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骂谁实力派呢 > 第311章 你就是个拍电影的,你懂个屁

第311章 你就是个拍电影的,你懂个屁(1 / 1)

 推荐阅读: 替嫁假千金成了真王妃?世子他太上头了 穿成科举男主糟糠妻后,我跑路了 海贼之火焰女王 加点,然后做磁场强者 我不是赛博精神病 霍格沃茨:魔女途径的哈莉 女主是高干很淡定的小说推荐 我要做军阀 圣手狂医 离婚后,女首富倒追我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第311章你就是个拍电影的,你懂个屁 《魏阳新电影火热,首日票房5000万+》 《暑期档再添“黑马”,《搜索》处境艰难》 《高能反转,《扬名立万》笑声的悲剧和七个失意的人》 《悬疑+喜剧,六大看点解锁魏阳首部导演作品》 《影坛新惊喜,从电视剧才子变成电影才子的魏阳》 《联合院线负责人:《扬名立万》的上座率仅次于《画皮2》巅峰》 《范…惊艳落泪,魏阳评价首创“破碎感”一词》 《糖嫣包场观看《扬名立万》,支持好友魏阳》 《……》 在《扬名立万》首日票房出来后,五花八门的相关报道充斥在报纸杂志和网络媒体。 有些是片方和宣发渠道联系的通稿,有些则是媒体乃至网友自发蹭热度和自来水。 一部电影的口碑和影响力,本身宣传和造势大多都是和引子,除非不计代价,不然大部分还是要仰仗其他媒体和普通观众和网友。 对于一部热映的院线电影来说,票房数据只是一方面,更关键的还是口碑和传播。 口碑越好,越能吸引观众进影院。 传播范围越大,知道的观众基数越大,买票的人自然也就越多。 第一轮口碑自然就是影评人,其实现在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有能力的剧组都会找一些相关合作。 这样的情况下,不说好评如潮,但起码第一轮口碑不会被其他人恶意带节奏。 毕竟绝大部分的电影,除非是《逐梦演艺圈》那个级别,只要是想夸,总能找到一些优势和亮点。 第一轮合作影评稳住之后,基本上后续就是那些中立也就是没拿钱的影评人了。 这些人的评价,如果不拿对家的钱的话,相对要客观,不过也要看风格和喜恶。 比如喜欢恐怖的,就可能对喜剧不太感冒,讨厌魏阳的,也会先入为主拉低印象分,反之亦然。 影评人也是人,所以考虑口碑要综合计算,一部电影的评价也是如此。 所以这个时候就要看比例了。 不考虑拿钱的情况下,夸多骂少,片子就可以看,夸少骂多,那就有可能是烂片。 影评人还只是小众,而且一定程度精英化和艺术化,他们的审美和要求同普通观众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豆瓣、天涯、微博等大众渠道的声音也不可忽视。 特别是豆瓣,不管这个平台槽点有多大,但确实是目前相对最权威的影视评分平台。 里面的大量资深影迷和普通观众,综合投票出来的评分,或许没有影评人那么专业,但总比区区几十个影评人更加客观科学且符合大众观感。 今年暑期档,目前表现最强势的三部电影。 票房最高的《画皮》在豆瓣的评分反而是最低,只有区区6分出头。 画质特效没毛病,剧情节奏却十分冗长,想说的东西太多,就导致电影太散,这也是导演乌尔善这个导演的劣势了。 这哥们技术和美术风格很强,但讲故事不是强项。 所以他拍改编电影是一个扬长避短的好主意,在保证原著框架的情况下,予以一定魔改,只要不放飞自我,效果都还算不错。 但要他自己拍原创故事,他就容易把人玩懵。 不管是《画皮2》还是《刀剑笑》,多少都带着一点故作高深的矫情。 从目前的口碑来看,《画皮2》虽然票房极佳,但口碑一塌糊涂,虽然还没被完全打入烂片之列,但比第一部差远了。 而陈大导的《搜索》虽然票房表现不佳,但更多的是题材原因,本身电影的质量不差。 豆瓣评分目前在7.3~7.5之间打转,在商业华语电影中也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这也是自《霸王别姬》之后,陈大导十分少见的参与编剧却并没有迎来过多槽点的电影,甚至是争议程度最小的。 例如《荆轲刺秦王》,别看现在豆瓣评分不低,但当时吵得很凶,一度被不少人认为是烂片。 如今较之当年有了一些翻案,但口碑始终两极分化。 不像是《搜索》,这部电影虽然不惊艳,也谈不上经典,但大体口碑都是中上,算是一部大家比较认可的好电影。 《扬名立万》的分数也和《搜索》大差不差,开分7.6,之后一路到7.8,然后又降到7.6,上上下下大概就是这个区间。 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个分数有相当一部分是鼓励分和惊喜分。 