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三国]兴汉 > 75、第 75 章

75、第 75 章(1 / 1)

 推荐阅读: 和大佬闪婚后,他又撩又宠! [综武侠]强制感谢 宦宠卿心 绿茶上位当我妈?我闪婚你祖宗当奶奶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被迫嫁给暴君之后 闲鱼王妃不翻身 文豪的棺材板压不住了[综] 崇祯中兴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三国]兴汉); 不助殿下收复河山便不娶亲? 孙策疑惑道:“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关联么?” 话音刚落, 孙策忽然记起,长沙王殿下似乎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 说什么“不恢复汉室便不近女色”。 孙策忍不住摇了摇头。公瑾莫非是在向殿下看齐么? 还真是搞不懂他们在想什么。 好友的脾性,孙策是了解的, 见状也不打算多劝。 提前挑好了日子, 授勋仪式一结束,他便同大乔拜堂成亲。 之后, 夫妻二人一同回到长沙。 凌寒则继续忙碌着开荒一事。 九江的土地原本已经开得差不多够了。只是为了降服山越,损坏了一些百姓的田地,得帮助他们补上。 做完了这些事,凌寒便收拾东西,准备带人前往庐江郡。 九江郡已经开垦了大量田地,之后的涨幅空间十分有限。 可扬州的另外几郡, 虽说也施行了鼓励出城开荒的政策,但因为缺乏农具的缘故,总体进度缓慢。 因此, 凌寒决定将大部分的农具都带往庐江。 九江的小高炉还要不间断地进行炼铁, 因为扬州距离“所有百姓日常耕种皆用各式各样的农具”这一目标还很遥远。 九月中旬,凌寒携三千士兵, 运送着大批铁制农具, 以及赵云周瑜华佗等人来到庐江。 说起来, 庐江郡才是凌寒来到扬州的第一站。 相较于九江郡, 这里也更接近于扬州的中心。 今后,凌寒会将庐江郡作为扬州的州府所在, 统领全州。 “殿下。” 听闻长沙王归来,张昭第一时间前来拜访。 他大致地汇报了庐江郡的现状,以及整个扬州的经济情况。 随后,张昭郑重道:“殿下, 我必须提醒您。您一边减少百姓的赋税,一边又给麾下的士兵如此丰厚的待遇。照此下去,别说攒粮,只怕粮库里的粮食会越来越少的。” 正常情况吓,士兵所获得的粮饷基本就只够自己吃。 有时候,粮草不够,官府甚至还会以豆腐等物品来代替大米。 可殿下这里,士兵每日在军队里是可以随便吃的。除此以外,每个人每个月还可以领三斛粮食。 每月固定三斛粮食,再加上平日里训练所得的双份口粮。每一名士兵,即使家中既有父母,也有妻儿,并且全都不干活,都不可能饿死。 扬州的百姓待遇已经非常之好,而这里的士兵,待遇显然还要更好。 凌寒道:“子布先生只管放心,本王心中有数。” 张昭见状又忍不住道:“殿下,不然还是增加两成赋税吧。就算是收三成的赋税,也足够让百姓们吃饱饭了。” 他这些日子仔细地算过一番。通过开荒所多得的粮食,与先前多收的赋税大概正好两两相抵。 换而言之,殿下这些时日里,大费周折,又是炼铁又是开荒。 虽说没赔本,但也并没有赚,多出来的粮食等同于全都送给百姓了。 圣人言,君为舟,民如水,殿下对百姓仁义是好事。 可哪有官府兴师动众一场,好处却全让百姓分了的道理? 凌寒闻言望了望张昭。 张昭的表情十分坚定,大有今日不劝谏成功便不离开的趋势。 此情此景,隐隐让凌寒产生错觉:仿佛自己成了昏庸无道的商纣王,而张昭就是那个忠心耿耿的比干。 唯一不同的是,比干是劝纣王睁开眼看看自己的百姓,张昭则是劝自己不要对百姓这么好。 凌寒有些头疼。 