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圈跟鸡圈,就在二老住的宅子隔壁,中间甚至还隔了一块五分大的菜地,菜地过去,才是猪圈跟鸡圈。
当初,为了修建新宅子,一家人可是把家底都掏空了。不但如此,甚至还举了外债。贺远航跟家境不错的同窗好友,借了三十两银子,贺母还当了自己仅有的一支金簪。
据说,这支金簪,是她的母亲传给她的。
不过,虽然如此,却也因为这金簪并没有任何的标识,不过是她的母亲出嫁的时候,外婆在街上的首饰铺子里给买的。所以,严格来说也算不上是祖传的,更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宝贝。
不然,就算是饿死,她也不敢去当了。
金簪是活当的,得了十五两银子。
加上家里的积蓄,还有贺远航借的,一共也筹够了一百二十两的银子。所以,这才得以在村边,买下了这么一大块荒地,修建了好几个青砖黑瓦的小院。
这个地方恨不错,叶子之前来过几次,第一次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贺远航的家门口,正对着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这条小溪里蜿蜒而过,最终会汇入五六里外的一条小河。小溪流的对面,是一片低缓的小山岭,再过去就是大山了。从小溪流到大山,大约有个两里左右。
自然风景,很是不错。反正,空气比村子里的,要好太多了。这主要是,村子里的人,家家户户,都在自家住的院子里养猪养鸡养羊,还有茅房的问题,卫生情况不是那么好。
所以,见识过关家田庄的贺远航,当初就十分坚决、十分强硬的,把新家的选址,定在了这个地方。房屋的结构,也是在他的坚持下,弄成了现在这样。
新建落成之后,倒是让全家人心生欢喜,之前的那一点不悦,早已烟消云散了。不但如此,还吸引了村里人的目光,好些人家在新建新房的时候,都不由自主的,都将贺远航家的新房子作为了参考的对象。
猪圈跟鸡圈,也修成了一整排,左边是猪圈格跟鸡圈,右边是茅房。猪圈鸡圈跟茅房,又分别修建了五个。虽然不是青砖结构的,但是从墙脚往上一米高左右,都是石头砌的,地上还铺砌了石板,方便冲洗清理。
猪圈、鸡圈跟茅房再过去,就是一排的化粪池,都是带盖子的,这个地方,也用土砖围了起来,挨着土砖围墙,还修建了五个杂物房,专门用来放置农具跟挑粪的桶跟扁担什么的。
至于各家在小院里修建的茅房,其实就是专门用来小便的,就是一个小小的耳房,就放了一个尿桶在里面。家里有幼儿的,还放了一个孩子的座便器,幼儿方便的话,大的小的,都是在这里解决,不会上菜地那边的茅房。
这些,其实都是参照了关家田庄的。
而事实上,其实很多跟关家有来往的人家,在家里修建新房子的时候,都默默的参照了关家田庄的房屋结构。
这样的房屋结构,在当地,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潮流,引领了这一带建筑史上的伟大的变革。