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上是这样说的,观世音菩萨说此咒已,十方诸佛悉皆欢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竖。这一条我们在前面已经列举了,在这里我们又把它举出来。观世音菩萨在大悲经上讲了大悲咒以后,这个经文啊紧跟着就着这一段,说观世音菩萨说出这个大悲咒来以后啊,十方诸佛悉皆欢喜。就是诸佛如来都非常高兴,都非常欢喜。因为大悲咒是能够利益众生的,它具有世间的利益,更具有出世间的功德,所以诸佛是欢喜的。天魔外道恐怖毛竖。天魔外道害怕,恐怖毛竖,这个毛竖阿指的恐怖的那个程度,就是害怕。害怕大悲咒的弘扬,害怕大悲咒的宣讲,害怕大悲咒的修持,害怕大悲咒的。
有一个啊这样说:师父既然大悲咒能够降魔,那么你念大悲咒的时候那个魔啊肯定更烦恼更,他更阻挡咱们。那么我们不念大悲咒不就行了吗?当时我是这样给他回答:假如说你不诵大悲咒他就不来干扰你的话,那他就不叫魔啊,是不是?(掌声)在这里讲天魔外道,天魔和外道是两个概念,在前面呢咱简单一提。在这里是这样:据欲界天,欲界天那个顶,或者天那个顶,因为这种众生啊持有邪见啊,所以说比较憎恨嫉妒和障碍佛教的正法,佛教的圆满的涅磐法。大家一定要知道魔也是修行得来的。事相上那个魔啊有很长的,很大的,很大的福报。他怎么来的呢?就是修善法而得来的这个果报。为什么他又是魔道呢?就是因为持有邪见。没有佛教的那个究竟圆满之理,那种没有,没有开显。因为他持有邪见,所以他堕落魔道。
【引经文】:亡失修诸善法,是为魔业。《》
所以真正的魔道也是通过修行而得一种果报,不要认为那个魔就是不行善。有很多行善的照常堕落魔道,它这个差别在哪里呢?就在一念之间,佛教的理论非常,佛教经典上曾经说,佛跟魔在一念之间。你比方说这个人坐在那里,长得非常,世间话非常的漂亮,很靓!女的嘛叫靓丽,男的嘛叫帅,叫pia,(是地方口音)。虽然他长得非常好看,他这个心里怎么想咱们不知道,他那个心念一念向善一念求了脱,就一念为佛。一念嫉妒一念嗔恨一念困惑即为魔。就这么简单。
所以佛和魔啊不从表象上分,而从心性上分,从这个知见上分。所以佛法的,最最重要的也是坚实的基础就是正知见的树立。当你把佛教的正知见树立起来了,你时时刻刻都可能在修行,如果你没有佛教的正知见,无论你怎么样去努力,都不可能去圆满佛果。极有可能堕落魔道,魔的力量也是非常大的。经上讲释迦牟尼佛临的时候,那个魔啊,天魔啊先派他的三个女儿来干扰释迦佛,被释迦佛降服了。后来是派的这个魔兵魔将被释迦佛降服了。最后是天魔亲自下来被释迦佛降服了。所以一个真正大修不着魔扰那是决不可能的,在这里呢。大悲咒的降魔的这种作用就显得更重要了。
刚才讲的是天魔,再加上外道,经上说啊就是古代印度啊有九十六种外道。外道是什么呢?外道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只是一种称谓,这种外道它的含义是执著于外相,心外求法。心外求法的一种修行人,这种外道啊也往往障碍佛教的弘扬和修持。为什么这么说?他也是持有邪见,比方说古印度有一种外道,他自己认为他这个身体是肮脏的,轮回是的,他也想求了脱,怎样去求了脱呢?因为没有了脱的正知见,他就不可能采取了脱的修行正确方法。所以说他们有时候就是脱光了衣服晒着,有时候脱光了衣服跳到火里烧。那个意思我这这个身体是痛苦的,轮回是痛苦的。我之所以受这些痛苦和这个身体的缠缚是有关系的。所以说折磨身体就能了脱,这是一种邪见。