他不明白手底下为什么有人会认为,自己忙活一场,却不要任何好处。 天底下哪会有这样的事情?自己看着就这么圣父么? 虽说的确想要改善百姓的生活,可在这个烽火狼烟的时代,若是富民却不强国,就有更大的可能面临战败。 届时,富起来的民,正好让其他诸侯隔了韭菜。 自己又岂会犯这种为他人作嫁衣的错误呢? 凌寒原本不想解释太多,因为日后别人自然会知道。 如周瑜,如桥蕤,就根本不会多问。 张昭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凌寒静静望着他,问道:“你觉得官府要怎样来赚钱呢?” 张昭想了想,回答道:“一则,通过打仗抢占领土,从而获得钱粮;二则,从百姓手里收税。” 凌寒笑道:“子布先生回答得对,却也不对。这第二点,不是从百姓手里收税,而是从百姓手里获得钱粮。” 张昭皱眉道:“恕下官愚钝。敢问殿下,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若是每一亩土地,收取五成的赋税乃至更多,便没有什么区别。” 凌寒笑道:“可如果本王只收一成的赋税,那区别就很大了。” 张昭思索片刻,并不得解,拱手道:“还请殿下示下。” 凌寒于是缓缓道:“当官府收取五成的赋税,百姓交完赋税以后,剩下的粮食仅仅只够自己生活所需。若是想要再从百姓手里多得一点,那便等同于要他性命,自然不可。” “可如果只收一成的赋税,除了生活所需,百姓手里还有着大量的余粮。官府如果还想要钱粮,便可以设法将百姓手里的粮食赚过来。” 这一点不难理解,张昭立刻便听明白了。 但他仍然是一头雾水。自古以来,朝廷都是通过赋税来索要百姓手里的粮食。 不通过增加赋税的方式,如何要过来? 凌寒于是开始细细解释。 “现在在开荒期,所以有士兵常驻在森林当中。可将来士兵撤去,难道森林之中不会再出现新的猛兽吗?打虎费是不是应当收一些呢?” “同样是因为开荒期,如今农具几乎免费送给百姓使用。等到开荒期结束,尝试过了农具的好,百姓们会不会非常愿意掏钱向官府购买农具呢?九江那里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各式各样的农具,铁矿根本用不完。为了提高劳作效率,扩大生产,百姓有了余粮,会不会尽快购买?” “雪花盐为什么只能卖那么便宜?因为一旦贵了,大家根本吃不起。不吃盐就会生病,所以本王不得不降低盐价。等到百姓手里有了粮食,盐价也自然可以恢复一些。本王仍然不会卖得贵,可每个人每日都需要吃盐,只需稍稍提价一点,那就是庞大的财富。” “除了盐以外,还有类似的东西。本王前些天在九江已经通过甘蔗制作出了白砂糖,很快就会在扬州全境贩卖。等子布尝过就知道,百姓们有了余粮以后,定会愿意用粮食来购买。” “诸如这些,还有许多。如果百姓手里没有钱粮,本王便无法可想。只有他们富足,本王才能赚到钱。” “赋税低了,他们就会非常主动地努力劳作,积攒粮食,扬州的整体财富在增加。” “本王再借助这样缓和的方式,将财富尽可能地聚拢在官府手中。” “如此一来,官府非但可以获得更多的粮食,百姓的身体也更健康,活得更长久,更有力气,从而耕种出更多的粮食。良性循环,生生不息。” “与此同时,百姓们吃得好玩得好,日子过得快活。为了能够保持这样的生活,若真到了危难关头,他们必会尽一切的努力支持本王。” “此外,扬州成为一片乐土,口口相传,也会吸引其他州郡的百姓偷偷潜逃过来,敌消我涨。” 张昭彻底目瞪口呆。 他结结巴巴地说:“殿下深谋远虑,下官明白了。” 难怪。自己先前还不解,这样利弊得失的事情,为何殿下做了,身旁竟没有人劝谏。 原来是自己愚不可及了。 说来也是,殿下如此英明,又怎么可能会犯妇人之仁的错误呢? 送走张昭以后。 有了九江的经验,庐江开荒并不再需要凌寒前去看着。 