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男兵,想报的也有,但还是家里人不同意。哦,丁家的老二,这次他会报名的。他家里人同意了。我妈说这次是他父母都松口了。”
刘大夫听完这个,觉得她丈夫昨晚说的挺对的,“果然,你姑父昨晚就说红石村的孩子报名的应该比较少。我们红石村现在日子好过了,基本都不会再让孩子去当兵了。再说前几年,我们村里去当兵的人数不少,虽然现在好多孩子都还在部队,但是只要看看那五个牺牲了的孩子,家里人基本都不会再让孩子去的。本村就能混口饭吃,何必去外面呢?”
说到这儿,刘大夫和安思文的脸上都有些伤感。慕点有些懵,这事她知道的不是很清楚。不过她刚来那会,通过瓜瓜和村里人的话中,了解到红石村里几乎是很多家的孩子都有在部队的。他们这个村去当兵的特别多,不过这些去当兵的,家里都是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孩子的。这好像是因为牛爷爷的事,大家才这样做的。
(提一下,牛爷爷大家可能忘了。牛爷爷就是每天赶去公社的牛车的老爷子。他只有一个儿子,儿子和儿媳在部队都牺牲了,只留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小孙子是牛爷爷带大的,牛爷爷的这个小孙子也去当兵了。)
刘大夫看慕点的表情懵懵的,就想了一下,觉得这事也不是不能说的。她就给慕点讲了一下,为什么前几年红石村去当兵的孩子特别多。这个事情其实和知青有关。
前些年,刚有知青下乡的时候,他们红石村的条件并不比别的村子好。那时候很凑巧,来红石村下乡的知青里就有两个条件不错的男知青。这两个男知青,他们自己厉害,家里也厉害。后来进部队去当兵了。现在,和村里的村长书记有没有联系不知道,但是红石村的发展起初却是因为他们。
红石村的村民在刚有知青下乡来的时候,并不是像现在这样,他们和知青之间是相敬如宾的。那时候是红石村这边占在上风的。他们看着这些知青,也想过娶个女知青,或者把女儿嫁给男知青,时不时还会欺负知青。这个时候,知青和村民就斗了起来,最后那两个男知青带着所有的知青占在了上风。红石村的人不和知青结婚,也是从这之后开始的。这也是为什么没有知青在当地结婚的原因。
知青虽然占了上风,但是人家红石村的人才是本地人啊。他们的各种小动作让知青也不是很好过。那两个男知青,这两个男知青一个姓李,一个姓江,李知青和江知青觉得事情不能这样僵着。他们觉得既然是他们占了上风,那现在他们主动迈出一步,缓和一下关系,让他们知青之后的日子也更好过一些。
知青点里,有知青是机械厂的,他们用着这个关系,就为红石村联络到了不少工具。同时,知青也通过自己的知识改进农用工具。甚至,后来他们自己实验着弄出了砖,开了砖厂。这一下,红石村这边条件就改善了。不仅村民的关系得到了改善,甚至这批知青的未来也被改变了。这几个知青通过砖厂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之后除了李知青和江知青参军,其他的知青都被人以人才的方式得到了提拔,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红石村的条件好了不少,这里的知青的前途,大家也看到了。可以说就是这个开头,家里条件不错,但孩子要下乡的,就会选择这里。也是因为这,红石村之后的发展就更好了,村里有了厂子,甚至在种地上,比如蔬菜等方面,也有了变化。
不得不说,红石村这边来下乡的知青,其中真的不少是有真才实学的。比如种地上,工具得到了改善,这事为县城的农机厂注入了新机。农机厂因为这,给红石村这边的招工名额特别多。另外,在种地方面,有知青想到了在屋子里种蔬菜,这样温度高,他们又请教了专业人士,学习了技术,后面甚至发展出了蔬菜大棚。
当然,之后这个蔬菜大棚,村里现在也有,但是县里派人来学习之后,专门建立了一个属于县里的,规模更大的蔬菜大棚。红石村的大棚也在用。至于砖厂,这个红石村没有保住,砖厂最后也去了县里。
不过因为这,红安公社得到了更多的资源,因为这些资源,红安公社发展的不错。红石村则是得到了更多的招工名额。他们村的人在这些厂子有优先被招去的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红石村的适龄男女都有工作的原因。而村子里的厂子还能为知青腾出工作机会的原因。
可是,即使这样,几年过去,这些厂子里的名额也饱满了。红石村还是有不少青年没有工作。但是这个时候,大家的生活明显更好了。即使这样,每家的生活条件也不错。这个时候,村里有人就膨胀了。
红石村的村民觉得他们的生活好了,凭什么还要让这些知青占上风。他们开始排挤知青,不让知青进厂子工作,而是要全部下地干农活。这个事情,知青这边先忍让了。他们觉得在他们之前的知青做的那么好,那他们也能做到更好。他们虽然在面上退了,但是私底下却在积极的想着解决现在处境的方法。
可是,红石村的村民是真的飘了,村委会的人也飘了。当然,这时的村委会和慕点现在所待的红石村的村委会没有区别。这也是为什么村委会的人想到以前他们和知青斗的时候,都沉默的原因。实在是这次知青的做法让红石村的人害怕了。甚至不只是红石村的村民和村委会,就连县上的和公社的,那些坐着看热闹的也长了个记性。
就之前的话说,红石村的村民排挤知青,看到知青主动退让之后,他们第一次在和知青的斗争中,又占回了上风。他们不觉得这些知青是自己主动退的,而是觉得这些知青就是怂了。他们开始飘的更厉害了,排挤知青也做得更厉害了。这次,他们把主意打到了知青住的地方。
这个地方其实就是慕点他们这些知青现在住的这个院子。红石村的村民现在在外面工作的人多了。他们知道的就更多了。在别的村子的知青,他们住的地方是一个院子,但是这个院子里,所有的女知青是一间房子,男知青是一间房子。厨房也就是公用的,而菜地也小,哪有红石村知青点现在的菜地那么大。
甚至在别的地方,知青是巴结着村里人的。哪有像红石村的这样的。知青还占到了上风。平时知青看见村里人只是点点头,就算打了招呼。他地方的知青哪个见到村里人不是笑脸相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