心外求法,所以佛教的修行方法是中道,不紧不缓中道,心上用功夫。叫心地法门。《》中说嘛:心净则佛土净。释迦牟尼佛问阿难说:阿难你知道我这个是净还是秽啊?阿难不知道,释迦牟尼佛说了:如果你用看的话娑婆世界照样是净的。懂那意思吧?所以很多经典上的很多教理啊,都是相融的。只不过我们啊很难去理解,如果我们能把它贯穿起来去理解的话,这个佛理啊是圆满的是无碍的。叫佛佛道同,法无高下。你说药店里那个药哪一味药最好?一个中药铺里哪一味药最好?你能知道吗?肯定你不知道,医生也不知道。谁知道?来了病人了,医生因缘而知道,来了个病人了是闹肚子(泻)的,这个医生就说了泻痢停最好!来了个病人了擦伤了手了,创可贴当下最好。
有人认为大补的那一种就好。错了!如果你补过了应该是泻一下了,有的人认为泻的那一种是最好,降火的最好。如果你降过了你需要补一下了,中道!你好比说就讲平衡,阴阳的平衡,就是一种事相,一个事相的成和住,阴阳和合了就成了,阴阳和合它就住,一旦失去打乱这个平衡状态,那么这个事相就不再存在了,用佛教的那个理论讲就是缘生缘灭。万法因缘生,还从因缘灭。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外道啊,一提到外道啊,大家一定正确理解。是心外求法的修行法门,统称为外道。天魔也不可怕,外道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佛教内部的相似法,叫附佛外道,或者叫佛内外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它非常像佛法,相似法嘛。用的是佛教的名词,说的是佛教的经典,讲的是他自己的道理,不是佛的道理。这就叫佛内外道,这种东西最具有蛊惑性,最具有破坏性。最具有隐蔽性。我们佛弟子正知见的树立就是辨别这种东西。
2、【经文】: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
第二条理证,观世音菩萨说啊诵大悲神咒的人,接下来是原经文。这是另外一段经文的能够降魔这个理证。我们讲前面,亦能使令一切鬼神,使令一切鬼神是什么呢?能够号令一切鬼神。为什么能够号令一切鬼神?就是因为大悲咒不可思议出世间的一种功德,不可思议的鬼神之类的一种加持。它的这种作用能够让一切鬼神听号令,当然我们不去乞求,命令不一样,命令神。我们知道大悲咒这种作用,知道它的这种功德,我们正确地去理解。降诸天魔,制诸外道。
我们平常遇到的干扰是魔障啊!这是第一点,一定要知道。自性魔障,无始劫以来我们那种无明业习啊,在缠缚着我们,干扰着我们,自性魔障非常难以降服。除非你用佛教的正确的知见来对治,然后再通过长期的正确的佛教的修行方法,来提高自己这个能力。最后才能真正降服自我的自性的魔障,也叫心魔。这是自己提高的一个过程。还有一种干扰来自于你的怨亲债主,怨亲债主和这个魔障的特点不一样的。因缘果报毫厘不爽是不假,但是这个因缘果报像这个渔网一样,诸多因缘组合的。是这个意思。怨亲债主就是来讨你的债的,你该他的钱,他就向你来讨钱,你该他命,他就向你来讨命,种种方式不同。形式不同,程度不同,大小不同,地点不同,
举一个例子:在某个城市里,有一个判刑十二年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是18岁打仗判刑了,判了他12年,18岁的小伙子判刑12年,他这个伤害罪够重的。就是说打得够重的,具体咱们不知道了。判刑12年以后出来了,三十来岁了,你想打了一仗关了12年。心中不服阿,好不服气啊,出来以后就招呼他这个朋友同学在一快聚了聚,喝酒阿。第一天出来就喝酒阿,喝得差不多了,喝得高兴嘛,要菜要菜,这个菜啊点着点点多了,剩了不少,花着花着花超了,口袋里的钞票阿稍微薄了一些,他们出来结账的时候,差六十块钱,就说我就在哪里住,360块钱差你六十,我就装了三百,这个六十块钱明天我给你送过来行吗?