《扬名立万》是魏阳的第一部电影,任何人对一个“初哥”,都是抱有一定宽容的态度。 发廊的小姐姐都不一定收钱,还可能等你几分钟呢,更何况是观众了。 你只要烂的不是特别过分,电影多少有那么几分嚼头,不至于让大家觉得被骗钱了,大家即便觉得质量平时,但很多人还是会给予鼓励和安慰。 魏阳虽然在小荧幕威名赫赫,但在电影圈并确实是个新人,稍有不足,大家也会给予成长空间。 更何况,《扬名立万》的质量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 很多网友粉丝只是抱着支持鼓励和看热闹的心态看电影,没想到电影质量比预想的好多了。 面对意外之喜,夸奖和打分时自然也就大方多了。 可以说,惊喜分所占比例要大大的超过鼓励分,豆瓣影评讨论很多都是对魏阳这个电影新人的惊讶。 当然,有关《扬名立万》电影的讨论也有很多。 这部电影的优点很明显,极具鲜明的人物塑造和群像戏,光是每个角色分析一遍就得好几千字。 除此之外,悬疑线的前后逻辑自洽以及各种细节、挖坑乃至留白,都让人回味无穷,遐想连篇。 电影结束,分析夸奖是一方面,各种解读联想才是重头戏。 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 《让子弹飞》当年引发的各种解读,产生的文章字数何止百万。 《扬名立万》自然达不到《让子弹飞》的高度,但双方的风格类似,非常方便观众进行再度创作和发挥。 抛开一些恶意解读和带节奏,魏阳没有拦着观众们发挥。 就像他之前说的,观众的解读有时候比创作者还要高明。 并且解读的越多,电影热度就越高,甚至能够加深电影的质量层次和经典程度,乃至让他这个编剧和导演都受到很大的益处。 魏阳个人一直有一个看法,那些讨论度极高的经典乃至神作,其实是由剧组和观众共同创作完成。 例如《让子弹飞》,以及杜琪峰的《枪火》和《黑X会》等作品,每年都有层出不穷的新详解。 魏阳相信,剧组创作人员当时拍摄时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也相信很多细节和隐喻是创作人员有意为之。 但他也同样相信,有很多细节是剧组人员自己都想不到的,而是被观众网友过度解读和深入挖掘出来的。 毕竟创作人员再是天赋异禀,准备再多,也比不上无数网友几十年的研究。 甚至到最后,电影被逐帧逐帧的分析,每一块砖、每一道光、每一个眼神动作,乃至每句台词的每一个字,都有属于自己的意义,并且还能自圆其说。 往往创作者本人来了,看到这些解读搞不好都会一脸懵逼—— 我原来是这么想的吗?! 这不是魏阳夸张,魏阳自己虽然是文抄公,但也有很多情节是原创,上辈子还是资深编剧。 他是真遇到过很多次自己写的东西被人家解读之后,自己都懵了的情况。 不单单是他,几乎每一个创作者都能遇到类似的情况,包括那些知名编剧和导演。 这点魏阳还和宁昊、王胖子聊过,这两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也相信姜和杜不可能拍戏的时候想到那么周全,甚至很多所谓的解读和隐喻是互相冲突,这是创作者绝对不可能做的事。 但有时候碍于各种情况以及面子问题,不方便直说,别人要问当初是这么想的吗,最好的办法就是笑而不语。 … “……这个电影实际上是夜莺的复仇故事,杀人凶手是夜莺,齐乐山只是他的助手+暗恋者,并帮忙顶罪。” “甚至很可能这两位是地下工作者……三老其实是军统的白手套,所以才会有人来灭口……” “电影剧组只是一个搅局的意外,最后几个人的死很可能是夜莺杀的……” 当天晚上的路演结束,范小胖看着豆瓣的相关解读,忍不住转头看向房间里泡脚解乏的魏阳。 “你当初写剧本的时候是这么想的吗?” 魏阳一愣,脸上浮现出神秘的微笑,不点头也不摇头,就是不说话。 这帮人太他妈扯了! 什么军阀财阀斗争还可以理解,什么为父报仇也能说得过去,地下工作者勉强也逻辑通顺。 但还有猜测齐乐山是军统杀手,爆炸是为了假死逃生,小达(吴景)是卧底,最终跟着走是为了杀人灭口。 之所以这么觉得,是因为小达表现的太傻,不符合吴景以往的杀伐果断的形象,应该是扮猪吃虎。 魏阳:“……” 我特么也还演过外星人呢,伱们怎么不畅想一下这其实是三体人入侵地球的阴谋? 魏阳已经学乖了,不管是有理有据,还是瞎鸡儿扯,随便你们怎么想,反正自己不回应。 有逻辑通顺的高能解读,那就是我魏阳牛逼,《扬名立万》日后说不定还能跻身经典。 没有营养的瞎乱猜想,那也和他没关系,他拍的是正规电影,别来瞎碰瓷。 进可攻,退可守,还是前辈们高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