年头僧道绝非后世吃斋念佛的出家人,他们积极入仕,称霸一方。 汉末张鲁的五斗米教,发展到如今,声势越发浩大。 兖州士族虽然为自己所用,但毕竟是外人,他们也有自己的诉求和利益,可以借用他们的力量,但绝不能过度倚重。 两边之间更像是合作关系。 东汉、曹魏、西晋的覆灭,都跟士族豪强脱不了关系。 对他们,李跃既要借用,但更要防备。 相比之下,乞活军和流民则称心如意的多,流民最大的诉求就是一块安身之地,乞活军基本是自己的嫡系。 虽然南北分家,却依旧千丝万缕,将来攻略河北,肯定要从广宗乞活军入手。 “将军需属下去做什么?”杨略好奇的问道。 “当然是发挥你的特长,渗透、笼络,府库中金银钱帛,你可以随意调用,两年时间,广宗乞活军的心要向着我。” 杨略面露难色,举起断手,“属下恐难当大任。” 李跃笑道:“又不是让你去打打杀杀,我都不怕,你怕什么?事在人为,我会给你配一些精干人手,当然,如果你不愿去,我另寻他人。” 其实这事难度并不大。 已知的,就有董闰、祖寻,暗中心向黑云山的更不在少数。 而随着黑云山的不断壮大,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 杨略仍在犹豫。 李跃并不着急,如果他一口就答应了,说明不知其中深浅,去了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片刻之后,杨略脸上的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属下愿去!” “不愧是我黑云男儿!即日起,你为广宗校尉,负责广宗之事,谨记,凡事无需太露痕迹,顺势而为即可。”李跃知道他一定会答应的。 冲锋陷阵轮不到他这断手之人。 凭着昔日恩情留在亲卫之中,没有功勋,迟早被他人取代。 而一旦广宗之事成功,前途不可限量。 “属下请求张猪儿一同前去。”两人私下是拜把子的兄弟,有这等机会,自然不会忘记兄弟。 “此事你自己决定。”李跃伸了伸懒腰。 两天之后,薄武匆匆赶来。 听到北上广宗救常炜家眷,当即拍胸脯,“此事还不是小菜一碟?” 话说的太满,反而让人不放心。 薄武姬妾近日为他诞下一男婴,喜不自胜,整日酒不离手,人也晕晕乎乎的,这种状态去广宗,只怕好事也办成了坏事。 思索一番,对常炜道:“先生智略深远,熟悉广宗情势,还是有劳先生亲自走一遭。” “此为在下家事,当然在下亲自前去。”常炜拱手。 有他相随,李跃安心不少,又为他们安排了乔装成民夫的五百斥候随行。 出发之时,薄武忽然道:“还请都督为我儿取个响亮的名字。” 李跃想起辛氏姐妹肚中未出生的孩子,心中一暖,算算时间,也快要出生了,“薄兴如何?乃助我黑云山兴盛之意。” “哈哈,不错不错!”薄武扬起马鞭,向北而去…… 枋头。 南下的雷弱儿还未有消息传回,但邺城的密令就来了。 “陛下有口谕,若将军南下攻黑云山,事成之后,恢复雍秦都督,雍州刺史。”宦官尖着嗓门道。 蒲洪身后跟着蒲雄、吕婆楼、强汪、梁愣等人,而这几人站在一起,自有一股气势。 “雍秦都督,雍州刺史乃国家神器,既然封赏,为何收回?既然收回,为何暗中授予?”蒲洪一眼看出其中蹊跷。 黑云山如日中天,朝廷却要他去攻打,这不是借刀杀人吗? 这等拙劣的计策,一看就是出于冉闵、李农之手。 羯赵反复在雍秦都督上做文章,已经失去了信用。 宦官支支吾吾,“此、皆上、意也,将军莫非要抗命?” “上意?是石闵的意还是陛下的意?分明是出自石闵之手!莫非我大赵已归一养奴不成?”强汪勃然作色道。 连诏令都没有,谁敢信? 一个宦官自然顶不住他们这几人的气势,当场面色惨白,蒲洪一甩手,宦官顿作鸟兽散。 吕婆楼道:“近日颇多流言,言黑云山欲取关中,不知是真是假。” 蒲洪仰天而笑,“黑云军在中原为虎狼,若是入关中,则不如一犬尔!天下间能定关中者,唯我一人而已!” 十几年低调隐忍,如今下定决心,蒲洪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锋芒毕露。 加上近日投奔流民越来越多,蒲洪实力暴涨,自然也就抖擞起来。 不过这话并非是妄言。 他有这样的自信,更有这样的实力。 “石闵不敢出兵,而行此雕虫小技,正可见其心虚,短期内不必担心其挥军来攻。”蒲雄的话令众人眼前一亮。 当初攻打石冲时,石闵不顾皇帝和满朝文武的劝阻,提着刀就上去了。 鲁郡之战也是如此,十万大军还未休整,石闵又率两万精锐匆匆南下,若非伤了元气,岂会用这等计策? “如此正好,只等江东的诏令一到,我们就立即起兵西归!”如今的蒲洪归心似箭。 枋头实在太小了,在邺城眼皮子之下,周围强敌环伺,很难发展。 而西归关中则是如鱼得水。 再过上十天半月,秋收也就到了,有粮食在手,西归更非难事。 蒲雄建议道:“为迷惑石闵、李农,大人不妨出一军南下成皋,待江东诏令至,立即北上为先锋,扫平前路,再派人暗中联络兄长,潜出邺城。” 蒲洪、姚弋仲的世子皆在邺城。 蒲健若是出事,蒲雄毫无疑问是下一任世子。 众人都暗中赞赏蒲雄的胸襟。 蒲洪忍不住一叹,“他日兴我蒲家者必汝也!” 忽然想到蒲雄之子蒲坚背上有草付二字,联想数月之前听到的谶言,草付应称王,蒲洪心中一动,“今日之后我蒲家改姓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