这个服务员不认识他啊,服务员也做不了主啊,不行!我们不当家,喝了酒了就在那里吵起来了。那意思我要了你这么多菜,六十块钱我明天给你送过来还不行?正在吵的时候有两个人进这个饭店,干什么呢?要来吃饭,要来喝酒,其中有一个一进门一看:怎么吵起来了?实际情况他没了解,就知道你小伙子吃了人家饭了,差了人家钱,要走!你看就说了一句话,说了句什么话呢?没有钱你就别来吃饭!他从旁边多了这么一句话,你看这个小伙子满肚子的委屈,满肚子的嗔恨,一句话没说,转身就到了厨房拿了那个火柱知道吗?铁的,捅那个炉子的,叫火筷子,火柱。这个小伙子就一句话都没跟这个人说,进去拿了个火柱,出来就照这个人捅了三、四火柱,四火柱,当场毙命。这就叫怨亲债主!所以说怨亲债主的讨债阿,是你该他什么他就讨你什么。
魔障的干扰另具特点,魔障的干扰是什么特点呢?他就破坏你这个清净心,他就破坏你的正知见,你只要知见不正了,他就不管你了,让你怎么跳你都在他的手心里。如果你有了正知见,想修法了他给你破坏然后钻孔子,就这样了!打比方啊,你想吃甜嘛,我这里有糖,你需要啥他有啥,他确实能够做到,你想花钱嘛,我这里有金条。你想吃酸嘛,我这里有醋,懂嘛?他不像怨亲债主一样,小子你就该我十块钱,梗梗着个脖子再加利息,十二块,你给我手机,手机我也不要。就要我那十块钱。你看,是不是?怨亲债主,魔障嘛就是干扰你那个清净心,你那个正确的知见。这个大家一定要知道!我们怎样去识别他?怎样去降服它?告诉你们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法,用佛教的正确理念来对治。
我举过一个例子,在这里再举啊,有一次有一个女居士给我打电话,说着说着哭了。我说你什么事情?她说:我爸爸去世了,了。作为女儿吧我尽尽孝,佛弟子尽孝的方法嘛就是为父母嘛。我在某某寺院做了个超度,我把这个事情啊就了,过了几天以后呢,又碰到某某大师,就聊起来了,一聊起来以后啊,这个大师一闭眼,一会就睁开眼了说,我到西方查了一下,那边没有你爸爸的名字啊!这个女居士一听纳闷了,没有我爸爸的名字西方极乐世界,那我爸爸去哪里了?难道是超度失败了吗?伤心啊!给我讲这个事的时候哭了,师父你看这个事怎么办?我说你给我打电话什么意思?你是不是让我看看你爸爸在哪里?奥!对对对!我说:我告诉你,你诵过《》吗?我诵过啊!我说好了!今天下午啊你仔细看,看三遍《佛说》,你再给我打电话,我就告诉你了!
她一听很高兴啊:我能看三遍《佛说阿弥陀经》,师父就告诉我爸爸上哪去了?这个事不就有答案了吗?不就解决了吗?所以她就仔仔细细的诵了三遍《佛说阿弥陀经》,念完了以后,下午四五点钟给我打电话了。说:师父我知道了。我说:什么?你知道你爸爸去哪了?她说:不是不是。我知道了那个人骗我。为什么呢?我说你为什么知道那个人骗你了?。佛在阿弥陀经上说西方极乐世界不退转菩萨也数不过来,只能是打比方,如果说他要知道没有我爸爸,他得全部数过来看看有没有我爸爸对不对?如果西方极乐世界10个人,number1,。numberone也不是他爸爸,numbertwo也不是他爸爸,一直到第十也不是他爸爸,这个人就回来就说了,从一到十都不是你爸爸,说明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你爸爸,应该这样讲吧?可是佛说西方极乐世界不退转菩萨都数不过来,何况荷花里包着的那些呢?他没有说他回来挨个的扒开来看了一下,没有说。所以这个女居士通过看了佛说阿弥陀经,明白了他这是一种魔说,一种邪知见,答案是她自己找到的,是佛告诉她的,跟我没有关系啊!
