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三国]兴汉 > 86、第 86 章

86、第 86 章(1 / 1)

 推荐阅读: 和大佬闪婚后,他又撩又宠! [综武侠]强制感谢 宦宠卿心 绿茶上位当我妈?我闪婚你祖宗当奶奶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被迫嫁给暴君之后 闲鱼王妃不翻身 文豪的棺材板压不住了[综] 崇祯中兴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三国]兴汉); 翌日中午时分。 斥候归来, 通往徐州的几处要塞果然都有大军驻守。 除了曹操,荆州与豫州的兵马也来了。 他们已经无须伪装,摆好了阵型等待凌寒一行人, 骑兵步兵弓兵一应俱全。 辎重部队则不断地沿官道运送粮草过去。 凌寒心知肚明。 敌人不主动发起进攻,而是刻意做出守株待兔的姿态, 一副“就算我们有很多人也耗得起”的样子, 为的是彻底磨灭自己这一方的士气。 这种心理折磨之下,时间越长,军队发生溃散的可能性就越大。 只是,自己的军队与其他诸侯的军队全然不同。 麾下的士兵,没有一位是被强迫参军的。 对底层的百姓,他实行仁政;对普通的士兵,他给予其他势力难以想象的待遇。 再加上皇长子的身份,曾经取得的战果。这一切,使得凌寒在军队中拥有极其崇高的声望。 曹操的这一算盘,注定要落空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凌寒不会感到着急。 粮草逐渐见底, 己方的战斗力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 与此同时,尽管他认为袁绍与董卓的军队不可能进入兖州全境,来追击自己。 可按照分析, 在此之前,他不也一样认为北方的诸侯不可能联合起来么? 既然拖下去, 战局对自己有害无益。 那么就必须尽快采取应对的措施。 兵力如此悬殊,已经不是能靠士气或是意志所能克服的。 凌寒回忆自己读过的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事迹。 这种情形下, 似乎只有抢夺对方粮食一条路可走。 然而,若只是袁术和刘表倒也罢了。 对于曹操,凌寒实在不觉得, 对方会留给自己这样的可趁之机。 只怕那辎重车的周围,早已布下了埋伏,正等着自己自投罗网吧。 除此以外,那就只能选择薄弱的地方,强行突围了…… 凌寒道:“荆州水兵强大,陆战则一般。三方诸侯,无疑以蔡瑁所率之众最为弱小。” “但正因此,我们不能从那里突围,而应选择袁术驻守之地。” “袁术对我恨之入骨,确实拥有很强的战意。可他接连为我所挫,真正交起手来,一旦发现我军锐不可当,士气很有可能大跌。” “故,我们应向袁术的方向突围!” 赵云与杨真同时抱拳:“是!” 裴元绍却未动。 另外两人不由望向他。 裴元绍开口反驳道:“殿下,这样只怕不妥。” 自常山城下,威风凛凛的数万黑山军被一招诱敌之计,打得近乎全军覆没。 裴元绍便知道,长沙王殿下是个了不得的人。 而后的桩桩件件,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他裴元绍从一个蒙蔽百姓的黄巾贼将,摇身一变,成了皇长子的麾下大将,并因此收获了无数美名。 士人们的尊重,百姓们的感激。 这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 他时常为此,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 裴元绍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殿下赋予的。 无论殿下做出怎样的决定,他从来不会有任何迟疑,一定会马不停蹄地去做。 可这一回,他反驳了殿下的命令。 因为他知道,这样的突围有着很大的风险,从殿下的用词也能看得出来。 在此刻,这决不是最佳的主意。 至少,有一个主意就明显强于这个。 以一名武将,率领三千骑兵游动作战,攻击敌方辎重,然后迅速撤退,不断地进行骚扰,牵扯敌军的注意。 同时,另外几位武功高强之人,掩护殿下从周围的山路撤退。 东边这条界线,这么长的地儿,总能找得到敌军疏于防守的地方。 山岭再怎么艰险难以翻越,有赵子龙在,难道还不能将殿下送出去吗? 