院子里有一片新移植过来的月季,闲来无事,他找了个水桶,亲自动手,为它们浇了浇水。 长江流域多月季。回庐江府邸时,凌寒在路上见到一丛月季,停下来驻足了片刻。 之后,便有人送了月季来府上。 浇完水,凌寒喊了一声:“杨真。” 杨真立刻从一间屋子里小跑过来:“殿下。” “之前都没来得及问你。” 凌寒道:“你上回同糜姑娘相处得怎么样?” 杨真面色微赭:“还、还好。” 凌寒了然地点点头:“那你便去同糜芳商量商量,尽快挑个日子,本王为你们赐婚。” 想到杨真并没有家人,他又道:“嗯,本王顺便再为你们主个婚吧。” 杨真一愣,忙道:“殿下,这于礼不合……” 殿下如此尊贵,哪能为自己这样的人主婚? 凌寒道:“本王想这样做便这样做,难道谁还能因为这个议论本王?” 杨真正要开口,凌寒打断他道:“你与糜姑娘成婚。你若是不想要的话,那也要先去同糜芳商量。如今没什么事,你现在就可以去商量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尽快确定日子。” 杨真只好拱手:“是。” 望着杨真离去的身影。 凌寒心想,在古代当个主婚人,应该也蛮有意思的。 杨真很快来到了糜府。 他将凌寒的意思快速叙说了一遍。 最后道:“殿下说,只有我与先生一道请求殿下,他才愿意收回主婚的成命。” “糜先生,虽说主婚之人可为身份贵重之人,可本朝还从未有过君为臣主婚的先例……” 糜芳盯了杨真半晌,竟不知该说什么。 杨将军啊杨将军,我是该说你太过忠心,以至于完全不为自己打算,还是该说你蠢呢? 由殿下赐婚,这是天大的荣耀。 但这样的荣耀,还远没到极致。 不说别的,单看这次封赏,杨真显然矮了赵子龙一头。 至于孙伯符,虽然同为中校,可他手底下有着好几位少校,看起来地位也是在杨真之上的。 可由殿下亲自主婚,那就完全不同了。 正因为大汉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那才能说明殿下的恩宠究竟有多大。 难不成还会有人因为这种事质疑殿下么? “杨将军。” 糜芳实在听不下去了,打断道:“本朝虽没有这样的先例。可杨将军跟了殿下这么久,应当看得出来,殿下心里根本不在意那些旧俗礼节。” “殿下有意恩赏于杨将军,杨将军你若是执意不肯接受,殿下难道不会感到伤心吗?” 杨真愣了愣。 自己此前还从未往这里想过。 又好生地劝说了一番,糜芳总算将杨真劝了回去。 至于婚期,他之后会着人挑选几个良辰吉日,再交给杨真来做最终决定。 送走杨真以后,糜芳摇了摇头,舒口气。 他去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妹妹。 走路过去时,步伐甚至有些飘。 这桩婚事,糜芳反倒比两位当事人都要来得高兴。 妹妹的婚事,由殿下亲自主婚。 他倒要看看,今后扬州还有谁敢对自己阴阳怪气。 糜芳隐隐感觉到,长沙王似乎想要大力削减世家的力量。 但他并没有多么在意,甚至想拍手称快。 他只希望能让糜氏跻身于世家中的一员,最好能成为其中强大的一员,至于具体能获取多大的好处,反倒没那么重要。 论财富,糜氏原本就不输于任何世家。 说来也很好笑。 若是凌寒先让糜芳尝到世家垄断的甜头,再想要削减世家的权力。 糜芳一定也会跳出来反对,明里暗里阻止。 但恰恰因为糜芳没有享受过属于世家的利益。 不仅如此。 不管是在徐州还是扬州,糜氏都与世家有着种种冲突,以至于糜芳心中愤愤不平。 所以,哪怕糜芳知道自己将来可以跻身其中一员,此时此刻,他也会无比支持凌寒打压世家的政策。 此消彼长,说不定自己还能借此得到提拔。 作者有话要说:qaq今天去打疫苗,反应比较大,所以一直到现在才码完字 2([三国]兴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