还有一个例子啊,这个事已经八年了,在临淄我跟大家作开示的时候,简单开示嘛,解释一些佛相名词,有一个信众站起来就说:师父我只有两个问题,我说你说。他问:能不能出声念?我说第二个问题呢?第二个问题是:楞严咒能不能在早上三点、五点这个时段以外的时间读?奥!说你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我说你为什么诵楞严咒?他说我非常喜欢它,我说你怎样喜欢的它?因为我看过《》,读诵《楞严经》心生欢喜啊!最后我知道楞严咒的这个功德是如此之大,我们离不开它,真正的修行人离开楞严咒也不好办,所以说我跟它有缘。产生了欢喜心,我就诵楞严咒了。
当时他这样说:师父!毫不客气地说我诵楞严咒已经多年了,现在我跟你谈着话,楞严咒在我的心里都没有断啊。相当功夫了吧?说明他跟楞严咒是有缘的,是具备这种根性的人。我那时候我说《楞严经》上有没有不出声读诵楞严咒的这个开示?他说没有。《楞严经》上有没有说你必须在三点到五点才能念?他说也没有。我说不就得了。我说:如果楞严咒不能出声念或者只能在早上三点到五点念,释迦牟尼佛上来第一句话就应该说:我下面宣讲的只能是三点到五点念,只能是默默的念。如果他在后面再去注解也错了,为什么错了?麻烦了,你念完了,哇哇哇念到最后了:佛说我这个咒啊只能不出声念,只能是默念。你就说了:坏了佛啊你为什么不先说明啊?我已经出声了!是不是这个意思?(掌声)我就这样问他,他明白了,没有答案,他得到答案了。跟我没有关系,还是跟我没有关系。是不是?所以说我们怎么去对治这个魔知魔见、邪知邪见,就是用佛教的经书,以佛教的经典为唯一的标准,是这个意思。
佛教经典上讲的,我们在某些程度上在某些方面可以做不到,但是我们决不能给佛啊改经,比方说三皈五戒,五戒第五条,佛说不能饮酒,假如我要是喝酒的话,那是我在饮酒,我在犯戒,假如说你来问我师父三皈五戒第五戒是什么?假如我说:末法时期可以喝点了,生活提高了嘛,xo也有,人头马也有,路易十六也有,那都是酒啊,好的,高档的,你可以喝一点了。那个东西就改了佛戒了是不是?佛的这个戒放到这,谁持住谁得。谁能做到谁证,就是这个含义。我做不到我不成就,你把这个标准放到这里。有人做到有人成就,你把标准改了,没有正确的标准了,谁都不可能做到了,没有正知见了,没有一个标准。这个非常严重,实际上我们现在有很多修行人啊,不是以佛的这个圣言量去抉择问题,往往是我认为怎么样?我认为是怎么样?这是第二条。
3、【经文】:若在山野,诵经,有诸山精杂魅魍魉鬼神,横向恼乱,心不安定者,诵此咒一遍,是诸鬼神悉皆被缚也。
第三条呢是这样,若在山野诵经坐禅,书上是提到若在山野,这里呢不光在山野,有的人能阿聚到一些非常特殊的地方,照常有这种不好的觉受,不好的事相发生,为什么?因缘,就是因缘,在山野呢?就是这种因缘特别多。有的人在自己家住不住。老是我的房子不好,我的房子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有一个居士,我那年在五台山静修的时候,还没有开始静修呢?有居士给我发短信:师父有人看着我的身上有东西,你说真有东西吗?我一看一个老佛弟子了,这个老佛弟子啊你要给他讲什么道理啊就得善巧一点,不能回答有还是没有,但是呢你要是不说明白他还是不懂,我回了一个短信,仨字:我看有!三个字我看有,他对我很有啊,吓得不行了,马上发短信:哎呀师父你可别吓唬我,到底是什么?他这个事已经是自己吓唬自己了,他问我到底是什么?我就给他回答,这样回答:据推测里面是保暖内衣,外边是呢子大敞啊。(掌声)他得穿衣阿。我从五台回来后见到这个居士以后好好训了他一顿,最后明白了。修行不能着相,有也好没有也好,自自然然修行就行了呗,无所谓的一些事,只要这个违缘没有干扰你正常的修行,你就自自然然,修行啊能够降服魔障,能够消除违缘,大家知道就行了。
若在山野,诵经坐禅当你心神不定的时候,觉受不好的时候,大悲咒解决了,这就是理证。这就是降魔的一种理证。山精杂魅魍魉鬼神这个在经上有所体现,这一种呢组成成分非常复杂,他们的知见也不正,修行也不高,有的干脆就不是修行是持有邪见的嘛,就是专门捣乱的嘛。山精阿一般我们说的山精阿在中药上来讲是何首乌,圆圆的黑地瓜,何首乌是一种中药,在这里指的山精呢就是说,山中所产生的一切精怪,你看上有所体现,这是故事形式的。但是这个道理在经上找到根据阿,山有山精,藤有藤怪,药草神,食神、河泽神、树林神,这个都有,经上有所提示,我们知道就行了。这个杂魅啊,杂魅是多种,各种各样的鬼魅,这个鬼魅的魅啊是一种精怪,咱一般说跟鬼啊分不开,这一种最具诱惑力。为什么呢?他就是以这个诱惑人为本能,诱惑人为本能啊。
举个例子阿,我在博克上写了一篇文章,我的文章的题目是:替死鬼的花环。据说,当然是讲这个故事了,是否是真事也难讲,可能真有这种事情发生。说明是这些鬼魅是诱惑人的。我是这样讲的:据说那个上吊死的那个冤魂阿不散的话,他会时时地寻求一种,他寻求的这一种解脱怎么一个路子呢?他找一个替死鬼来替他,当他找这个替死鬼的时候呢,当时那个人还是活着的,他就提着他那根上吊的绳子阿,他就来回找。当找到有缘了就是他,或者这个人就是执著贪恋,福报就是不够,该当他替死了,那么他就把这个花环阿,他那个上吊的绳子阿变现一个花环,那个花环跟个镜子一样,外边很好看,可是花环中间呢是显现的跟那个另外一个世界一样,就像我们透着一个窗户看另外一个花园一样,里面景色很美。然后这个替死人的这个人啊,看到这花环阿就心生贪恋就再看一眼里面到底是什么?再多看一眼,然后他就说了:伸进头来看!伸进头来可以看!这边的风光独好啊!就是你伸进头来看,看到的更好更多,如果这个贪念真的伸进头去看,当时他看得像个窗户一样,伸进头去看里面的那个花园,好了!他就死了!