换作别的军队,此计大概很难行得通。 主帅弃军潜逃,军队会瞬间失去所有战斗力,敌军立刻就会发现主帅的意图。 但别的不说,他手底下的兵他知道。 只要将事情据实以告,他们一定会为了让殿下脱险,奋死作战。 裴元绍明白。 以殿下的性情,断不会生出牺牲士兵换自己平安的念头。 杨真从来以殿下的想法为想法,以殿下的态度为态度,自然也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赵云看似冷漠,骨子里却也有一份真正的慈悲。 这件事,只有自己才有可能提出来。 他也必须,要说服殿下这样做! 裴元绍抱拳道:“殿下,末将斗胆一问,强行突围,您有几分把握?” 凌寒沉默。 到了这种关头,他并不愿意欺骗下属。 如果袁术的军心真的乱了,并且曹操也没有再布下另外的埋伏。 那么,猛烈冲杀之下,或许有希望逃出三分之一的人? 但,最坏的结果,全军覆没也不是没有可能。 裴元绍于是将自己的主意说了出来。 凌寒听完立刻否决道:“不成!” 当了这么久的皇长子,他或许已经可以平心静气地习惯高人一等。 但他绝对无法接受,牺牲三千人,就只为了自己一个人逃命。 如果真的按照裴元绍所说,下达命令。 自己成功逃离的可能性的确大大增加了。 可一旦逃离成功,那么留在这里牵制的所有骑兵,甚至包括先前潜去河南附近的五十骑兵,一个都幸免不了,全部都会被揪出来。 不,还不止如此,这已经不单单是下令命他们**这么简单了。 他们精疲力竭,体力耗尽,这等状态下,几乎没有丝毫反抗的力气。而在被捕以后,还将承受难以想象的折磨。 这既是敌人的报复。同时,也是尝试从他们的嘴里撬出自己的行踪。 与其如此,倒不如搏一次。 凌寒感觉自己的血液也隐隐有些沸腾起来。 大不了一起战死,难道自己便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么! 若是这样,他根本不配得到士兵们的拥护。 裴元绍早已用一晚上的时间想好了说辞。 “殿下,这里不过只有三千将士罢了。” “可在那徐扬两州,还有着数百万的百姓。” “放眼天下,每日又有多少贫苦之人痛苦地死去。殿下,若是您今日死在这里,他们又还能指望谁呢?董卓、袁绍、曹操,天下又有哪一路诸侯,会像您一样仁爱地对待他们呢?” 这时,杨真也意识到,裴元绍的建议大大增加了殿下的安全。 于是加入了劝诫的行列:“殿下,您应当以大局为重才是。” 赵云则没有发表言论。 他并不想干涉师弟的决定。无论那个决定是什么,他都会倾力去完成它。 裴元绍见殿下仍不能作出决断,上前一步,厉声道:“殿下!” “主将从大局考虑,让自己的某支部队去赴死。这样的例子,末将曾经见得太多了。” “殿下若是不忍,可将此事通告全军。愿不愿意,由他们自己决定。” “为了最终的胜利,殿下断不可妇人之仁啊!” 说完这句话,裴元绍不等凌寒回应,径直走向军中。 他本就是黄巾出身的粗人,心知自己是活不过今日了,便再没什么顾忌。 凌寒的内心煎熬无比。 他承认,裴元绍的话确有其道理,断尾求生的君主并不少见。 但他根本无法做到,用无数忠于自己的鲜血,来为逃生增加可能。 难道拥有一个大义的名头,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做出,本应为世人所不齿的事情来吗? 在凌寒苦思究竟还有何对策的同时,裴元绍已经完成了通报全军的工作。 李英是骑兵少校中的一员。 三年前,他本是徐州东海郡的普通百姓。 那时东海水患,房屋被大水冲毁,粮食也被卷入水中。 州牧大人拨下来的物资,尽数被当地一个臭名昭著的贪官笮融所扣下。满州官员,没有一个为他们这些受灾的百姓主持公道。 父母没有死在水患当中,这并不是幸运,而是不幸。 因为他们最终活活被饿**。 他恨透了笮融。 可他这样的人,无论再怎么憎恨,又能拿笮融怎么样呢? 人家高高在上,自己却已经饿得不得不吃土充饥了,连拿把刀冲到对方面前的力气都没有。 他痛苦地活着,有时候想要**,可一想到笮融每日那样快活,又感到很不甘心。 直到,长沙王来到东海,知道了这件事。 没几天,笮融当众斩首的消息便传了出来。笮贪官敛聚的财富,也尽数分给了他们这些受灾的百姓。 他发自内心地感激长沙王的恩德。 后来,长沙王殿下又采取各种方法,让他们这些最穷苦的百姓可以过得好一些。 李英一直希望能为这位仁慈的殿下做些什么。 终于,他等到了殿下征兵。 他没有学习过任何武艺,好在身体的底子还不错,成功入了伍。 分队以后,他很幸运地成了赵子龙将军的兵。 