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三国]兴汉 > 68、第 68 章

68、第 68 章(1 / 1)

 推荐阅读: 和大佬闪婚后,他又撩又宠! [综武侠]强制感谢 宦宠卿心 绿茶上位当我妈?我闪婚你祖宗当奶奶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被迫嫁给暴君之后 闲鱼王妃不翻身 文豪的棺材板压不住了[综] 崇祯中兴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三国]兴汉); 随着第二块水田开辟成功, 越来越多的九江百姓申请出城开荒。 对此,凌寒自然非常开心。 不过开心归开心,肯定不能一股脑将他们都放出去开荒。 一来是要有规划地选择开荒的土地, 并派甲兵保护, 以防猛兽袭击;二来开荒所需的农具并不足够。 凌寒会定期巡视铁矿营与开荒的各处。 负责督管炼铁与烧制农具的,是裴元绍。 见到凌寒前来, 他连忙行礼:“见过殿下。” 得了命令起身,裴元绍冲杨真龇牙,瞄向其屁股:“你怎么样了?” 杨真恼怒地瞪了瞪他,没搭理。 凌寒也不由跟着望了一眼,二十军棍显然不是闹着玩的。 原本其实也差不多好了,结果今天骑马到这边来, 估计又开始疼了。 正好让他长点记性。 凌寒轻咳一声,问道:“现在一共生产出多少铁制农具了?” 裴元绍收起笑容,恢复正经模样:“回殿下的话, 各式各样的农具加在一起, 已经有两万余件。不过,全都借出去了。” 这么久了, 才两万余件。 凌寒于是道:“再派些人手, 加大生产。” 裴元绍迟疑道:“殿下, 开荒的确需要很多农具, 可咱们是借给农民和俘兵使用的。若是等他们开荒开完了,那这些农具岂不是都浪费了?” 凌寒道:“九江的地开完了, 还有其他郡县的地。再者,谁说只有开荒才需要使用农具了?这些农具远远不够,本王要扬州的每一名农民手上,最后都有铁制农具。” 裴元绍惊道:“那这得多少啊!殿下, 这些铁矿还是留着……” 想到自己的见识,再想想殿下的见识,他有些底气不足,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留着制造铁甲和武器比较好吧。” 但裴元绍真的不能理解。 租赁农具的费用那么低,估计都抵不了士兵在这里炼铁、制造农具消耗的粮草。 赋税也那么低,到时候人手一个农具,百姓们倒是有粮食了,可对咱们有什么好处吗? 殿下既然定了那么低的赋税,那肯定不会去抢百姓的粮食了。 让他们能吃得饱就已经足够足够了,要是每个百姓手头上都有多余的粮食,那不是白白浪费吗? 杨真骂道:“殿下怎么说,你怎么做就是了。难道你自认为会比殿下懂得多吗?” 裴元绍忙道:“属下不敢,属下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其实是没有必要解释的。 不过凌寒认为,灌输他们正确的观念还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多说了一句:“只有百姓富了,官府才能富。若是民富而国不富,那只能说明官府无能。但反过来,若是国富而民不富,那离**就不远了。” 裴元绍表示完全没听懂。 凌寒只好换一个说法:“降低赋税,低价出租农具,会使百姓拥有更高的劳作热情。” “等他们有了存粮,本王自然有办法让他们交出来,而且交得开开心心。” 裴元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这他倒是信的。殿下总是能想出奇思妙计,连将军郡守都不是对手,更别说那些小民了。 问完了裴元绍,凌寒再次来到小高炉旁。 一栋栋小高炉林立在铁矿区不远处,无数士兵忙碌着。 见到长沙王到来,除了正在操作风箱的士兵无法停下,其余士兵纷纷下跪行礼。 凌寒道:“都起来吧,诸位都辛苦了。” “对本王来说,眼下最要紧的事情,便是让百姓开垦更多的土地。而想要开垦土地,就需要大量的铁制农具。” “这挖铁炼铁,本是工匠的活计。可在此时此刻,却是关系着国策成败的大事,所以本王才调你们前来。它并不会使人失去性命,看起来也似乎没有什么功劳可拿,但同样是一场战争,是本王必须取得胜利的战争。” “此战是胜是负,皆在于诸君身上。” …… 士兵们并不能完全理解长沙王殿下的话,但他们都能意识到一点:那就是,自己眼下所做的事情,对长沙王殿下来说非常重要。 于是一个个干得更有劲儿了。 勉励了一番,凌寒离开此处。 裴元绍笑呵呵道:“想当初我在黄巾军的时候,底下人对朝廷根本不剩多少敬畏之心了,顶多是惧怕。再看看现在,殿下的威望,可比先帝高多了。” 凌寒听了冷声道:“胡说什么!这种话不许再讲。” 裴元绍一愣,连忙闭嘴。 杨真也教训道:“君臣父子。就算在民间,当父亲的再有不是,儿子也是要听从命令。先帝是殿下的父亲,你方才那种话传出来,万一让人以为是殿下授意的,会有损殿下名声的!” 凌寒在心里默默道:父亲? 这个词汇对他来说太陌生了。他从未见过自己的父母。 带大他的是外婆。他小时候询问过关于自己父母的事情,外婆却什么也没有说。 至于汉灵帝,当然跟他无关。 不过,刚才裴元绍说出那一番话的时候,凌寒完全是下意识地驳斥了对方。 并不是为了自己名声考虑,也不是其他别的什么,而更像是一种……本能。 是的,本能。 