一般的人看了就是上吊自杀了!当时他迷惑就是这样迷惑的,有的一种迷惑呢就是当他临死的时候,他就一个想法,死了痛快,死了好!死了吧一了百了!只有一个心念了!谁劝也不听了,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还是一种蛊惑,所以这个魅啊最具有蛊惑力!还是鬼怪的一种,山精鬼魅魍魉鬼神,魍魉呢也是鬼神的一种,鬼当然是鬼道的众生了,我们一般说鬼阿鬼啊是这样。实际上这个鬼啊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了精灵杂魅这一套,如果在修行过程中,身心不安,确实是来自于外部的力量在干扰你的话,好了!大悲咒降服了!诵此咒一遍是诸鬼神悉皆被缚也。这被缚是一种形象地解释。从事相上看就是被绑起来了!制服了!从这个功德上看呢,就是降魔的一种作用,大家一定要知道,讲到这里不要执著于文字,不要一说头疼了,师父说了嘛马上念绑起他来。麻烦了,执着!念就是了嘛,这是第三条理证。
4、第四条理证就是昨天咱们读诵的那个消灾清凉之偈,很长的那首偈语,在这里不展开了,我们资料上啊也把它放到降魔这上面。这个降魔息灾就讲完了。
五、能超度
第五条呢讲的是能超度,既然能超度那么有很多的修行人包括很多的在家人,就诵大悲咒。超度他的冤亲债主,超度他的过去的七世父母等等等等。用大悲咒来超度,为什么呢?为什么用大悲咒去超度呢?从经上我们找到大悲咒有超度的作用的这一种理证。
1、【经文】:有持此咒故,所生之处恒在佛前,莲花化生,不受胎藏之身。
第一条经上说有持此咒故,所生之处恒在佛前,莲花化生,不受胎藏之身。因为读诵大悲咒的缘故,所生之处阿能够常常的生在佛前,在佛前怎样出生呢?是莲花中化生,不受胎卵湿化。已经讲过了胎卵湿化是轮回众生的四种出生方式。不受胎卵湿化了就等于说不以六道轮回的那种众生形式而存在了。而是在佛前莲花中化生,那就是往生诸佛国,也就是说诵持大悲咒有往生诸佛国的这种功德。这是第一条。
2、【经文】: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
第二条呢,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这是观世音菩萨发的愿。我们曾经讲到,观世音菩萨在解释了大悲咒以后阿,就发了个愿,如果读诵大悲咒的人堕三恶道的话,我就不成佛果,如果读诵大悲咒的人不生诸佛国的话,我也发誓不成佛,不成正觉嘛就是不成佛。可是根据经文上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一个印证嘛,观世音菩萨已过去前已经成佛了,当佛,做佛竟,叫正法名如来。正法名如来是一尊佛。过去无量劫以前的一尊佛,他是谁呢?他就是观世音菩萨。也就是说观世音菩萨就是正法名如来化现的菩萨身形,这个在后面又有讲,在这里不再展开。就等于观世菩萨发的愿阿,如果诵持大悲咒还堕三恶道的话,我就不成佛。如果诵持大悲咒不能往生诸佛国的话,我就不成佛。观世音菩萨成佛了,说明他这个誓愿阿成就了!这是他的理证,大悲咒能够超度的一种理证。
3、【经文】:又三千幽阴暗处,三途众生,闻我此咒,皆得离苦。
第三又三千大千世界幽阴暗处,三途众生,闻我此咒,皆得离苦。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不管是哪一类众生,只要有缘得闻大悲咒都能离苦。咱们曾经讲过真正的离苦究竟的离苦是什么就是证果。临时的离苦就是得到欢乐。作为人来讲,作为六道众生来讲那种离苦能往生善道,作为人来讲就是往生西方,究竟离苦就是佛果。这个大家一定知道,这是它的理证。