他一直很努力地跟着赵将军训练,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厉害一些,如果有一天,也能像赵将军一样就好了。 再往后,他跟随长沙王去了扬州。 在扬州,他终于立下功劳,被殿下赐予少校的封号。 授勋的那一日,殿下将他叫到跟前,亲手为他戴上勋章。 那是他离殿下最近的一次。 俊美、尊贵、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分明是天上的谪仙,可同他这样的人说话,殿下却是那么亲切。 当殿下认真地感谢他所做出的贡献时,他差点就当场哭了出来。 那个场景,一生一世也不可能忘记。 这一回随殿下前往长安。 在得知这是北方诸侯所布下的陷阱之后,除了对那些人的愤怒,李英所想的第二件事,便是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没有高强的武艺,不能像赵将军那样贴身保护殿下的安危;也没有精明的头脑,不能像奉孝先生那样为殿下出谋划策。 自己唯一能做的,唯一拥有的,不过是这条性命罢了。 当裴将军宣布了他的主意以后。 李英根本不需要做任何思索,任何犹豫,便有了决定。 同时,他望了身旁的同伴一眼。 他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某种共识。 是的,就是一种共识。 别人或许不明白这种目光究竟是什么含义,但他们相互之间再也清楚不过了。 这个共识简单且明了—— 他们这样的人,死便**,没有任何值得可惜的。 殿下却一定得好好地活着! 李英相信,身旁的三千同伴,都会有这样的共识。 因为,长沙王殿下,就是一位值得他们如此的殿下。 于是,在凌寒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的时间里。 几名骑兵少校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请求他依照裴将军的建议行事。 而他们身后,骑兵们也单膝跪地,同样是请求他依照裴元绍的建议行事。 凌寒愣在了原地。 他们……是在认真地请求为我赴死吗? 何其有幸,又何其不幸。 眼眶不禁有些微微发红。 裴元绍见到这个场景,也不由抹了把眼睛。 别的军队,主帅为了大局的胜利,会隐瞒真相,让部下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牺牲。 殿下这里却是完全反了过来。 以殿下的性子,脱险之后,想到今日,也一定会很难过的吧。 明明是这样好的殿下,明明是这样好的士兵。 与敌人堂堂正正交战,死便**。为什么非得面临这种局面? 老天爷啊,你怎么就这么残忍呢! 凌寒深吸一口气:“你们的心意,本王已经明白了。”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但,本王不能接受。” 裴元绍一愣,急道:“殿下!” 而士兵当中,也是一片殿下三思的声音。 凌寒打了个手势,使他们肃静。 随后说道:“本王方才认真地想过了。踩着你们的性命逃走,本王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不过,直接地冲锋,也的确不是妥当的主意。既如此,不如互为掩护。” 裴元绍拧眉道:“何谓互为掩护?” 凌寒道:“本王先行带几人寻找可能翻越的山岭,找到之后,会在另一处点燃山火。你们见到山火,不必在此处徘徊,而是朝着袁术的方向发起全力冲锋。” “与此同时,本王会从事先找好的地方翻山。” “虚虚实实,让他们无法判断本王究竟在哪一边。” “你们的冲锋越强,越多的人活着冲出去,则越能吸引诸侯的注意。” 裴元绍立刻听懂了话中之意。 若按照自己的计策,三千骑兵是不可能有任何生机的。 而按照殿下的计策,尽管仍然会出现大量的牺牲,可每一个人都还有活着离开的希望。 希望,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 为了殿下的安全,他们一定会抓紧这个希望,尽最大的努力,活着冲出去! 只是,这样一来,殿下那边的风险还是增大了不少。 裴元绍又开口道:“殿下……” 凌寒打断了他:“这是本王所能接受的最大限度,不必再说。” 2([三国]兴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