就好像是真正的刘影,在那一刻与自己融合了,然后借着自己的身体说出来。 汉灵帝与自己无关,却是刘影的父亲。 除此之外,还有汉献帝刘协,是他的“皇弟”。 想到刘协这个名字。 凌寒心中忽然浮现出一种奇怪的印象,关于刘协的。 但他并不知道这种印象具体是什么。 就好像一个人有时候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忘记了去做某件事,但却怎么也想不起这件事是什么一样。 或许自己并不单单是误入时空隧道,穿越了那么简单。 凌寒伸开手,静静地凝望着掌心。 万一…自己真的就是那个刘影呢? 这个想法来得太过荒诞,他忍不住轻轻摇了摇头。 但这场穿越,无疑是个谜。 他有种直觉,只要见到刘协,这个谜底就可以揭露大半。 汉献帝刘协与自己一样,也是正统的汉室皇子,不管谁得到了他,都不可能杀掉他。 凌寒相信,自己迟早会有见到刘协的一天。 巡视完铁矿营,凌寒又去了新开垦出来的旱地。 百姓们正在地里热火朝天地忙活着。 凌寒有些疑惑,走近了些。 因为穿着便服,也没有声张,所以并没有人注意到他。 百姓们不仅仅只是在翻地,而是真的在种植农作物。 已经到了七月,水稻和小麦确实过了季节,不过可以食用的农作物当然不止这两样。 这点凌寒倒是一时给忘了。 “果然,人民群众的智慧才是最强大的。” 凌寒低声感慨一句。 这时,忽然有人看到了凌寒。 对方嘴巴张开,当即就要下跪行礼,凌寒立刻把食指放到唇边,做出嘘声的动作。 他并不想打扰到百姓的耕种。 这个农民愣了愣,身体维持着半蹲不蹲的姿势。 这时,农民身旁的妇人一个转身,蹭到了他。 农民当即不小心摔了个狗吃屎。 周围都是软土,自然没有受伤,不过动作却非常滑稽。 农妇立刻咯咯地笑出声来。 这一笑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凌寒立刻背过身。 周围劳作的百姓看到友人狗吃屎的画面,不禁纷纷大笑出声。 凌寒也扬了扬嘴角,悄悄离去。 九江郡的开荒形势一片大好。 近来,还不断接收到从荆州与豫州逃难来的百姓。 凌寒回城之后仔细算了算。 随着农具不断增加,百姓热情不断增加,之后的开荒速度必然是越来越快。 这样发展下去,或许再过个一年半载,扬州的粮食产量,就能超过北方各州,跃居全国第一了。 然而,世事往往不尽如人意。 次日下午,凌寒便接到了一个坏消息:山越势力偷袭九江西南部,不仅夺走了那一片待收割的小麦,还杀掉了五名百姓。 凌寒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一次之所以抢的是西南部,是因为西南部没有士兵留守。 自己新开垦的土地,那可是距离郡城更远。将来一旦撤走士兵,山越势力岂不是想抢就抢? 说实话,凌寒原本并没有太将山越势力放在心上。 虽然在历史上,山越势力的确给吴国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 山越头头之一的祖郎,曾经差点杀死孙策。 骁勇如孙策,他所率领的江东军,征战数年,也未能将山越势力彻底消灭。 直到孙权接管江东,又过了数十年,江南的绝大部分山越才被迫出山,迁徙至平原地区,登籍在册。 但自己面临的情况与历史上的孙策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在历史上,孙策尽管凭借军队,成功占据了扬州,却因为出身低微,加之本人的性格问题,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世家豪族的支持。 即使是所获的民心,也并不足够。 山越势力之所以强悍。 是因为山贼、异人、宗部势力,三者联合成了一个同盟。 所谓宗部势力,是以宗族乡里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地方武装政权。 简单来说,是地方豪族领导的普通百姓。 明面上,由善战的统领,分成大大小小多股势力,统帅着多则两三万少则几千的人。 背地里,世家豪族提供情报,并将未登籍在册的百姓当作他们的后备兵力。 即使如此,山越势力的本身作战能力仍然一般。 大多只是凭借着熟悉山地地形,与官府的军队打游击战。 但若是放任不管,他们就会时不时跳出来咬你一口。 历史上孙权西征黄祖时,就因为山越偷袭不得不率兵返回。 凌寒之所以先前没将他们放在心上,是因为自己几乎取得了所有扬州世家的支持。 或许有几个心中也存在不满,但也根本没胆子与他作对。 至于那些原本未登籍在册的百姓,现在纷纷忙着向官府申请去城外开荒呢。 可以说,历史上原属山越势力中的三分之一,还是最重要的三分之一,已经完全变成了凌寒这一方的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凌寒就真的可以轻松了。 历史上,山越势力有能力对江东发起进攻。 现在,他们失去了这个能力。 与此同时,历史上的江东并没有大规模地在城外开垦荒地,他们并不怎么惧怕对方掠夺粮食。 而这却是凌寒所需要防备的。 凌寒忍不住叹道:“情况虽然有所变化,选择却没有区别啊。” 为了粮食增长的长远大计,他必须想办法将这伙山越势力全部灭掉! 2([三国]兴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