4、第四条理证当问到这个咒语叫什么?释迦牟尼佛讲了很多名字,其中大悲咒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名字呢?灭恶趣陀罗尼,陀罗尼就是咒语阿,大悲咒这样说,大悲咒也叫灭恶趣咒。灭恶趣很容易理解,灭恶趣就是你读诵大悲咒或者运用大悲咒或者把大悲咒的功德去回向,或者用大悲咒来超度的话,那么这个人啊,这个众生阿不会在三恶道了。恶趣嘛狭义的讲就是三恶道。如果把它延展开来说,轮回的六道都可以叫做恶趣,这是大悲咒这种功德它的理证。我们用大悲咒来超度亡魂的话,超度我们的冤亲债主的话,都能起效。都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在这里展开一点讲超度。一说超度我们都非常熟悉是不是啊?非常熟悉吧?因为我们有的人曾经参加过很多寺院的超度。我们有的人曾经主动的到寺院超度自己的冤亲债主,七世父母等等。也接触过做超度的这些仪规。超度啊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可以说是不陌生的,但是超度的含义是什么知道吧?超度从字面上来讲是超拔度脱,超拔度脱顾名思义就是从恶道把它超拔到善道,从轮回超拔到佛国。明白吧?诸佛的经法、经咒、佛菩萨名号统统都具有超度的功德。超度的本意就是通过我们念佛我们修一切出世间的功德,通过通过诵经,通过忏悔等等这一切,产生功德来回向给亡人。这是他的本意。让这个亡人呢借着这种功德而从恶道善道。或者从轮回趋于了脱。我们狭义的讲就是把鬼道的众生叫他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般是这样认为。所以这个含义一定要把它吃透,搞明白怎么回事。
有佛弟子问:我爸爸去世二十年了,做超度能否有用?答案是肯定的。做超度是有用的为什么?作超度必然有一定的内容。这里面的内容产生出来的是一种功德。或者我们念佛,或者,或者忏悔或者,或者诵经等等,他产生的一种功德,这种功德回向给你爸爸。你爸爸虽然去世二十年了,他照常能得到这种功德。佛的体性是无国界的,没有形象的。所以只要回向给我爸爸,好了你爸爸就得到了。在这里一点要提醒大家。可能你爸爸现在正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但是他照常能够得到这种功德。明白吗?就像我们诵经一样,我们念佛一样。我们是活生生的人,我们诵经我们念佛目的啊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因缘不成熟,不是说我一念佛就死了,对不对?
我现在念佛就是积累的这种功德,积累的这种福报。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一种消业的作用,产生的一种开显智慧的作用。最后到临命终的时候,因缘果报成熟了,就能达到往生的目的,阿弥陀佛就能来接。不是说我现在念佛没有用,到临终念佛才有用,不是这个意思。也不是说我现在一念佛,阿弥陀佛拉着我就走了。那么这个佛教啊恐怕很多人就不理解了。所以我们正确理解。
在这里我们知道,这个超度啊还讲一种因缘,我们不能否认念佛的功德,我们不能否认诵经的功德,功德啊一定产生,都有出世间的功德和世间的利益。还有他的善巧,还有他的妙用,但是我们超度的这个亡人,到底超度到什么程度?这就不一样了,诸多因缘组成了这一个果。可能他从恶道很快就往生善道,可能他在恶道仅仅是得到点福报。可能缘分殊胜的话,哎!他就是往生西方了,可能他还能借着咱们回向的这种功德,他能证果了,开显智慧了。可能他借着咱们这种回向功德的因缘,他放下他的恶业。既然是六道众生相应的都有恶业,很多人莫名其妙的立地成佛了,信佛了,很多人莫名其妙的停止他的恶业了。很多人是借着一种因缘停止他的恶业了,是这样!
