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红楼之薛霸王 > 第64章 薛母封诰命(万更求订阅)

第64章 薛母封诰命(万更求订阅)(1 / 2)

 推荐阅读: 悠然飞升记 从一人开始修炼 说好的钓鱼,你怎么抽上水了? 乱世枭雄乱世情 神级慈善系统 在柯南世界熬过今年便是胜利 高冷男神,宠翻天! 我不做人了[星际] 四合院之普通住户 邻家清纯女老师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转眼又是朔日大朝会之期。

薛蟠这次仍然只能站在太极殿外台阶之下,吹着寒风。

此时,京城内已经下了两场大雪,气温已经降到零下十几度,在外边吹风,实在不是人干的事儿。

薛蟠这次准备的,比上次更加充分,在朝服下面,穿了两层棉衣,把原本宽大松垮的朝服,撑得鼓鼓的。

薛蟠这些时日,吃得好睡的着,内有金钏儿暖@床,外面衙门的诸多事务,也都理顺了,身心皆尽愉悦。

按照“心宽体胖”的标准,本来应该发发福,不过薛蟠才十五六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身量在这一两个月里,又挺拔了几分,整个人愈发显得玉树临风。

平时穿着常服,好一个翩翩佳公子。

此时身穿朝服,参加朔日大朝会,本来也应该在一众青绿官袍的官员中,越众而出,出类拔萃。

但是薛蟠为了保暖,却把自己穿成了个米其林轮胎人。

上朝之前,韩涛看到他的装束,不禁开口笑道,“文龙,你这样,就不怕御史参你一本,说你君前失仪么?”

薛蟠揣着手说道,“哪个御史会这样没事找事?我年纪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冻着了。”说着,还抽了抽鼻子。

其实,韩涛身上穿得也不少,原本干瘦的身材,此时也显得颇为雄壮了,不过他已经年过六旬,更受不得冻,年老体衰,一受冻可能就会要了老命。

绝大部分的官员,面对严严寒冬,凛冽北风,在皇权威严,与自家性命之间,还是会先考虑自身。

包括巡视御史,也要先守好自身,才能更好地为皇帝效命嘛。

和上次一样,在小黄门的喝令声下,薛蟠和阶下众官一起,向太极殿内的皇帝行了叩拜大礼,起身之后,就没他们这些小官什么事儿了。

这次的朔日大朝会,也没有什么不开眼的御史,当庭找人麻烦。

过去这一个月,随着寒冬来临,偌大国朝,好似都开始猫冬了,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顺天府、刑部、大理寺,并都察院,对“西山煤矿惨桉”的联合办桉了。

经过四衙门多日的通力合作,在这次朔日大朝会之前,总算对“西山煤矿惨桉”,有了初步的调查结果。

经查,西山煤矿历年被害人数,多达上千人,这还只是找得到的尸骸遗骨,时间太久远的尸骨,已经泯灭成灰,无处可寻了。

西山煤矿原有的四五十个窑口主,全都涉及到了本桉之中,被一网打尽,经过审讯,单是被判监斩候的,就多达十余人,剩下的首恶,被判的也都是里程远近不一的流放,遇赦不赦。

窑主的家产全被抄收,煤窑收归国有,由煤务提举司统一管理;土地庄园则一律归属煤务提举司,用于安置矿工;浮财则由顺天府、户部瓜分,至于分配比例,由顺天府尹和户部右侍郎商议而定。

被了黑锅的忠顺王府,忠顺王至今仍在王府中禁足,又被加罚了一年俸禄,宗人府宗正的职位也暂时被免,不过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责罚了。

倒是忠顺王府长史丁姜斌,被罢官去职,贬为白身,又加了个“永不录用”罪罚,这辈子的前程算是彻底毁了。

对这个结果,薛蟠无可无不可。

他也知道,只凭这次的事情,想要彻底扳倒忠顺王府,是不可能的。

忠顺亲王毕竟和当今圣上永昭帝,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也是永昭帝在一干兄弟中推出来的门面,是永昭帝的肱骨之臣。

薛蟠这次的目的,本来就是想恶心忠顺亲王一下,让他面对宁荣二府的时候,态度收敛一点,不要太过咄咄逼人。

宁荣二府在京中勋贵中,虽然日渐落魄,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至少目前,还是薛蟠在官场的靠山之一。

如果没有宁荣二府,九省统制王子腾在后面背书,薛蟠作为初涉官场的小萌新,想要站稳脚跟,做出一系列的政务革新,是不可能的。

甚至连薛家商号的蜂窝煤、玻璃窗、玻璃镜等产业,也保不住。

薛蟠在官场的根基还是太浅,还没有什么自保之力,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摆脱宁荣二府、王子腾的影响的。

“西山煤矿事件”,至此算是落下帷幕,要翻开新章了。

太极殿内,永昭帝和朝中重臣的互动,这次也颇为和谐,老生常谈的政务汇报到了最后,戴权惯例宣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顺天府尹邓浩然出班奏道,“微臣有本启奏。”

永昭帝开口说道,“爱卿请讲。”

邓浩然说道,“启奏陛下,京中日前连降两场大雪,外城民房被积雪压垮数十间,好在顺天府、五城兵马司、崇文门税关衙门通力合作,紧急救灾,从垮塌房屋中救出上百名百姓,其中有十几名重伤者,经过救治,已经性命无忧。

“往年这个时节,城外逃荒灾民常有冻毙者,城内百姓,也会有百姓,受不得严寒,冻困而亡,但是今年,却尚未有百姓受冻而死的消息,报于顺天府,此全赖陛下盛德,天降干才,做出蜂窝煤一物,既能广赈灾民,又能温暖百姓。

“甚至,因为蜂窝煤活跃经济,京中百姓手里的闲钱,相较往年,也多了一些,不仅可以多用来采买煤炭用以取暖,还能买些吃食闲物,改善生活,此乃盛世之象,臣为陛下贺!”

邓浩然这番奏报,听得永昭帝喜笑颜开,喜形于色道,“此事多赖爱卿,与众大臣,通力为国,我大汉方有此盛世景象。”

一时间君臣相得,太极殿内氛围一片祥和。

邓浩然接着说道,“煤务提举司日前在西山与京城之间,浇灌出了一通冰道,又制出冰车,往来运输煤炭,甚是便利,此乃善政,或可推行北地。”

永昭帝点头说道,“朕也看到了薛蟠的奏章,已经交由内阁、五军都督府商议,推行下去了。”

邓浩然又说道,“崇文门税关衙门近日在九门之外,开设多处集市,方便城外百姓,售卖自己所产,如今已经蔚为壮观,百姓都交口称赞。”

永昭帝讶然道,“哦?还有此事?”,呵呵一笑,问道,“爱卿究竟要说什么,还是痛快说出来,不要让朕和诸卿一样等了。”

邓浩然拱手说道,“微臣以上所言,皆与一人相关,此次是想为他向陛下请功!”

永昭帝虽然已经猜到邓浩然所说的是谁,但还是问了一句,“哦?爱卿言者何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