你比方说,我超度念佛回向给我的爸爸,我爸爸可能是人家的孩子了,人家的小娃娃了。十几二十几岁的孩子了。但是我超度产生的这种功德回向给他,能得到吗?得到!能得到这种利益和功德,不可能我这一念他又死了,是不是?既然是某一道的众生了嘛,那么肯定给他种下一个善根,肯定给他结下佛缘。肯定能给他消除了过去的宿业。肯定帮助他开显智慧等等。所以佛教的功德叫功不唐捐。因缘果报毫厘不爽,这是佛教的一个理念,功不唐捐,唐捐也是佛教的一个词,唐捐是什么意思?你了必然得到放生的功德。你印经了必然得到印经的功德,你对佛礼拜必然得到佛经上讲的拜佛应该得到的功德,叫功不唐捐。你不想要,也有。不想要也得要,不要不行,为什么?因缘果报毫厘不爽!四果不求自得,也是这个意思。
释迦牟尼佛问阿难嘛,在悬崖上堕落了,释迦佛问阿难,这个人不往下落可能吗?阿难就说不可能,同样你得闻正法,通过一定正常的手段去修行的话,不证果可能吗?阿难也说,同样不可能。一个道理。这就叫因缘果报毫厘不爽,我们正确理解,所以当超度我们的亡魂的时候,超度我们的怨亲债主的时候,你就做就行了!不要问他到底哪去了?超度它的作用是这样!如果说大家有信心啊,可以去寺院,比较正规的寺院,经常做超度的寺院经常去参加他的。功德是很大的!因为人家经常做超度嘛,那么就是人家熟悉啊!有证量啊!产生的功德大啊,相应的效果好啊等等。如果你真的没有因缘的话,可以自己在家诵经啊念佛啊回向,照常起到超度的作用!这样讲能知道吧?所以我们刚才讲的是能超度,他的理证!
六、上可安邦治国
第六条,上可安邦治国,在世间利益当中,一个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大悲咒在这里也体现出来了。经文上有讲,是这样!分好几段阿,随着经文的展开,慢慢给大家讲。
【经文】:佛告阿难,若有国土,灾难起时,是土国王,若以正法治国,宽纵人物,不枉众生,敕诸有过。
佛告阿难,若诸国土,就是如果有的国家,灾难起时,是土国王,这个国家的国王。如果以正法治国,宽纵人物,不枉众生,敕诸有过。这是他的治理国家的一个方面。政策方面,就是以正法治国,不是暴君,不是贪君,不是混君,不是淫君。宽纵人物,该放过的就放过了,该严厉的就严厉了!一个明君嘛,不枉众生,敕诸有过。法度阿非常合理,非常到位,非常有序!赦诸有过,就是经常的大赦天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念之差判了个死刑,判了个无期,出不来了。没有改过的机会了!实际上作为人来讲,确实都有忏悔的那种心。底下是关于大悲咒的问题了。
【经文】: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诵持如是大悲心陀罗尼神咒,令彼国土,一切灾难,悉皆除灭。
政治上他是怎么做,那么修法上他是怎么做?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诵持如是大悲心陀罗尼神咒,令彼国土,一切灾难,悉皆除灭。所有的灾难,统统能够熄灭。七日七夜在这里从事相上是七七四十九天,因为这个七和三啊,在前一段我们已经讲了,要正确理解。身心精进,叫咱们说就像是打了个佛七一样!那四十九天阿就搞这个事呢。经上讲: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制心一处就是这几天整个身心都用在这上面,更莫异缘就是不攀援外境。底下五谷丰登,万姓安乐。五谷丰登,日月顺时啊,说句实话这是国王福报的。国王有德能,那么日月就顺时五谷就丰登,就是丰收。结着那粮食啊它含氧量高,原来吃八个馒头不觉饱,当然那是挑石头的。一块馒头就够了,什么意思呢?营养阿!像现在这些补品,一片顶五片(广告词),深加工。五谷丰登,殷实嘛,很重要!不再展开了!
【经文】:又若为于他国怨敌,数来侵扰。百姓不安,大臣谋叛。疫气流行,水旱不调,日月失度。
底下有一段阿,又若为于他国怨敌,他国怨敌别的国家,数来侵扰,遭到战争的扰乱了,百姓不安,大臣谋叛。百姓不安,因缘很多,大臣谋叛因缘也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外国怨敌绕恼,这也是一个原因之一。疫气流行就是瘟疫阿,传染病阿,水旱不调日月失度,水旱不调就是该下雨的不下雨,该晴天的不晴天,日月失度,日月失度就是该冷的不冷,该热的不热。有可能还出现好几个太阳,历史上有过,如是种种灾难起时,这都是一种灾难,一种征兆,底下有方法了。
【经文】:如是种种灾难起时,当造千眼大悲心像,面向西方,以种种香花幢藩宝盖或百味饮食,至心供养。
这是供大悲咒和供千手观音,这是第一步,怎么办呢?造千眼大悲心像,大悲心像就是咱们说的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要造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呢?根据大悲经上讲,大悲咒啊它这个本尊就是千手观音,也可以说我们供千手观音这个像阿,再去修行大悲咒,再去读诵大悲咒,很容易相应!你比如说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也要供一尊阿弥陀佛嘛!相应法!事相上的相应,然后面向西方,谁面向西方?如果不解的话大家可能不知道,人面向西方还是像面向西方呢?是像面东方人面向西方。以种种香花幢藩宝盖或百味饮食,至心供养。这里面实际涵盖了设坛场的一个过程,设坛场、设坛城。楞严经、楞严咒上面讲了设坛场再诵楞严咒更灵,最后没有办法了因为不好找嘛,不好搞,很多人不懂了。就说你不设坛场散乱心去念楞严咒也会怎么样怎么样。想达到最大程度的相应,最高的效果,那么你就如法。事相上如法心态上如法,修行的方法上如法,知见上如法。好了!一切都如法!很快相应。
这里解释给我们了,一个设坛城的一个过程。这个坛场最根本的东西不能离开什么东西呢?香花要供养,那是庄严佛道场的一种缘起,一种外缘,幢藩宝盖最好要有,如果有了香花,有了佛像,有了香炉,有了油灯,有了幢藩宝盖再有了各种饮食,这个坛城就算好了。在这里不展开了,因为比较复杂!严格的来讲是非常复杂,很多人不懂啊,我家里供个阿弥陀佛像行吧?很好!那是坛城,一尊像放在那就是坛城,那我那护法供到哪?我不好回答了,为什么呢?当这尊佛像在的时候,当这个木鱼在的时候,当一本经书在的时候,护法同时就在了!师父我安几尊护法?你不安他也有,该有的都到了!你要不如法,该去的都去了。这个能懂吧?这叫坛城,一本经书放到这,照常是坛城,经我们已经讲过了,是佛的法身!
诸佛如来应化世间无非是告诉我们道理,道理是什么东西?经上说的东西。佛不度人,谁度人?法度人,说起来还是佛度人,法嘛是佛说的。只要我们如法,得度!就是这个含义!所以当我们家里供了一尊佛像的时候,你应该相信,统统有了。当我们供了一尊释迦牟尼佛像的时候,阿难也在啊。是不是?一定要坚信不疑,为什么?这就是坛城,所以这个如果你理解不到位的话,很难你去做。供这一尊佛,我再供哪一尊佛呢?可以,!随缘而作,有人说我家里有佛像有菩萨像怎么去分?怎么去供?把佛像供在中把菩萨像两侧列,好看,如法!到底是哪个菩萨在左,哪个菩萨在右?这里没有大要紧。
在这里再展开讲那个香,上午嘛香,第四根插到前面,下午嘛三根香,第四根插到后面,行吗?可以!有一个老居士说了:师父啊,那一天我不小心不知道烧了一把子香,你说怎么办?没有办法因为你做了嘛。什么罪过?什么罪过都没有,只表示你比人家富啊,你烧的香多嘛,消耗的多一点了,如果你不小心的话,就是这个烟大一点,你老头就不愿意了,你看你搞得,信佛就信佛吧,搞得满屋子烟,是不是这个意思?上香嘛,三根可以了!一根可以了!上四根也可以了!就是这个道理!在家里如果你这个条件有所局限的话,一根香是可以的!还再根据那个香的质地,好坏不同,我们上香嘛尽量用好香,因为你是在供养佛菩萨,在供养佛菩萨,我们在修法上,不要吝啬,时间不要吝啬,金钱不要吝啬!虔诚心不要吝啬,对自己吝啬一点没关系。
我们上供果也要好一点的,哪怕少不要紧,精,好!因为你这样很容易产生一种功德,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脱嘛。你想了脱连个苹果也舍不得给佛菩萨吃一吃,就想了脱。就像摸那个彩票一样,有人拿上两块钱:师父你给我加持一下。我说加持什么?,我想摸它赚500万,,我说:这话好多人都说过了。这个500万到底给谁?是不是?这个人啊不能正确理解因缘果报,一些事随缘而作,不要执着,是这样。在这里讲到百味饮食,百味饮食是指一切的好吃的,一切好吃的特别是讲到我们人认为是好吃的,比方说你最喜欢吃虎皮辣椒,你做一个虎皮辣椒供上,这道菜是最美的,为什么呢?佛没有分别,以人的分别而分别。是这个道理吧?我最愿意吃梨,我觉得那个梨啊又能解渴,又能拉馋(注:解馋),还能治饿,还能送礼,招待客人还能给人增光。这是你的认识,那么你把那个好好的梨供上,这种食品最好!百味饮食,上等的各种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